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研究黄河变迁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黄河的起源和变迁,时间范围上起商汤,下至辛亥革命时期。书中搜集了大量关于黄河的史料,史论结合,对于历代黄河变迁史中存在的如黄河源头、黄河故道等问题,作了系统的考证。全书十六节,依次为黄河重源说的缘起、经行哪些地方,东周、两汉、隋唐、五代、元代治河的概略,明代、清代河患的鸟瞰,论述了研究黄河变迁史的重要意义以及作者对前人治河理论的独到见解。本书在讲述河道相关历史的同时,也不乏经世思想,从黄河变迁可窥视历史、地理、政治等各种相关信息。
全书主要对工程资料管理基础知识、工程资料归档管理、基建文件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和技术资料、建筑工程施工物资资料、建筑工程施工记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以及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写范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书中还对工程资料表格进行示范性的填写,以方便技术人员的使用。 本书可供建筑工程资料编制人员使用、参考,也可供建筑工程监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监督人员使用和参考。
本书内容有三部分。部分为长江中下游河道基本情况,包括河道特性、水沙特性、水生态与水环境、河道演变和河道整治历程,河道演变与整治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第二部分分述长江中下游上荆江、下荆江、界牌、武汉、九江、马鞍山、南京和镇扬河段50多年来的河道演变特点,河道整治过程及主要经验。第三部分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趋势预测,以及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的方向。 本书可供从事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的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1999年以来,在以往大量前期工作成果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水利部在会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编制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水利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提出了未来5~10年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建设重点及保障措施,描绘了新时期水利发展的宏伟蓝图,逐步形成了以全国总体规划为纲、流域规划和专业规划为支撑、各类规划相互衔接的水利发展规划体系.“十五”计划对推进全国水利发展将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对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为便于全国各有关部门和水利工作者及关心水利建设的人士了解我国水利发展有关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2030年 碳达峰 与2060年 碳中和 目标,向全世界宣示了我国为全球气候保护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和意志。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总量、人口数量第一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传统化石能源资源匮乏、自给率低。广东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超前谋划,率先修编了《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推动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规划了粤西阳江近海浅水区域海上风电基地,为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开发打开了局面。
党林才编著的《中国水电地下工程建设与关键技术》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技术丛书》之一,共编录论文55篇,主要介绍我国近年来水电地下工程的建设实践及其关键技术。内容包括综合论述、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测、理论研究、新材料与新技术等七个部分。本书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水电工作者在地下工程岩石力学基本理论、工程勘测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与管理、安全监测等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与重要成果,又吸纳了一批大型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水电地下工程实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实用性强,对今后地下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中国水电地下工程建设与关键技术》可供水利、水电、地质、岩土、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安全监测等有关部门的勘测、设计、施工、科研、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
《突发水污染事故查控处一体化风险管控技术及应用》在总结突发水污染事故特点以及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管控技术现状及其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风险事故现场安全侦测与快速监测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突发水污染典型事故废水应急处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复合应急工艺与装备快速组合集成系统的构建、滨海工业带水环境风险实时管控与应急指挥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查控处一体化风险管控技术的系统化整合方案,并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和挑战提出了建议。本书可供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环境科研工作者、政府机构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环境专业师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