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为全面和详细地介绍了天然水体中有机物的特性,并着重介绍了其有机物分子量,亲疏水性以及三维荧光光谱;饮用水处理的各种技术、特点和所起的作用;饮用水不同的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特点以及去除的技术和工艺;同化有机物和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生成、特点及去除的技术和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以及膜技术等。本书适合从事饮用水处理的研究、设计以及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给排水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亦可作为饮用水深度处理课程的研究生教材。
《中国大坝70年》突出了70年来中国大坝在不同年代建设运行的轨迹,客观反映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时代背景、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特点、建设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成效等,系统总结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成功经验和经历教训。全书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以概述加案例的写法,按照年代撰写概述和挑选代表性工程,邀请相关院士、专家和大坝建设管理单位参加编撰工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生动展现了70多年来我国大坝建设的辉煌成就,向业内人员提供具有系统分析和生动案例的中国大坝工具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按照十章呈现,*章呈现中国大坝发展历程,第二章至第八章呈现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中国大坝工程;第九章讲水库移民安置和文物保护;第十章
该书从水利工程史研究角度分析解读三峡工程,从善治国者必善治水的中国历史特征入手,以三峡工程建设的五个关键时间节点和十项重要决策为重点,对三峡工程决策、建设过程进行了总结综述,并对三峡工程的成功经验和社会关心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倾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心血和智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他们都亲自视察过三峡坝址或三峡工程。周恩来亲自组织推动了对三峡工程的研究和勘测设计。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四届国务院总理都兼任过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主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项工程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这样高度、热切的关注,受到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广泛而热切的关注,受到中外媒体执着持续的关注。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一直
水下工程是指水域环境中的土木工程,涉及范围极厂,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港口码头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以及海洋石油、潮汐能、海底资源的开发等。《水下工程》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水域环境、建筑材料、水中建筑物的设计、地基和基础、水下地基的开挖和处理、钢筋和混凝土工程、水中浮体和锚旋、水下工程的修补和工程实例。《水下工程》详细介绍了水下工程的环境特点、设计理论、施工技术以及修补措施,并附有大量工程实例。《水下工程》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图文并茂,是水下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制冷技术及工程应用》系统地阐述了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充分反映了本学科外的科技成就和进展。书中400余幅插图形象地说明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系统流程;计算公式简明实用;表格提供了技术数据和说明。为了方便读者了解专业英语词组,书中有许多中英名词和术语对照。全书14章,分别为:1.热力学基础知识;2.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3.吸收式制冷机;4.气体制冷机和半导体制冷机;5.制冷剂、载冷剂和蓄冷剂;6.制冷压缩机;7.传热学知识和换热器;8.制冷辅助设备和管道;9.冷库及食品冷藏工艺;10.食品冷藏链及设备;11.商业制冷技术与应用;12.人工滑冰场和滑雪场制冷技术;13.制冷装置的自动控制;14.制冷装置安装、调试和维修。《制冷技术及工程应用》与《空气调节技术及工程应用》、《热工学理论基础》两书构成制冷与空调的专业
本书为1983年出版的《空气洁净技术原理》的第四版,与1983年版相比,不仅反映了*技术成果,而且更突出了理论上的系统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本书系统地建立了洁净室理论体系。首次提出洁净室特性指标、均匀分布与不均匀分布特性、小检测容量、下限风速、新风处理新概念、阻漏层理论、动态隔离理念、动态气流密封理论、零泄漏理念、漏孔法检漏的理论和方法及主流区与扩大主流区理念等许多新观点、新方法,是作者从事空气洁净技术工作近50年的科研成果与心得的总结。它的理论性、新颖性和系统性,使其成为空调净化专业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全书分17章.系统地论述了空气洁净技术的基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微粒及其分布特性;大气尘特性和我国大气尘的分布规律;悬浮微粒的特性和在室内的运动特性;过滤机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过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磁混凝/催化氧化治理技术/环境治理与水资源利用技术前沿学术研究著作丛书》主要包括垃圾渗滤液磁絮凝、催化氧化及其相关组合技术研究。《垃圾渗滤液磁混凝/催化氧化治理技术/环境治理与水资源利用技术前沿学术研究著作丛书》结合作者刘占孟、胡锋平、闵凯、万艳红、兰蔚多年的研究,力图系统地整合基于磁絮凝、催化氧化方法的垃圾渗滤液治理的相关技术与理论。在内容上,以磁絮凝、过硫酸盐氧化、臭氧/过硫酸盐耦合氧化技术等为主线,突出展示垃圾渗滤液的磁混凝/催化氧化治理这一重要研究方向,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该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渠道衬砌冻胀破坏力学模型及防冻胀结构》系统地分析了梯形、弧底梯形、U形等不同断面形式的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特征及冻胀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断面的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建立了渠道冻胀土体水分场、温度场及应力场三场耦合模型并给出有限元计算方法;利用该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混凝土衬砌渠道抗冻胀措施研究;针对高地下水情况,分析研究了滤透式刚柔耦合衬砌结构的抗冻胀效果;引入正交实验设计进行渠道抗冻胀技术优化研究。 