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首先系统地对表面形貌测量仪器的发展进行了综述,然后从原理、结构、信号处理、软件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基于微恒力位移传感器的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基于激光聚焦伺服式传感器的轮廓仪、基于激光干涉测量的轮廓仪等三种表面形貌测量仪器,最后论述了表面形貌测量仪器的关键部件——运动工作台。全书力求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本科生、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及教师的参考书,亦可供工矿企业从事仪器开发、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在80年代以来全国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和90年代初1:500万《中国地质图》及其说明书以及近年重要地区大量地质科研成果的编制、出版的基础上,经总结、概括提高,由集体编写完成的一部综合性地质专著。书中将全国划分为天山-兴安、塔里木-华北、昆仑-秦岭、川滇青藏和华南五个构造-地理区,前5章分述了各区的区域地质特征;后4章以构造及活动论观点对中国的沉积地层与沉积作用,岩浆岩与岩浆作用,变质岩系、变质带及变质作用演化,基本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分别进行了专题论述和规律性总结。全书,前有绪论后有结语,并附有各种插图、插表及图版。它是一本内容丰富、集资料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大型区域地质专著。可供广大地质勘查人员、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以地表热量平衡、辐射、热量、物质传输等物理过程为基点,定量分析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剖析地表界面所产生的信息流及其随波长、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揭示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内在联系和提取信息的机理,论述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构建的全球、区域地表水、热、碳平衡与循环的定量遥感模型,其中主要有反演士壤水分含量的热惯量和微分热惯量遥感模型、反演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的可操作二层遥感模型、反演植被二氧化碳同化通量和作物估产的遥感模型等。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本书突出遥感试验及其对创新思维的启迪作用;突出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的创新成果及野外、实验室的创新测定技术;突出定量遥感产品的尺度转换和真实性检验方法学。可供从事遥感、农业、生态、气
近年来,数字煤矿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地质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实体建模关键技术并未取得实质突破,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和相应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了经济及财产损失,而且威胁着矿工人身安全,对企业、矿区、社会及国家的和谐、稳定及形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本专著针对煤矿地质模型动态修正及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国家863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相关工作,研究了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动态修正技术及应用方法,为决策管理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及时了解煤矿地质状况、分析工作面周边环境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手段。
本专著围绕激光跟踪仪测量原理及其应用,结合作者近年来所从事的理论和工程项目研究,从激光跟踪仪的发展历程、测量和控制原理、误差分析和校准检定、多测站联合平差、动态测量及数据处理、联机控制及二次开发等方面,系统的论述了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原理及其典型应用,将工程测量和大地测量的经典数据平差模型用于激光跟踪仪的工业测量数据处理,提出了广义USMN平差模型、任意状态下的空间加权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等理论,成功解决解决了激光跟踪仪多站测量、多类型仪器联合测量、动态测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