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植物数量排名前五的大属之一,原生种超过2100种,培育的品种更是数以万计。对于一个物种多样性如此丰富的大属,识别与鉴定并非一件易事。植物的鉴定往往涉及精细的形态结构描述,但鉴于秋海棠属植物种类繁多,早年发表的大部分种类更是缺乏详细的形态图片,不管对专业人士还是爱好者进一步探究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秋海棠属植物形态解剖图鉴》是目前国际上一本有关秋海棠属植物形态解剖的专著,全书展示了全球95种秋海棠属原生种类及32个栽培品种,每个种类包含了植株的整体形态、茎、叶、花等各个器官的细节。为了保证科学性,全书根据秋海棠属植物的全球分布情况,并基于目前使用广泛的马克 休斯(Mark Hughes)新分类系统(2024)对原生种进行了分组编排。本书不仅适用于植物学、园艺学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普通读者也
该书为《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是公认的世界茶叶发源地,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深受大家的喜爱。茶在发展进程中又形成了博大精深、雅俗共赏的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束奇葩。 全书共分13章,内容涵盖:茶的源流,茶文化寻 根 ,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当代茶文化的复兴,茶文化与民生、哲学、经济、旅游、文学艺术、民风、风俗、养生的联系,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等,共计约50余万字,彩图近1000幅。 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所附的图片都是与茶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历史文物和茶艺、茶俗等照片,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可弥补文字描述的不足,相得益彰。
为了宠物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者团队组织力量编写了本书,全书含绪论、宠物主粮、宠物零食、宠物健食品、宠物食品、宠物食品质量管理、宠物食品分析与检测等内容。
吴觉农先生是现当代中国茶业的伟大代表。他毕 生关心茶叶,关心农民,从事茶业,为中国茶业发展 作出了 贡献,是中国茶业复兴、发展的奠基人。 同时他又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活动家和 爱国主义者,始终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他一生著述宏 富,在茶学、农学、经济学、社会、家庭、婚姻、人 生等多方面,都有着众多的著述和译作。 《吴觉农集》内容广泛,全面反映了吴觉农茶学 思想的方方面面,阅读和学习它,对弘扬中华茶文 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精选农药品种274个(收集至2021年3月),其中杀虫剂219个、杀螨剂32个、杀软体动物剂3个、拒食剂3个、鸟类驱避剂3个、杀鼠剂12个,其他2个,系统介绍了各农药品种的创制经纬、产品简介(包括名称、理化性质、毒性、制剂、作用机理等)、应用(包括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防除对象、应用技术、使用方法等)、专利与登记概况(包括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期及其在世界其他国家申请的相关专利、工艺专利、登记情况等)、合成方法(包括基本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实例)、参考文献等。另外,本书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相关重要昆虫知识,供读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时参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中每个农药品种均给出了美国化学文摘主题索引或化学物质名称供检索,书后附有完善的主题词索引,供读者进一步检索。 本书具有实用性强、信息量
作为丛书分册之一,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农药制剂加工所必需的单元设备、包装材料、包装设备、车间设计方法等内容。详细介绍了介绍了各种农药制剂加工所需的单元设备,包括粉碎、筛分、均化、混合、造粒、干燥、物料输送及通风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使设备在各生产阶段发挥*效能。另外,还针对农药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包装技术以及制剂生产中的清洁生产技术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可供农药制剂研发单位、助剂生产企业从事剂型开发及生产的有关技术人员、生产车间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从固体制剂开发的基础理论、助剂的作用机理、制剂的开发与生产技术等多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粒)剂、干悬浮剂、可乳化粒剂、粒剂、水分散粒剂、片剂、除草地膜、烟(雾)剂、固体蚊香、饵剂等主要固体制剂从小试到生产各阶段的相关技术,使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固体剂制剂开发及生产的相关技术,为农药新制剂的开发提供有力参考。本书可供从事农药制剂研发单位、助剂生产企业、剂型开发及生产的有关技术人员、生产车间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为15种主要大田作物,下篇为42种园艺作物。共收录重要病虫草害900余种。 对每种重要病虫草害发生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详细介绍了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药剂种类和 剂量。图片清晰准确、叙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本书是一本写给中药材种植农民的,有 药味 的、接地气的、图文并茂、公益性的科普读物。本书共12章,分为两部分。至四章为具有浓厚 药味 的中药学基本知识部分,从中医药是我国的伟大宝库、中药药性理论、中药分类和道地药材几个方面介绍了什么是中药。第五至十二章为接地气的中药材生产部分,主要从中药材生产现状与区划、中药材质量管理与控制、中药材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品种的选择、中药材栽培的土肥水管理、中药材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设施栽培及智能化管控、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等方面介绍了中药材种植的关键技术环节。本书内容参考了的科研成果、吸收了传统种植经验,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在写作风格上强调通俗易懂,突出可读性和故事性。
