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台灣最詼諧的說話藝術,古典台語的腦筋急轉彎 中國台灣生活史偵探曹銘宗 25 年經典之作,重新詮釋書寫 民間的俗諺俚語,蘊含先民的生活知識及處世智慧,其中歇後語更透過語言的趣味表現出來,所以也稱俏皮話。 歇後語以文法上的「歇後法」,把語句分成前後兩句話,前句話是話面(謎面),間歇一下,後句話是話意(謎底)。這也就是說,讓人從前句話的相關意義或相近語音,推測真正想要講的後句話。 例如:稻草人救火 ──自身難保,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廁所裡掛鐘──有屎有鐘(有始有終)。 台語的歇後語,稱為「激骨話」( kik-kut-u ē),就是標新立異,故意講與人不同的俏皮話;或稱「孽譎仔話」( gia?0?9t-khiat- -u ē)、「孽畜仔話」( gia?0?9t-thiok- -u ē)、「孽仔話」」( gia?0?9t- -u ē),指戲
寫作是語文能力的極致表現。在臺灣,全面因應作文病句的研究極少見,本書提出探討寫作前,應先觀察寫作者在寫作時所具有的特徵:具有寫作能力者,有天才型、苦學型、天才苦學兼具型的三種寫作流程,而其各自擁有的天分與苦學程度不一,因此表現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有病句量多與寡的差別。天才型的寫作流程者病句量多,苦學型的寫作流程者少,天才苦學兼具型的寫作流程者病句量居中。而病句的產生有的發生於寫作前的構思或有的在寫作時無意間疏忽產生錯誤。而教育政策與環境因應寫作的方式無法解決問題,病句帶來的困擾依舊存在。本書期盼能夠為病句研究帶來新的觀念,回饋給教學者而有助於寫作教學效果的提升。
全書共 345 條現代漢語實用語法點 適合不同階段的中文學習者 華語教學界泰斗──鄧守信教授畢生之研究精華與實踐 華語教學權威──中国台湾地区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策劃 從功能語法詮釋,幫助學習者了解何時使用與使用的情境, 並介紹這些結構,包含肯定、否定、疑問等形式 提醒學習者各語法點使用時應注意的地方 有效整理、比較所有重要語法點,釐清語法觀念 Features: 345 entries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arranged alphabetically by Hanyu Pinyin.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of all levels. Grammatical entries include three subsections: Function, Structure and Usage. (1) The Function section answers the questions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grammar item? and How do native speakers use it? (2) The Structure section explains grammar points, including descriptions of negative and interrogative structures,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作者環繞著「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這一主題,所寫的系列論文。現行的楷書,較之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除了字形的外表和書法,有了不少變化外,至於形體的基本結構,歷經不同時代的金文、小篆、和隸書,卻都毫無二致,這大大裨益了我國文化的發展和保存,本書系統扼要探討其演變過程。另外並引用出土資料,肯定新石器時代的古陶文是我國文字的雛形,據以推測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粵語(香港話)教程(修订版)》是享譽海內外的粵語經典教程,尤其適合說普通話的人士使用。 內容分三個單元,共30課,包括:課文、普通話對譯、重點詞彙、補充語彙、語音及語法講解、粵語趣談、粵字辨認、傳意項目、會話聆聽和短文朗讀等。 本書五大特點: 融匯語言系統、社會情景、功能運用於一體。 注重交際能力,以訓練聽、說為主。 偏重香港粵語,反映香港都市文化與生活。 精選重點語句,幫助讀者舉一反三。 語言材料豐富,課程循序漸進,講解與練習多樣化。 本次修訂,除更新課文內容及音檔之外,更增設「每課一句」和「粵語趣談」等有趣項目,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礎上,更加規範實用。
詞彙短語是由多個詞語組成的、相對固定的短語。跟按照一般的語法規則組成的自由短語不同,它們在語言使用中作為一個整體發揮作用。本書是現代漢語詞彙短語研究論文集,共收錄了〈詞彙短語的特性及其重要意義〉、〈編輯插語「怎麼說呢」〉等論文21篇。內容既包括對詞彙短語特點和作用的探討,也包括對一些具體詞彙短語意義和功能的描寫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嘗試利用會話分析的特點,著重從詞彙短語在會話或語篇中的位置來發掘它們的意義和功能。本書對現代漢語語法特別是現代漢語詞彙短語的研究和教學,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對外國人學習漢語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