《渠道衬砌冻胀破坏力学模型及防冻胀结构》内容翔实,基础与实践兼顾,适合于渠道工程设计、施工、冻胀试验研究人员,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有关研究院(所)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本卷收录的书目为《河工蠡测》《木龙书》《敕封灵佑襄济河神黄大王事迹全志》《钦定河工则例章程》《河工器具图说》《栗恭勤公砖坝成案》《黄运河口古今图说》《奏定东河新设河防局章程》《历代黄河变迁图考》《濮阳河上记》《中国河工辞源》,共十一个编纂单元。以上著作对黄河的变迁以及治理策略进行了总结,丰富了治河实践。这些著作有丰富的图片配合文字,并以圣谕、奏章等形式展现了古人的治河思路,反映了治河问题,对当代借鉴有重要意义。
本书突出“专业性、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 专业性——本书是混凝土骨料技术方面的专业著作; 系统性——凡涉及混凝土骨料的内容本书都要写到,是该内容的大全; 理论性——对混凝土骨料性能和骨料加工技术尽可能从理论高度来认识和分析; 实践性——本书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各工程混凝土骨料制备中的经验教训,书中还尽量列入生产运行所需的内容。全书共分三篇27章。 篇:混凝土骨料料源。共5章(章至第五章)。介绍混凝土骨料的性能、指标及其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骨料料源的勘探、试验,料源的选择,重大工程料源选择的案例。本篇列入外各种规范并作对比。 第二篇:混凝土骨料生产技术。共10章(第六章至第十五章)。介绍骨料的开采,加工工艺,设备选型,安装运行,生产检测与质量控制,骨料生产系统
本书讲述磁路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列举了设计实例。介绍了相关的磁性材料、磁路系统测量方法和设备。在第2版中又补充了磁路研究和设计的新进展,如Bl标准、磁路散热、磁流体等。还介绍了一些磁路设计软件、磁性材料标准等。 本书为扬声器行业、音响行业的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生产管理人员量身打造。对磁性材料生产单位了解扬声器对磁性材料的要求会有很大帮助;对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音响使用单位中的相关人员以及业余音响爱好者都有的参考价值。
本书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浙江省水闸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经验,对水闸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工作和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阐述和论证。内容覆盖水闸标准化管理全过程,主要包括管理基础知识、标准化管理概论、管理组织标准化、管理基础、运行管理等内容,并附有浙江省水闸标准化管理的三个主要技术文件和其他相关标准化管理创建过程涉及的技术文件名录。本书是一本集工程标准化管理理论与管理标准化创建的指导书,主要面向水闸工程管理单位的单位负责岗和技术总负责岗等管理人员,同时也适合管理工程、标准化管理方向的科研人员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煤炭开采造成含水层结构变异,尤其是群矿开采导致区域含水层空间结构非均质演化,已经严重影响了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态势,是矿区地下水资源短缺和破坏的根本原因。《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地下水循环影响数值模拟》围绕水文地质结构演化与地下水循环模式耦合效应这个关键问题,开展群矿采煤驱动下盆地范围含水层空间结构非均质演化特征、含水层空间结构非均质对区域水循环影响、采煤驱动下盆地范围地下水资源演化趋势3方面的研究工作,揭示煤层开采后地下水资源再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对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采煤保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地下水循环影响数值模拟》可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的科研、教学、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通用设计丛书(工艺设计分册)》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通用设计丛书”之一《工艺设计分册》,本分册系统地提出了抽水蓄能电站通用工艺设计的管理理念,统一了各电站工艺设计原则,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沟道及盖板、预埋管、预埋件、止水铜片、接地、电缆桥架及电缆敷设、小口径管路、支吊架、盘柜接线工艺设计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和统一。根据工艺设计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了一整套抽水蓄能电站通用工艺设计方案。
《国家规划重点图书·水工设计手册0卷: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第2版)》明显的特色在于:它除了提供各种先进适用的理论、方法、公式、图表和经验之外,还突出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任务、关键和难点,指出设计因素中哪些是确定性的,哪些是不确定的,从而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全局,有所抉择,不致于陷入公式和数据中去不能自拔;它还指出了设计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有利于启发工程技术人员的思考和创新精神,这对工程技术创新是很有益处的。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通用设计丛书(工艺设计分册)》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通用设计丛书”之一《工艺设计分册》,本分册系统地提出了抽水蓄能电站通用工艺设计的管理理念,统一了各电站工艺设计原则,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沟道及盖板、预埋管、预埋件、止水铜片、接地、电缆桥架及电缆敷设、小口径管路、支吊架、盘柜接线工艺设计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和统一。根据工艺设计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了一整套抽水蓄能电站通用工艺设计方案。
《中国水利史典(长江卷1)》收录了《长江图说》、《江源记》、《江源考》、《蜀水考》、《灌江四种》、《平滩纪略》、《汉水发源攷》、《楚南诸水源流攷》、《李渠志》、《练湖志》、《江西水道考》等,共十五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