本书通过3000余幅照片,展现了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在田间常见作物上的药害症状,图文结合,直观实用。可为农药经销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规模农业生产人员阅读使用。 除草剂是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的一类化学药品。但是,往往在生产中存在除草剂的错用和误用,造成的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后期又不能对药害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既错过了补救的机会,也容易产生各种经济纠纷。因此,作为农药经销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规模农业生产人员,掌握一定的除草剂作用机理和药害识别,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恒亮是河南农科院杂草化学防除方面的专家。本书他联合沈阳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广西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和研究院所,用了近5年时间,共同开展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共拍摄的10万多张照片,书中挑选
本书详述了2023年我国种业法规政策、种业科技创新、种子生产与推广、种子企业发展状况、种业管理与服务、关于种业的重要文件与大事记,展现了我国种业政策含金量之高,发展措施之实,支持力度之大,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种子生产水平快速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增强,种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本书很全面地介绍了2023年我国种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并从种业科技创新、种子生产与推广、种子企业发展和种业管理与服务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总结,还对一年(或多年)种子企业、审定品种、品种专利等具体数值和发展趋势等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数据资料真实,数据翔实,信息量大,发布单位权威,从宏观上展现了我国种业发展的进程,是种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推荐的重要年鉴。
本书作者铃木满男是日本前京成月季园首席园艺设计师,从事月季栽培已40多年,拥有丰富的月季栽培、育种、园林设计、养护管理等经验与技术,在业界受到高度认可。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月季的分类、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开花方式等基础知识,又突显品种选择、苗木选购、盆栽月季和庭院月季的栽培技术、繁殖方法、整形修剪技术、四季养护技术,尤其是月季园的打造方法及经典设计案例详解,使其成为一本名副其实的月季栽培圣典。这本书配图精美,语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极强,能系统化地帮助读者了解月季。既为月季栽培新手提供完全指南,又为有一定栽培基础的月季玩家传授进阶秘籍,可以满足普通市民、学生、爱好者和园林工作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是一本精美的实用技术参考书。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群的繁殖效率对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母猪精准饲养技术对于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基础是对于母猪在繁殖周期代谢特征和营养需要的精准掌握。另外,规模化养猪生产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性能,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用好养猪大数据,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带来养猪生产技术的变革。《母猪营养代谢与精准饲养/当代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精品专著》主要介绍了母猪在繁殖周期中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物质的代谢变化,以及肠道微生物在繁殖周期中的改变,并阐述了母猪繁殖周期代谢变化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合营养物质在繁殖周期中的代谢,《母猪营养代谢与精准饲养/当代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精品专著》还介绍了母猪氨基酸、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需求,以及利用功能性氨基酸、纤维及脂肪
