牙医学从一开始,更多的是偏向一种技术的、工艺的学科,缺少生物学和医学的科学基础,其发展是相当局限的。不可否认,工艺性和技术性仍然是牙医学的重要部分。但作为人体一部分的口腔,与其他器官相同,其所涉及的疾患是多种多样的,非单纯的牙医学所能概括。为更好地反映该学科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和发展其生物学和医学的科学基础。故 牙医学 一词远不能说明其性质,由此口腔医学的成立和发展就是必然的了。牙医学界的有识之士为此已奋斗多年,力求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从培养学生开始,他们就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和医学的科学基础。
本著作共分为九章四十三节。其中,章介绍了白塞病新定义、中国流行病学特征;第二章从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固有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白塞病的发病机制;第三章概括了白塞病的动物模型基础研究;第四章阐述白塞病的临床基本特征和8个相对独立的临床亚型;第五章为幼年、中老年和围产期特殊人群白塞病;第六章从白塞病的本人临床经验谈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第七章白塞病鉴别诊断重点放在克罗恩病和副肿瘤天疱疮,而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第八章白塞病治疗原则强调临床分型、精准治疗、创新实验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第九章从狐惑病的由来入手延伸到白塞病辨证分型和中医中药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版本叙录。以全国古籍普查著录项目为基础,加以扩展著录。既包括一部古籍的外在形式,即单页版式与由若干单页组成的全书外在结构,又包括该书各部分内容及其组合,以及记录手段与记录符号等;同时,还包括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标记,如批校藏印等。注意对古籍刻印、装帧及流传、保存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必要说明。二是书目提要及相关附注。主要包括:1.作者小传,着重于补充稀见资料;2.内容简介或四库全书系列提要;3.其他必要的附注及说明,如现存版本特色,入选珍贵古籍名录,版本来源,相关考证,书名释义等。三是附图(书影)。是对靠前部分的补充,以正卷卷端页为主,必要时可含书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