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第二版)》是热力学经典著作,包含热力学理论的经典内容,如温度、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单元系的复相平衡、热力学第三定律等,也包含了一些专题研究,如化学热力学、溶液理论、重力场及弹性固体、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等,同时对热力学的方法论也进行了论述。本次纳入书系经典系列重排出版,以更好的面貌与作者同享。
本教材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讲解流体力学与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流体静力学基础、流体动力学基础、黏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等理论基础。
趣味刚体动力学(第二版)
本书是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精神、在总结版教材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包括绪论、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人体惯性参数、人体平衡的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人体运动的动力学、体育运动中的流体力学、人体基本体育动作的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运动生物学教学实验以及参考文献共10章。 可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用书。本书同时编写出版了配套习题指导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小变形弹性固体的静力学行为,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对固体力学基础概念进行梳理与整合。全书分为19章, ~7章属于“弹性力学”内容,第8章属于“有限元数值方法”内容,第9~15章属于“材料力学”内容, 6~18章属于“结构力学”内容,第19章及部分章节中的实验专题属于“实验固体力学”内容。 本书具有固体力学概念确切、说理透彻、内容丰富的特点,可作为高等学校力学、机械、航空航天、土建类等专业的固体力学类核心贯通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已经举办了九届。从竞赛风格来看,前五届力学竞赛都只有笔试环节,而从第六届力学竞赛开始,增加了团体赛的环节,强调了实验、研究和动手制作的重要性,考察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赛事,也为了参赛的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竞赛内容及其变化,本书汇集了历届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的试题、答案,并从教师和出题者的角度对试卷的难易程度和特点进行了点评。同时,为了配合力学竞赛从单纯的笔试发展到动手实践的趋势,书中还介绍了大量的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体现了作者长期倡导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书中所介绍的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纸桥过车”、“纸船载人”、“弹簧秤称大象”、“大师挑战赛”、“手机吊冰箱”等,都是作者与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
《流体力学基础》是流体力学的基础教材,介绍了流体力学的发展历史、流体力学与多个工程领域内容间的联系和基本研究方法,着重论述了流体力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的积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管道内的流动和可压缩流动基础等章节。 《流体力学基础》尽量略去了一些烦冗的数学推导和过于抽象的内容,尽可能多地通过图片展现它们;尽可能地从基本的物理定律和概念出发推导相关定理和基本方程;体现工科专业教材特点,注意理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注意前导课程内容与本课程内容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了深入辨析;行文通俗易懂,力求深入浅出。各章节后附有综合性或设计性习题。 《流体力学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能源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是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单辉祖编著《材料力学(Ⅰ)》、《材料力学(Ⅱ)》配套编写的学习辅助书。书中每章包括“基本概念与公式”、“典型习题解析”、“测试卷”三部分,旨在使读者通过对《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的学习,巩固在主教材中所学的内容,帮助读者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每章的自测卷用来检测读者对本章内容掌握的程度,并进一步巩固本章内容。试卷选编主要让读者检测自己对主教材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了解材料力学试卷的一般格式、内容分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主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可以作为正在学习材料力学的在校学生、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人员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20年中陆续发表或尚未发表的30多篇文章。分为人物篇、事件篇和议论篇三部分。这些文章概括了作者认为对力学发展乃至对整个科学发展比较重要而又普遍关心的课题,介绍了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拉格朗日等科学家的生平与贡献,也介绍了我国的力学家,还对力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如能量守恒定律、梁和板的理论、永动机等的前前后后进行了介绍。每篇文章中,有作者对历史事实的认真考据,也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同时,涉及当前科学和力学发展有关的基本问题,作者也发表了一些议论。本书对科学史有兴趣的读者、对学习力学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