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承禎是唐代的著名道士、學者和書法家,他的代表著作《坐忘論》是具有重要影響的道教經典。其中強調生命的寶貴,而養護生命莫過於修道;修道在於靜心,而靜心*好的方法就是「坐忘」 將《莊子》提出「坐忘」養心的方法發展為修煉成仙的途徑。 《新譯坐忘論讀本》以道藏本為底本,並?校《道藏精華錄》,是首次對《坐忘論》作注譯的讀本。對現代人而言,書中闡述道教「坐忘」的修煉方法,即是破除一切煩惱,保持性靈的寧靜,享受安詳的生活。
《八识规矩颂》为唐代玄奘大师所作,是佛教唯识学一份极其重要的汉语文献,除大正藏外,也收录于《四库全书》中。其内容言简意赅,在四十八句颂文中,几乎包含了唯识学的基本名相和要义,为初学者提供了了解唯识学的方便法门。但也因为它格式严谨而言词又极为简略,未经解说,可能完全不知所云。本书由学贯中西的倪梁康教授透过佛教唯识学和现代现象学之间的互释、互解,对经文作逐句诠解,带领读者深入唯识世界。
安靜地凝視自己的身心 遁入悠然寬廣的禪境 生活在現世的人們,忙碌異常,有如走馬燈似地不停的工作,最後面臨死亡。此時,我們應該安靜地凝視自己的身心,傾聽它們的需求。禪,不僅可以解開心的煩惱,更能調適身體的問題;簡單地說,禪可以匡正生活。若您想使身體保持理想狀態、心胸悠然寬廣,不妨就由閱讀這本禪書開始吧!
中國傳統科學是近年來頗受注意但最多輕忽誤解的一門,本書旨在從通俗思想層面談判到中國傳統科學與工藝結合、與人文結合的特色,並說及傳統科學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中國科技史的研究該如何從事。
永嘉大師是與六祖慧能同時代的高僧,曾得到六祖的印證。所作《證道歌》共一千八百餘字,是他抒發己身證道後的心境體悟,主要宏揚了六祖慧能「禪非坐臥」、「不立文字」、「頓悟」、「般若行」等禪法思維,並體現身心清安、簡單易行的基本修證精神。其中的精華曾被後世禪師反覆引用,對南宗禪影響甚大。透過本書清晰的注譯與講解,能幫助讀者在吟詠誦讀之餘,進一步深入體會永嘉大師的禪法精髓。
國家之治,在於紀綱,紀綱所先,賞罰必行。 良藥苦口,唯病者能甘之;忠言逆耳,唯達者能受之。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作者在資治通鑑和續資治通鑑中,就其有益於國家社會和世道人心的嘉言與警語,選錄七百條。區分為四章二六節。本書中四百餘位通鑑人物的睿智之言,經驗之說,對治世治己,當為當戒,人情事理,宜慎宜勉等為人做事之道,鞭辟入裡,洞澈透明。時代在變,社會在變,而他們的話,卻並沒因世事之變而減損其對時代社會之價值,這是一本具有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的好書。可以增加我們的見識與修養,可以提高我們的精神品質和服務品質。允宜人手一冊,仔細參詳。
梅里葉是十八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開路先鋒。他本是一位默默無聞的鄉村神父,逝世後留下巨著《遺書》,公開其隱藏一生的唯物論和無神論哲學思想。在《遺書》中,他激烈批判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信仰主義,揭露宗教的欺騙性和虛偽性,反對宗教迷誤和教權主義,譴責憎俗封建統治者對法國農民的壓榨和掠奪,要求消滅一切社會不平等現象。《遺書》對十八世紀的法國哲學和政治理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書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資料翔實、內容豐富、觀點鮮明、語言流暢,為理解梅里葉之絕佳參考。
吉田松陰是在成為近代日本出發點的明治維新著名的人物,亦為眾多的日本人引以為人生之楷模,至今猶敬仰不止的志士。本書敘述松陰生活的時代與環境;從思想史的立場上,介紹在貝利來航前後動亂的時代中,松陰嚴 肅地開拓人生,安然奔赴刑場的三十年生涯;分析占據松陰思想核心,同時又成為明治維新運動指導思想的尊王攘夷理論,目的在於闡明松陰的天皇觀-並非現實的天皇,而是理想的天皇究竟應該是如何一種存在。卷末所附補注及 簡略年譜大概會對讀者理解松陰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