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无线移动终端收发机的设计和分析,详细给出了射频接收机和发射机设计方法。此外,本书还系统介绍了超外差、零中频、低中频和带通采样无线电架构; 详尽给出了频率规划、系统链接规划和发射机及接收机的性能评估; 提出了包括互调、干扰屏蔽和频谱再生及调制在内的非线性分析; 给出了基于自动增益控制、模/数转换动态范围和电源管理的移动系统中射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给出了接收机性能评估的MATLAB文件和发射机放大器非线性特性计算代码; 深度分析移动终端射频系统设计并给出了设计实例。本书适合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微电子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射频系统、射频集成电路和无线系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射频电路的核心原理和基础理论,讲述了多种无线收发机结构,以及收发机的核心模块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无源和有源混频器、压控振荡器、无源器件、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等,后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双波段收发机的设计过程,让读者从系统规格要求开始学习,直至设计出晶体管级电路。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密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普遍应用的通信设备的功能、构成、工作原理、故障案例以及所需要的维护维修技能。全书以通信检修工各子系统培训指南作为培训目标,分通信系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大部分进行介绍。其中,专业知识重点介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岗位需要掌握的通用基础知识以及7个子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初、中、高各级通信工明晰各自岗位应具备的应知应会,达到本岗位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要求,为维修技能的掌握打下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则是结合设备维修维护的实际,对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和7个子系统的维修技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力求满足技能培训的实操性要求,便于培训人员的掌握。本书既重视理论,更重视实践,具有较强的培训操作性,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技能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华人本中文专业音响的学习书籍。作者以实际使用与销售专业音响器材的经验,融汇专业音响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和图片来结实专业音响知识。内容包括混音机、麦克风、喇叭、效果器、等化器、系统设计……等等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理论。
本书详尽地介绍了正在兴起的光网络,包括它的发展动力、发展趋势、外部环境、所涉及的各种关键技术及其优势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书共分4章:第1章从网络的发展规律讲述了光网络产生的原因、意义和优势,并介绍了光网络的构成;第2章介绍了光网络中光源、信道、接收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及种类;第3章重点讲述了光网络中的各种关键技术;第4章细致地陈述了光网络市场的格局和市场中各类厂商的处境和他们所提供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读者能够了解并掌握光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市场环境,并能清楚地获知目前光网络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及应用。 本书叙述平实,内容详尽,适合作为通信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对从事光网络及其应用研究的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宽带通信末端装维教程》是紧靠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全光网络建设,专门介绍宽带通信末端安装维护内容的书籍。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太网技术、ip网络技术、adsl的安装与维护、网吧、通信末端线路维护及三网融合末端网络的安装与维护等,其中以三网融合末端网络的安装与维护为重点。 本书的诸多案例分析、安装维护流程、操作技术要领及测试指标等均来自生产一线,是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专业学生及从事宽带通信末端装维的各类技术人员而编写的。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它是以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过程为基础的本科高年级课程。该课程对学生在通信与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本书是为了配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樊昌信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第5版)的教学和学习,根据编者多年来在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后总结编写而成的一本教学参考书。
UIKit框架是iPhone应用程序开发中基本的框架,也是用得多、重要的框架。王志刚、王中元、朱蕾编著的《iPhoneUIKit详解(适用于iOS5)》就是一本UIKit开发大全,包括UIKit框架中各种类、控件使用技巧的相关介绍。本书每个章节都配有详细的应用实例,方便读者对UIKit中各种类、控件的理解,也可直接应用于自己的iPhone应用程序中。《iPhoneUIKit详解(适用于iOS5)》可作为开发iPhone应用程序的工具书。
本书围绕无线网络中的射频工程这一重要问题展开,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硬件、天线和电波传播。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无线网络简介,无线通信基础和无线局域网基础,无线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架构、实现和性能评估,面向无线网络应用的天线理论基础和设计,电波传播,室内网络和室外网络等。 本书内容详实,涉及知识面宽,可作为无线通信和微波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无线网络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全书共l3章,从基础的iPad2操作、设置和软件安装讲起,完整解析iPad2的各种特点和功能,特别针对游戏、电子书阅读、影音娱乐、上网冲浪、电子邮件、商务办公等各项应用一一举例说明,由浅人深地介绍了iPad2的各种操作技巧、iOS系统备份与升级方法,以及iPad2的系统完美越狱,即使您是次接触iPad2也可以轻松上手。 通过本书的学习,让您真正变身为iPad2达人,享受iPad2带给您的完美体验。
《Android基础教程(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作者余平、张建华)根据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基本要求,基于AndroidSDK2.O编写而成。本书内容全面,分别详细讲解了Android框架、Android系统基本组件、用户界面开发、数据存储、多媒体开发和网络开发等基础知识,循序渐进,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学习。 本书在讲解过程中,对一些基础知识给出了实际的程序代码,可以让读者很快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Android基础教程(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适合具备Java基础以及一定软件开发基础知识、想快速进入Android开发领域的程序员,具备一些手机开发经验的开发者和Android开发爱好者学习使用:也适合作为相关培训学校的Android培训教材。
