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牛顿一生中重要的科学著作,也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之作。在牛顿之前,天体运动和地上运动是被分开来考虑的。伽利略提出了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合成和自由落体的法则,笛卡尔讨论了惯性原理的动量守恒法则;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的主要工作是将天体和地上的运动研究成果统一起来,并从数学上给予适当的证明。《原理》给出了著名的牛顿运动三大定律以及引力和距离的平方反比关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全书是按照几何学的形式以一种公理化的体系写成的。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原理》一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概率论是数学学科里很基础、很年轻、应用很广泛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当今大火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不学概率论,就没法看懂前沿科技,没法理解现实世界,更没法预知和抓住未来。 作者通过生活中的案例,从通识的视角,带读者学习正态分布、幂律分布、大数定律、贝叶斯计算、方差和期望,让这些内容不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概念,而是你能运用于自己决策的数学工具。 只要会四则运算,你就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会概率论的相关概念,培养概率论思维,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升决策能力。
本书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微积分入门参考书,它从蚂蚁的视角来讲解微积分。当打开本书时,你会发现蚂蚁无处不在。借助小小的蚂蚁,本书将微积分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用最简单、最有趣、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无论是初次学习微积分的学生,还是学习过微积分却一知半解的学生,抑或是希望重新梳理微积分知识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它将帮助你更通透地理解微积分,理解数学,帮助你在数学等科目的学习中变得更从容自信。
本书是美国著名数学竞赛专家Titu Andreescu教授及其团队编写的数学竞赛 数论知识教材. 书中涵盖了整除、公约数、算术基本定理、数论函数、同余方程、模 p 多项 式、二次剩余、p进赋值等主题.通过精彩的例题重点展现了带余除法、裴蜀定理、 高斯弓I理、同余计算、积性函数、费马小定理、强三角不等式、二次互反律、素数估 计、局部一整体原则的应用.课后共有二百多道习题供练习. 本书适合热爱数学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特别是从事数学竞赛相关事业的 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讲述了一种理解和学习微积分的新思路。书中通过探索微积分发展历程背后的数学动机,展现了这一数学基本工具的魅力。作者根据自己研究和教授微积分的丰富经验,结合多年从事中学和大学数学教育的心得体会,对传统的微积分教学方式,即大多按照从极限、微分、积分到级数的顺序进行学习的方法提出了异议,探讨了一种更有趣、更易被接受和理解的学习方法。作者写过不少富有启发意义的微积分教材,此次利用自己在教学与研究方面的特长,写成了这本内容丰富、风格有趣的 小书 。本书适合中学以上水平的数学爱好者、学生和教师阅读。
希尔伯特在《几何基础》一书中,给出了完备的欧几里得几何公理体系,奠定了现代公理化方法的基础。
(第二版)张景中著北京内容简介本书从小学生知道的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出发,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直观而严谨地给出正弦的新定义.在此基础上,轻松得到正弦定理、和角公式、勾股定理等一系列三角公式和几何定理,揭示出几何、代数和三角的基本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三角为主线,构建了初等数学的新体系.书中思想新颖,方法简明犀利,说理严谨,特别着力于从平凡处发掘创新的思路,引导读者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全书分为5个部分:正弦和正弦定理;正弦和角公式;余弦和余弦定理;四边形;圆和正多边形. 大体上覆盖了初中应掌握的几何、代数和三角的基本知识.书中每节都安排了例题和习题.
