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1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7章:首先描述了地震的发生背景,即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演化历史、内部构造以及有关大陆形成的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的类型加以划分;然后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和我国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分布情况;后对地震灾害及发生地震时的伴生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在第6章对一些常用的地震术语进行了讲解;在本书的后,选择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几个典型大地震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供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使用。
2019年中国地震局给防灾科技学院下达了 大地震防抗救成功案例研究及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 任务,学院随即成立了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成功案例研究和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项目组,项目组多次实地走访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板重灾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访谈交流近百人次,悉心编录了24个震时避险案例和11个自救互救案例,并根据当事人自述将案例原原本本展现出来,让读者切身体会和洞察每个案例中的求生秘诀。 《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案例及指南:基于汶川8.0级地震北川现场调查》编者从专业角度对每个案例进行点评,深入发掘案例精髓和指导价值,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分别对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进一步总结共性、提炼精华,形成经验启示录,以期在对基层地震工作者进行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时起到案例教学的作用,从而推动
《内分泌干扰素:看不见的生命威胁/绿色发展通识丛书》认为: 双酚A、农药、已烯雌酚 这些化学分子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侵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它们不可见,却存在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存在于我们饮用的水中,也存在于我们的餐盘中。*近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分子会导致许多目前医学无法根治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青春期内分泌紊乱等。这些物质是如何运作并扰乱我们的荷尔蒙系统的?为什么它仍那么难以被锁定?其中,巨大的利害冲突存在于卫生领域,同样也涉及金融和经济领域。尝试规避和消除这些根源,也是寻求解决之道的一个开端。
自2000年原建设部公布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名单以来,一晃将近17年过去了。尽管各城市一直在探索,但不可否认的是,收效却并不明显。2016年,本人主持的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规划重点项目 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社会沟通机制研究 获得立项。本书即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
本书在“山东省城市自然灾害综合研究”课题(山东省2003年重点科技发展计划课题)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章,约45万字。书中对山东省重点城市自然灾害进行了综合研究,充分挖掘、整理、分析了历史时期发生于山东省各主要城市的自然灾害史料,从分析阐迷其灾情特点,防灾救灾的经验教训入手,战略性地提出综合的减灾对策与建议。对于政府制定城市防灾减灾预案,编制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制定经济建设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给出了山东省各主要城市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历史规律、防灾减灾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研究、认识各种城市自然灾害具有重要参考份值,同时对预防城市人为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山东省城市防灾减灾、制定城市防灾规划和减灾预案,城市规划、物资储备等方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什么是行为设计?斯坦福大学教授B.J.福格提出的前沿心理学理论,创业圈、投资圈人士纷纷推崇,福格的多位学生更是用这套理念自主创业,成为了百万富翁。行为设计基于对人类思维习惯的研究,间接地设计干扰,影响行为和决策。习惯改变、用户体验、广告创意、产品设计、员工管理……都离不开设计。如何设计轻松而高效的改变?《零成本改变》基于各种改变难题,为改变者提供了一系列思考逻辑和设计思路。在所有成功的改变中,有3个要素必不可少:理智、情感和情境。理智。给予明确的指示,人们才知道怎么行动。如果想让员工改变,不要说“所有人都打起精神”,而应该说“每月至少与客户对话125次”。情感。找到感觉,缩小改变幅度,设计激励,人们就会改变。情境。人的问题,常常是情境问题。改变环境,设立行动触发机制,培养习惯,召集同
本书是“靠前本”将管理视为一个整体的管理书籍。本书从三个方面来描绘企业:首先,作为一个机构,企业生存的目的是对外(在市场上为顾客)产出经济成果。(关键词:绩效、实践) 其次,企业是雇用人员、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必须培育员工,支付员工薪资,组织员工以发挥生产力,并因此需要程度的治理,构建价值体系,建立权责之间的关系。(关键词:人、贡献、责任) 很后,企业是扎根于社会和社区的“社会机构”,因而受公众利益所影响,本书也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