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盛讚:「深具啟發、精彩好看!」 ★ 2017年《華盛頓郵報》*非虛構類寫作圖書 ★ 2017年美國國家公共廣播平台(NPR)年度好書 人類的祖先,過得比你我想像的更美好! 在非洲南部喀拉哈里沙漠上,居住著現存人類最古老的布希曼族。 然而,當今天台灣人每週得拚命工作40小時, 四萬年來,布希曼人只靠採集狩獵15小時,就能過著富足、永續的生活。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又如何逐漸在現代化衝擊下喪失了「原始富足」? 與布希曼族相知相惜25年的人類學家, 重新思考當代世界對於財富、工作、社會與生命的意義。 依靠打獵、採果子過活就一定落後又貧困,農業就一定代表富裕與進步嗎?過去我們都相信如此。但人類學家的研究發現,南部非洲的布希曼族在過去長達四萬年的歷史中
從自然界找科技解答,將成為未來進步的關鍵! NASA、哈佛、喬治亞理工學院,傾力投入仿生研究, 全球製造與工業高峰會將「仿生科技」定為2019年會議主題, 美國FBEI研究所預估,2030年仿生相關產業將在全球創造1.6兆美元GDP。 從太空探索、學術研究,到製程改良、賺錢商機與永續社會, 師法生物智慧的新趨勢,將徹底改變你我的世界。 蛇是繩索狀卻能飛,烏賊是色盲卻能根據環境改變體色, 火蟻蟻群不怕大洪水,因為牠們可以一隻鉤一隻形成大球結構漂浮於水面 生物的生存智慧迷人、有趣,而且充滿驚奇, 更重要的是,它將引領我們找到複雜問題的簡單解答。 ( )人類這樣設計迷彩: 淺色調、圖案小,形成等明現象,襯著背景更顯突出,等於在說:「請用槍打爆我的頭。」 (○)烏賊這樣設計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