《现代通信原理(套装共2册)》讨论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主要讨论数字通信原理,全书紧密围绕通信的有效性和通信的可靠性展开讨论。章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第四章讨论用于通信系统性能分析所必需的数学知识,第五章讨论模拟通信原理,其余各章讨论数字通信原理。每一章都附有习题,在书后附录中附有各章习题答案。《现代通信原理(套装共2册)》前后内容连贯一致,概念清楚,阐述详尽,既便于自学,又有一定深度。与同类教材相比,对于一些问题的阐述有其独到之处。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TMS320C6200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重点阐述了在DSP的硬件设计和在软件编程方面的开发应用。本书共包括7章和1个附录,第1~3章主要介绍了TMS320C6200系列DSP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汇编指令以及流水线,介绍了各种TMS320C6200系列DSP开发工具和开发过程;第4、5章全面介绍了TMS320C6200系列DSP的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和优化方法;第6章介绍了DSP/BIOS实时库的功能和使用;第7章结合实际应用介绍了各种优化方法在不同算法中的实际应用;附录介绍了TMS320C6200系列DSP的伪指令用法。 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书中包括大量的源程序和应用举例,使读者在了解TMS320C6200系列DSP的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能较快地掌握基于TMS320C6200系列DSP的系统设计和软硬件开发方法。本书适合各领域内从事信号处理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以供
本书共14章,是对TD-SCDMA/HSPA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概述,包括射频优化、链路层ARQ优化、T'CP层优化、应用层协议分析、HSDPA/HSUPA分层优化、典型接入、切换信令流程分析、室内分布及特殊场景优化等,同时 本书基于分层优化的思想,从物理层、链路层、RRC层、TCP层、应用层的角度分析了TD-SCDMA数据业务网络优化,并列举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案例。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中从事TD.SCDMA网络优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通信相关专业的师生。考虑到上层协议的相似性, 本书也可作为WCDMA网络规划、优化工程师的参考读物。
《别说你会玩iPad2——iPad2应用技巧200招》内容详尽,图文并茂,每一招技巧都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由浅人深地介绍了iPad2应用的各种技巧,适用于iPad、iPad2和NewiPad,《别说你会玩iPad2——iPad2应用技巧200招》主要内容包括iTunes资料同步技巧、影音娱乐技巧、摄影应用技巧、上网与办公技巧、系统备份与升级技巧、越狱技巧、iPad2系统美化技巧、终极技巧和iPad2性能优化技巧。通过本书的学习,将会消除你在使用iPad2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惑,200招技巧助你轻松成为iPad2应用达人。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当今流行的无线宽带技术,重点介绍VoIP技术在无线宽带环境(特别是 WiFi、WiMAX、3G等环境)中语音通信的实现及其软硬件解决方案。全书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无线IP通信发展的现状 及发展前景,WiFi应用与标准,IEEE802.11协议栈,SIP标准协议,无线 VoIP产品的设计思路及方案,WiMAX原理及应用,3G数据业务,3G宽带模式,H.324M协议栈,基于3G的VoIP终端设计方案及案例。本书概念明确,重点突出实际应用,融入了作者近年来在无线VoIP方面的开发经验和研究成 果。 本书可供从事通信、网络开发设计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电子通信类、网络类专业的培训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本教材内容:教材内容主要对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硬件连接、参数设置、编程算法等进行介绍和实操演练。特色说明:教材根据工学一体化教学过程来设计学习活动,工作原理和编程算法内容详细。可作为中、高等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单片机控制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单片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使用。
本书结合当前 外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5G理论技术研究、5G网络部署规划及典型应用等方面系统性地介绍了5G的全貌。首先回顾历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指出了5G的发展路径与进程;然后阐述5G的基本原理、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了5G网络的体系架构及核心功能;随后深入分析5G网络部署及规划,系统呈现了关于5G部署演进路线与网络规划的分析建议;*后详细介绍5G应用场景及典型用例,探讨了5G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Blind Signal Process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ot only introduces related fundamental mathematics, but also reflects the numerous advances in the field, such as probability density estimation-based processing algorithms,underdetermined models, complex value methods, uncertainty of order in the separation of convolutive mixtures in frequency domains, and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At the end of the book, results from a study conducted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n the areas of 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underwater signals,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 data compression, and the like are discussed. This book will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advanc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graduate students, university instructors and research scientists in related disciplines. Xizhi Shi is a Professor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录音技术的教学与工程实践经验,系统地讲解了拾音、调音、录音、还音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音频技术与设备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调控技巧等方面知识。主要内容有:录音工作所必需的声学基础知识,各种传声器的原理、性能特点和选择使用,调音台的功能、原理和调控技巧,各种音频效果处理设备的功能和原理、技术参数和操作方法,模拟磁带录音机原理,数字音频的编码、压缩、记录等基础理论,各种数字录音设备和音频工作站的应用,MIDl的技术原理和常见数字音频文件格式介绍,音频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音箱、耳机的原理和应用,音响系统的组成、数字音频信号传输和设备的连接等技术,对目前*的网络音频传输技术也做了讲解和实例分析。 本书内容比较系统全面,特别注重具体应用讲解,可作为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
本书以跨越时空的奇妙故事、妙趣横生的诙谐语言、浅显易懂的生活案例和新颖奇特的说理方式阐释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课程教学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提供了易学易用的解决方案。本书以章回体小说的形式介绍和解释严谨的科学道理,不仅在形式上有较强的创新性,而且内容也很具启发性和可读性,对把握“信号与系统”课程思想、理解概念和掌握方法都有较大的帮助。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参考读物,对讲授“信号与系统”“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通信原理”等课程的青年教师也有较大的启发作用。本书还可供相关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参考。
中国密码学会组编的《中国密码学发展报告(2011)》是第五期的《中国密码学发展报告》,全书共9篇文章,对近几年密码研究领域一些新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包括2010年“三大密码会”的评述,以及RsA共模问题、广播加密、白盒密码、签密和代理签名、密钥演化、量子计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带来有意义的思考。《中国密码学发展报告(2011)》可供国内从事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对了解和掌握密码学*发展动态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