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主要讲述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员需要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可靠,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于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安全监察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和广大职工的参考书。
地铁站台火灾发生后,会产生有毒有害的高温气体,从而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书针对当前地铁火灾计算机模拟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对地铁站台灾变时期风流流动状态进行更真实的动态模拟,为地铁防排烟设计及烟气控制系统、人员疏散和救援系统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持。
机械工业出版社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其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加强特种设备管理和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共分8章,包括特种设备管理、锅炉运行与维护、压力容器运行与维护、气瓶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压力管道定期检验与维护、起重机械的运行与维护、电梯的运行与维护、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运行与检验等内容。 本书汇集了大量可借鉴的实用管理资料、案例分析和图表,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采纳和参考性强。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广大群众尤其是企业从 业人员对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了解与否与了解程度 ,直接关系到企业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2014年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信息公 开作出了一系列要求。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201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于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此基 础上,2014年12月1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令第70号公布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因此,学习贯彻《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势在必行。 张永亮主编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宣传教育读本》针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 定》中的每一条单独设章,每章分为规定解读、法律 依据、知识拓展、案例适用四部分。“规定解读”部 分是对规定的详细解释;“法
本书是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人员培训专用教材,适用于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参考。本书重点阐述AQ80O6 2010《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的精神实质和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第12号令《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的指导思想,內容涉及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要求的发展.AQ8006--2010适用范围与调整对象;在本书的第四章、第五幸中,采用先“标准条文”.后“标准条文理解”的方式,对AQ8006--2010中对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管理要求与技术要求,从理解要点、引申含义、执行要求、注意事项等方面,逐条进行讲述。
《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所作笔记文字的结集,是他一生学问精华部分的结晶,包括制度史、财政史、音乐学、天文历算学、医药学、地理地图学、考古学、诗学及书画学、音韵学、文献考证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一些逸闻轶事、杂记琐谈等。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资料,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则被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的人物”。
《玩转科学系列:超有趣的气候小实验》分别从风云、雷雨、雪雾霜、阳光和大气,以及温度和湿度五大方面出发,精选44个趣味性非常强的小实验,让孩子在感受实验的乐趣的同时,增长与气候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训练逻辑思维。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装备是保护劳动者及救援人员免受各种职业危害的伤害,保证人员安全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本书分部分,共二十章。部分用十章介绍了劳动防护用品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头部、眼面部、呼吸器官、听觉器官、手(臂)、躯体、足部和皮肤防护用品,以及防坠落用品的选用,第十一章介绍了国家对企业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有关规定。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石油化工、机械、建筑和矿山等几大行业主要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不同事故应急救援时的应急防护装备。 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可作为企业生产、选择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指导用书,也可作为事故应急救授人员的参考书。
本辞典中的词条按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分成26个部分;所有词条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每个单词以及由该单词组成的词组按此顺序收录后,再开始按英文字母排列的第二个单词及其词组。
《2010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瓷器)》以2009年中国瓷器拍卖行的拍卖情况为依据,借助丰富的彩色照片,辅以简单的文字介绍,介绍了2009年中国瓷器拍卖行各珍贵拍卖品的尺寸、估价、成交价和拍卖地点等内容。适合艺术品爱好者、珍藏者阅读使用。
有鉴于我国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在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及管理方面需要一系列技术支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积极筹划,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3年10月启动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技术体系研究》,意在构建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技术支持体系框架,提出部分急需的技术规范与指南。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负责,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参加组成的课题组,分赴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重庆、广东、广西等地的一大批市、县,以及香港,对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工作开展情况和案例进行了调查,选择了广东省韶关市作为试点城市进行了系统的环境事故危险源调查,查阅了外300多篇有关文献和资料,召开
《安健环知识普及手册》为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写的安全、健康、环保知识普及手册,内容包括:安健环意识和理念、作业安全管理、作业环境管理、个人安健环管理、危险货物包装及安健环标识等。《安健环知识普及手册》在内容上尽量贴近发电企业生产现场,并就典型事故事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点剖析。通过安健环知识的普及,使现代安健环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员工安健环技能更加得心应手。
《中华大字典》首次从字义、字形构造、典故、百科知识、配图等方面对汉字作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解析,使字典不再是单纯的查字工具,同时也是充满智慧和魅力的中华文化的全景式展示。全书共收单字13430个,收甲骨文、金文及篆书字形近8000个;精编典故及百科知识近700则;配图800幅;增加了全新的检索方式,让查字变得更轻松。
本书系统底阐述了现代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消防技术,从分析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入手,详细介绍了各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及二者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规范和安装方法,并专门讲述了目前的由软件编址的只能模拟量报警系统。 读者可通过书中大量实例和习题的学习,步掌握其内容。 本书可作为建筑电气专业的学生学习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技术的教科书,也是教师、工程技术人员良好的参考书。
本书根据对近年来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情况中伤亡分析,重点介绍灭火救援行动安全概论、救援人员伤亡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伤亡案例分析、建筑火灾灭火救援行动安全、油罐灭火救援行动安全、液化石油气事故处置与灭火战斗安全、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安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救援行动安全、自然灾害救援行动安全。按照不同场所和造成伤亡的原因,从基本知识、灾害特点、危险性识别、救援安全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指导,不片面追求理论体系完整,突出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便于理解的特点。国外情况介绍以美国为主,资料充分、数据翔实。 本书主要供公安消防部队、专职消防队、应急救援部门消防队员阅读参考。
全书系统地论述了员工安全行为的规律,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以提高控制和员工安全行为的能力。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人的安全行为模式及特点、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分析、人的事故心理分析、人为失误分析与控制、人的安全素质分析、员工行为激励与管理、员工安全心理测评方法技术、安全行为管理的应用、现场员工安全行为管理等。 本书可供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政府各级安全监管人阅读,也可供安全工程专业师生参考。
《弗布克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与表单精细化设计》围绕企业常用的安全管理制度与表单,构建了企业安全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内容包括安全目标规划管理、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安全生产物料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等事项,为各类企业单位推进制度管理、提升安全管理相关人员的执行力提供了“拿来即用”或“稍改即用”的指导性手段。 《弗布克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与表单精细化设计》适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安监机构工作人员、管理咨询人士,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本书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围绕压力管道的安全技术,对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各个环节的基础技术知识和基本要求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本书还结合教材内容列举了大量实例,并进行剖析,是从事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人员较为实用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
本书收录上一年度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中发表的论文,经《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辑部学科编辑筛选论证,列出相关条目,由专业作者编写,学科编辑及主编初审、复审,《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委会审定后出版。 2011卷《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由文字版(纸质)和光盘版两个部分组成。 文字版设有特载、专论、校院长论坛、学术进展、记事、索引等板块。其中对学术进展的选条,密切追踪各学科重大项目的连续性报道。如基础性研究条目突出反映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实验研究,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各科栏目,重点反映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疾病的治疗特色和用药经验。中医基础、中药及临床传染科、内科、外科、妇科等栏目引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