在《算术研究》的序言中,高斯便已明确指明了本书的研究范围: 数学中的整数部分,不包括分数和无理数 。《算术研究》的正文则分为七章。第1章讨论数的同余;第二章讨论一次同余方程;第三章讨论幂剩余并证明了费马小定理;第四章讨论二次同余方程;第五章系统扩展了二次型的理论(这使得高斯必然地成为了群论的先驱之一);第六章讨论了前述理论在特殊情况下的运用;第七章讨论了分圆方程,这一章也被认为是本书较为精彩的内容。
《数学奥林匹克中的欧几里得几何》较系统地介绍了当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几何试题所涉及的一些热点知识,如有向角、等角共轭点与等距共轭点、根轴与根心、完全四边形、调和点列等,还给出了这些几何试题的各种构型及一些重要方法,如三角法、面积法、解析法、复数法、射影几何方法等,还搭配了精选的例题,以及超过300道选自各地数学竞赛的练习题。 《数学奥林匹克中的欧几里得几何》还对欧拉、帕斯卡以及其他数学家的经典结果进行了介绍。 《数学奥林匹克中的欧几里得几何》是一本富有挑战性的解题指导书,既适合准备参加全国或者国际数学竞赛的学生和想要讲授荣誉课程的教师阅读参考,又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数学爱好者参考使用。
笛卡尔(1596-1690)创立的解析几何的诞生则被称为数学史上的伟大转折。1637年笛卡尔发表了他的名著《方法论》,《几何》是当时该书的三个附录之一。后世的数学家和数学史学家都把笛卡尔的《几何学》作为解析几何的起点。笛卡尔的《几何学》共分三卷,一卷讨论尺规作图;第二卷是曲线的性质;第三卷是立体和"超立体"的作图,但它实际是代数问题,探讨方程的根的性质。从笛卡尔的《几何学》中可以看出,笛卡尔的中心思想是建立起一种"普遍"的数学,把算术、代数、几何统一起来。他设想,把任何数学问题化为一个代数问题,在把任何代数问题归结到去解一个方程式。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用 GeoGebra软件创建物理积件的方法,共有62个案例,涉及高中物理中静力学、万有引力、机械波、磁场等内容。每个案例都用图文介绍创建方法,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使得学习更加自主有效。本书还介绍了GeoGebra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求高次方程根、gif 动图的生成等功能,读者可以通过案例学习 GeoGebra软件,进一步制作自己需要的积件,教师可以直接使用书中积件进行教学。本书可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材、高中物理教师制作积件的自学教材、高校物理师范生培训信息技术的教材,也可以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图论是组合数学中一个重要而且发展迅速的主题,不仅在数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也是如此。本书介绍了图论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十个章节,分别为:引言、欧拉回路和哈密顿圈、树、色数、平面图、二部图中的匹配、极图理论、拉姆塞理论、有向图、无限图。每一章节中都配有相应的例题及习题,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解答,以供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内容。本书适合高等院校师生及数学爱好者研读。
平面几何是一门具有特殊魅力的学科,主要是训练人的理性思维的。《平面几何天天练(下卷)(提高篇)》以天天练为题,在每天的练习中,突出重点,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并吃透平面几何知识。 《平面几何天天练(下卷)(提高篇)》适合初、高中师生学习参考,以及专业人员研究、使用和收藏。
本书系统介绍数学建模的理论及应用,作者将数学建模的过程归结为五个步骤(即“五步方法”),并贯穿全书各类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中。本书阐述了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在组建数学模型并且求解得到结论之后如何进行灵敏性和稳健性分析。此外,将数学建模方法与计算机的使用密切结合,不仅通过对每个问题的讨论给了很好的示范,而且配备了大量的习题。
如果人们生来就有 数的本能 ,如同他们具有 语言天赋 一样,那为什么不是人人都能搞数学呢?数学家、科普作家基思 德夫林在他的著作《数学犹聊天 人人都有数学基因》一书中,通过明确而有说服力的分析,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数学能力和语言能力有相通之处,数学对象之间关系的推理法则与社会人文关系的推理法则在本质上并无二致。通过把数学牢牢植根于人文氛围之中,德夫林对如何理解数学、如何提高数学能力、为什么数学家认为数学不难等问题做出了全面解释。对任何迷恋数学、憎恨数学或者被数学吓倒的人,本书都值得一读。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十四个章节,是论述群、群表示论、李群、李 代数及其应用的一本入门读物. 第一部分详述了集合,集合之间的映射,以及群的一些基本理论,如等价与分类、拉格朗日定理,以及重新排列定理等. 第二部分具体讨论了一些群,如点群、对称群、群 GL ( n , K )及 其子群,着重论述了群 O ( 3)及其子群,为了运用,又用群论方法 证明了只有五种正多面体. 第三部分,阐明了由数系扩张形成的环、域、代数等代数系,并详细地讨论了向量空间中的一系列重要空间,如商空间、对偶空间、欧几里得空间和酉空间. 第四部分, 全面且系统地阐述了有限群的表示论,并研究了四元数与三维空间的转动.从时空的均匀性和对称性得出惯性系之间的洛伦兹变换,以及将对称性与守恒量联系起来的诺特定理. 第五部分,定义了李群,引出李代数,并讨论了它们在角动量理论 及基本粒子模型中
