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22-20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6lt;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26gt;的通知》(建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3KV~750kV电压等级的六氟化硫断路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S)、复合开关柜、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避雷器和中性点放电间隙、干式电抗器和阻波器、电容器等高压电器安
本书是《地质勘查安全生产标准化丛书》的一个分册,在概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从理解要点和实施要点两个方面,对《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的核心要素进行详细解读,然后进一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2年 第141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油气回收处理设施技术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油气回收处理设施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7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 第5部分:天然沥青 JT/T 860.5-2014》由本社编
为防止和减少雷击引起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规范石油化工装置及其辅助设施的防雷设计,制定《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2022年版)》。《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
《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HLD47-101-2008)》适用于城镇道路清扫(除雪)和保洁,水域环境保洁,垃圾和粪便收集、运输及处治,设施保洁,机动车清洗,建(构)筑物外立面清晰保洁等作业。是市容环
本书重点介绍了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各种有相变和无相变的高效间壁式换热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涉及板翅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等。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复习和考研编写的学习应试指导书。 本书每一章内容包括:知识与考试要点、典型范例与答题技巧、精选习题与实战演练、精选习题答案四部分内容。附录中还给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其他重点院校近年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书主要是针对陈铁鸣等主编的《机械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修订版)教材内容编写的,并涵盖了同类教材的重点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本科生考研的辅导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课程复习的参考教材,还可供有关教师参考。
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机电专业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思路,编写了《机械工程中检测技术基础与实践教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讲义于2003年编写完成,在学校内部使用,并作多次修正。《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训指导书》讲义于2011年编写完成,在学校内部使用。作者在以上两部讲义基础上,增加了典型量测量、虚拟仪器与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等先进技术的训练。《机械工程中检测技术基础与实践教程》是机械电子工程本科生的教材,可用于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全书共8章,章为检测技术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检测系统的典型测控电路;第3章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及LabVIEW应用;第4章介绍了嵌入式系统,重点介绍了ARM;第5章以CYS2000测控实验台为主,用于“机械工程测试基础”课
本书主要介绍仪表维修工所要求的部分内容,即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仪表基础知识、自动化知识和仪表维修基础知识。其中仪表部分较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检测仪表及智能仪表,控制系统部分在介绍简单及常用复杂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又将目前各种计算机控制系统做了基本介绍,如DCS、PLC及现场总线控制等。另外对于仪表的安装与维护等也做了相应的介绍。每章结束附有习题,题型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考 核要求,便于技术工人的培训、考核,也适合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 本书可以作为职业院校非自动化专业类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技术工人和职业院校自动化专业学生考证、培训用教材。
《21世纪机械工程系列:机械原理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第5版)》主要内容包括: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第2章连杆机构分析和设计;第3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第4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第5章轮系;第6章其它常用机构;第7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第8章机械的平衡。各章均包括基本要求、内容提要(重点和难点)、例题精选与答题技巧、思考题与习题。
本书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较全面地叙述了机械系统的组成、作用原理、应用条件、特点以及它们的设计方法和一般要求。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绪论、机械系统总体设计、执行系统设计、传动系统设计、支承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操纵系统和安全系统设计、润滑系统及工艺过程冷却。 本书是21世纪高等学校机械类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本教材,也可作为电大、函授等同类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全书内容共分十章:章是摩擦、磨损、润滑——重点介绍了摩擦学基本知识及弹流润滑摩擦、磨损、润滑的类型,作用原理及基本理论知识,第二章是润滑材料阐述了常用搁泔油、润滑脂、固体润滑剂和添加剂的种类、性能特点和用途,以及冶金工厂使用的润滑油脂;第三章是润滑元件及装置——论述了稀油和干油润滑元件中的单体润滑装置、贮存油液装置(油箱)、供油装置(抽泵、分油器)、清净过滤装置(滤油器、净油机)、热交换装置(冷却器)、油路控制元什(阀类)、供润滑脂装置(干油润滑站)、油和脂的定量分配装置(注油器和给油器)及检查保护装置等的功用、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优缺点、性能指标和有关参数、故障原因分析度处理,每种装置都画确详图或工作原理示意图;第四章介绍了稀油、干油、油雾、干油喷射、轧钢工艺润滑等的集中润滑系统,包括它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操作维护知识;并结合生产运行和维修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排除设备隐患、稳定机组运行的技术性、管理性措施。机组的检修内容、施工程序和方法以及检修质量的控制标准,也作了全面的介绍。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对搞好机组的安全运行、日常维护和科学检修等工作均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设置管理、检修和生产维护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阅读。
本书介绍了温度显示仪表的电路知识、所配用的传感器和量值溯源,以及温度显示仪表的检定、校准总则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分别介绍了动圈仪表、工业过程测量记录仪、模拟式温度指示调节仪、数字式温度指示调节仪和温度变送器的工作原理、检定、校准和不确定度评定;同时,还介绍了作为新型标准器的温度校准仪的使用要点及其校准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温度计量测试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基础》是根据新制定的“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技术基础核心课程标准”编写的。 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面向制造类企业,围绕常用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技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成系列按课题展开,考评标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课程教学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努力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基础》的学习,学生可对我国应用广泛的机电设备有所了解,并初步掌握其管理与维护基础技术。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基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编写上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强调内容的应用性和实用性,降低理论分析的深度和难度,以“实用”和“够用”为尺度,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液压和气动设备为主要载体,优化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课程设计。在编写过程中,贯彻理论实训一体的原则,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共分10个项目,以各种典型的液压与气压设备为项目,介绍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原理、结构组成与特点、回路组装实践、应用实例分析、系统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和机电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技工院校技师,在职职工培训、成人教育等技术工人学习教材及自学用书,满足在职学生、企业员工及社会人员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