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论》是近代翻译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最重要最有名的译作。原著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著的《进化论和伦理》;严复译述《天演论》是意译,不是纯粹的直译,并附有译者的按语、导言、自序,所以本书实际上是严复用自己的观点加以发展和改造了的译作。“天演”即为自然进化之意。他将《天演论》导言分为十八篇、论文分为十七篇,并对其中二十八篇加了按语。在按语中,严复指出,植物、动物中都不乏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例子,人类亦然。人类竞争,其胜负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其种其力之强弱。《天演论》正式发表于1898年,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危机之时,面对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变法图强,这部著作一经出版,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当时的变法运动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
光谱学是通过物质(原子、分子、团族等)对光的吸收与发射,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起源于17世纪牛顿(I.Newton)进行的色散实验,但是此后一百余年,其发展一直是很缓慢的。1814年夫琅和费(J.Franunhofer)用棱镜在太阳光谱中观察到576条吸收线,1860年,基尔霍夫(G.R.Kirchhoff)用自己创制的分光仪发现了铯和铷元素,奠定了光谱化学的基础,从此光谱学逐步地进入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光谱学本身的原理与定律建立起来了,另一方面对近代物理学的建立与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光谱学的成就,也就没有物理学、化学的今天。光谱学的深入发展与实际应用,从20世纪开始,光谱分析逐渐成为在冶金、电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工业部门重要的分析手段。
《通往繁荣之路》内容简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生前写过不少具有政论性质的小册子作品,对当时和后世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丘吉尔先生政策的经济后果》(1925)、《苏联掠影》(1925)、《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1926)、《劳合·乔治能够做到吗?》(1929)四本小册子曾为《劝说集》(1931)所收录,但是作者做了大量删改,原作的基本面貌已经不可复见,而《通往繁荣之路》(1933)和《如何筹措战费?》(1940)则又未被《劝说集》(1931)收入进去。故而,《通往繁荣之路》将这些小册子作品加以整理,根据年代顺序重新进行了编排,将其辑为一册,以《通往繁荣之路》为名出版,以飨读者。
蚂蚁在地球上十分常见,隶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种类多,群体数量大。小的蚁群只有几十个个体,大的蚁群可以达到数亿个个体。多年来,一些摄影爱好者用他们的微距镜头拍摄了不少蚂蚁生态照片。《中国习见蚂蚁生态图鉴》编者收集了161种蚂蚁的生态照片,编写成这本彩色生态图鉴;这些蚂蚁涵盖了11个亚科66属。
《转化糖科学:未来的风向标》全面概括和分析了糖科学存在的关键问题、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前沿。《转化糖科学:未来的风向标》共分6个专题,涵盖了糖的核心地位,糖科学概述,糖科学的关键问题和研究工具,糖科学在人类健康、能源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以及糖组破译的成果和蓝图等内容,明确了糖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性质和任务。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之一,是在1980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掘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吸收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考古研究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如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以及14C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判读等,全面反映历史时期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和发展的概貌。论述中国气候、植被、珍稀动物、主要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希望了解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师生和广大科技人员及干部阅读参考。
《从零学相对论》用浅显而直观的几何语言,较少的数学公式,对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物理基础及前沿领域作了通俗、清晰而富有趣味的介绍,对广大理工科学生和教师理解相对论大有帮助。除了相对论基础知识,《从零学相对论》还详细讲述了光速为什么是极限速率、高速物体的视觉形象、相对论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重要作用、虫洞和时间机器(以及弑母悖论)等饶有兴味的专题。 《从零学相对论》可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物理学类、天文学类各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牛的广义相对论课程教材,亦可供有关的科学研究人员和教师参考。各行各业的相对论爱好者(及高中生)只要稍有微积分初步知识都可将《从零学相对论》选作从零起学习相对论的入门读物。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既是一门知识面较宽的综合性理论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程。《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针对这一特点,在重视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的电子技术,对目前实践中常用的仪器和方法进行了重点讨论。《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作为内部多年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而成。从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相关仪器到性能特点、操作技术,逐步深入,力求将抽象的内容讲细讲透。同时,每一章内容后都附有习题,便于读者学习和自测。《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以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仪器设计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