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介绍身边的自然博物;200多幅摄影和精美绘图,形象生动地直观呈现平时就在我们身边但不常留意的物种,共分三大类:花、鸟、虫。其中花介绍了从公园到原野到深山等花类植物28种。如野迎春、玉兰、桂花、芙蓉花、银杏、蜡梅、酢浆草、鱼腥草、杜鹃花、珙桐、兰草等。鸟介绍了水禽、林禽、猛禽等23种,如青头潜鸭、夜鹭、黑水鸡、大红鹳、小 、绿头鸭、燕子、红嘴相思鸟、杜鹃等。虫介绍了20种,包括灭 物种与珍稀特种,如凤蝶、天蛾、黑带食蚜蝇、胡蜂、蚕、萤火虫、天牛、蝉等。
为什么要研究社会性昆虫?这是因为它们同人类、蜂鸟、刺果松一样,都代表着生物进化的了不起的大成就。它们的社会组织无与伦比。虽说社会昆虫智能低下,又没有形成社会文化,其社会组织远远赶不上人类,但就群体的凝聚力、品级物化的精细度和个体忘我的利他行为而言,它们却是人类不可企及的。之所以要请生物学家来研究昆虫社会,是因为它从下到上,从分子到社群,充分展现了各个层次组织的品级分化的极致水平。在种类数以万计的胡蜂、蚂蚁、蜜蜂、白蚁中,我们会看到,它们是运用社群组织的力量来解决各种生态问题的,而其他生物体却通常是靠自己单枪匹马去对付。常有人把昆虫的巢群(insect colony)称为“超有机体”(super organism),因为这样一个群体显示出的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同生物体的器官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相比拟。然而,这一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