1859年8月,没什么名气的32岁数学家黎曼(Bernhard Riemann)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 论小于一个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 。在这篇论文的中间部分,黎曼作了备注 一个猜测,一个 假设。他向那天被召集来审查论文的数学家们抛出的这个问题,结果在随后的年代里给无数的学者产生了近乎残酷的压力。时至今日,在经历了150年的认真研究 和极力探索后,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已经越来越清楚,黎曼假设掌握着打开各种科学和数学研究之大门的钥匙,但它的解答仍诱人地悬在那里,正好让我们伸手够不着。依赖于素数特性的现代密码编制 术和破译术,其根基就在于这个假设。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非凡性进展中,显示出甚至原子物理学也以尚未被完全了解的方式与这个奇怪难题扯上了关系。在《素数之恋》中,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
《无穷分析引论(上)》是作为微积分预备教程,为弥补初等代数对于微积分的不足,为学生从有穷概念向无穷概念过渡而写,读者对象是准备攻读和正在攻读数学的学生、数学工作者和广大数学爱好者。《无穷分析引论(上)》在数学史上地位显赫,是对数学发展影响大的七部名著之一。
《从矢量到张量:细说矢量与矢量分析,张量与张量分析》是 高等数学启蒙小丛书 系列中的一本。 张量的概念由 G.Ricci 于19世纪末提出的,研究张量旨在为几何性质和物理规律的表达寻求一种在坐标变换下不变的形式,在相对论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既是物理学概念,又是一个数学的概念,是微分几何研究的一个方向,也是现代机器学习的基础。但是如果直接讲解,读者很难理解。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物理学中称作矢量,在数学中称作向量。) 则相对容易理解,作者以此为起点,分为六个部分,二十个章节,一步步向读者介绍,直至张量。 如:部分从矢量的袋鼠运算讲起,详述矢量的矢量混合积;第二部分,引入矢量三重系;第三部分,先讲解变矢量的微分运算;第四部分,讨论矢量场的线积分与面积分;第五部分,从曲线坐标入手,讨论曲线坐标下的向
《数学史概论(第6版)》的一个重大补充是Jamie Eves写的文明背景。这是为了满足《数学史概论(第6版)》的那些早期的使用者的要求而写的,他们认为:把不同时代和时期的数学史放到更加深厚的文明背景上去考察,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聪明的学生在着手探讨某些章节的历史资料之前,应该仔细地阅读其文明背景。《数学史概论(第6版)》增添了10张新的图片资料和16张数学家的照片。参考文献也大为扩展了。
偏微分方程是数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数学分支均有深刻的联系,而且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本书主要讲述广义函数与Sobolev空间、偏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双曲型方程或抛物型方程的初值问题与初边值问题、能量方法、半群方法等内容。以此为提高读者的整体数学素质提供合适的材料,也为部分读者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偏微分方程理论做准备。
《真希望几何可以这样学》是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星田直彦所著的数学科普经典,分为 基础篇 和 提高篇 ,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为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几何知识。本书为基础篇,分为平面几何基础、立体几何基础和打开证明之门三个章节。本书较为重视几何语言,在进入具体图形的学习之前,用大量篇幅详细讲解了定义、命题、条件、结论、公理、定理、性质等基本概念,有助于读者区分理解。 本书还将数学中的知识点用有趣的插画小故事表现出来,富有趣味性。不管是对几何略显懵懂的中小学生,还是想要重温几何基础的成年人,抑或是有教学需要的老师和家长,这本书都会是你的*佳选择,相信你能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