本书在一版的基础上,精选农药品种261个(收集至2021年3月),其中杀菌剂214个、植物活化剂10个、杀细菌剂23个、杀线虫剂14个,系统介绍了新药创制经纬、产品简介(包括名称、理化性质、毒性、制剂、作用机理)、应用(包括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防除对象、应用技术、使用方法)、专利与登记概况(包括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期及其在世界其他国家申请的相关专利、工艺专利、登记情况等)、合成方法(包括基本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实例)、参考文献等。另外,本书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相关重要病害知识,供读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时参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中每个农药品种均给出了美国化学文摘主题索引或化学物质名称供检索,书后还附有 不常用杀菌剂 重要病害拉丁汉名称对照表 等附录以及杀菌剂中英文通用名索引,供读者进一步检索。 本书具有
《中国农业通史》(以下简称《通史》)的编辑出版是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持的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从1995年12月开始启动,经数十位农史专家编写,《通史》各卷先后出版。《通史》的出版,为传扬农耕文明,服务 三农 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二十余年来,中国农业历史研究取得许多新的成果,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实践极大拓宽了 三农 理论视野和发展需求,对《通史》做进一步完善修订日显迫切,在此背景下,编委会组织编辑了《通史》(第二版)。 《通史》(第二版)编辑工作在农业农村部领导下进行,部领导同志出任编委会领导;根据人员变化情况,更新了编辑委员会组成。全书坚持以时代为经,以史事为纬,经直纬平,突出了每个阶段农业发展的重点、特征和演变规律,真实、
本书介绍了农药的分类、剂型、助剂,农药安全使用的原则措施、配制方法、中毒及事故处理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各类农作物安全生产中常用的181种杀菌剂、162种杀虫剂、9种杀线虫剂、144种除草剂、3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13种杀鼠剂,每种农药则从化学名称与结构、理化性质、毒性、剂型、作用机制与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全书内容科学翔实、可操作性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也具有指导作用,是广大农业科研、管理、教学和生产者的工具书。
《驴学》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驴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力求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积极探索学科进步的研究方向。 全书13章,65万字左右,深入介绍了驴的起源进化、体质外貌、遗传资源、饲养营养、繁殖育种、肉奶利用、产品加工、福利卫生、驴场建设、疾病防治、国外驴业等内容。 《驴学》材料新颖,理论性、实践性强,是从事驴业生产、科研、教学工作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市场对养殖产品需求的日趋旺盛,同时,养殖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对饲料粮和优质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部分饲料原料缺口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资源短缺仍是新时期制约饲料业发展的瓶颈。原因:一是国内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匮乏,蛋白质饲料原料主要依靠进口。比如,鱼粉一直依靠进口,目前进口量约占消耗量的70%;饲用大豆明显不足,每年用于豆粕生产的大豆近70%需要进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合成氨基酸,50%以上需要进口;二是玉米质量和种植区域对饲料生产有较大的影响。本书重点介绍了大宗非粮型蛋白质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内容包括: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水生植物类(藻类及其加工产品)的高效利用、微生物蛋白质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糟渣
近年来,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在普遍性和严重程度方面均呈上升趋势。*气候频繁出现导致霉菌在田间发生概率增加,霉菌毒素污染加重;农户种植业规模较小缺乏快速干燥和妥善储存的条件;霉菌毒素含量更高的原料如(DDGS等加工副产物)在饲料中使用更为普遍。霉菌毒素污染不仅引起动物免疫抑制、肝脏病变、肾脏病变、腺胃肌胃炎、肠毒综合症、繁殖障碍等疾病,而且可能残留在肉、蛋、奶和内脏等可食部位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霉菌生长繁殖与产毒规律,霉菌毒素污染途径,霉菌毒素中毒症的发病机理和典型症状,饲料霉菌毒素的传统脱毒技术,饲料霉菌毒素生物降解技术,饲料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风险评估等部分,是对长期以来霉菌毒素研究领域已有知识的归纳整理,对近年来霉菌毒素污染控制技术的系统梳理,对霉菌
本书共分为22章,内括绪论、细胞的形态结构与细胞分裂、上皮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液与淋巴、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雌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被皮系统、感觉器官、禽类的主要组织结构特征、畜禽早期胚胎发育;涉及牛、马、猪、羊、犬、猫、兔、鸡、鸭、鸽、鹅11种动物;采用了HE、镀银、美蓝、硫堇、卡红、荧光染色等多种技术。作者40余年的积累,收集了数十万张图片,终从中出来光镜和电镜图片1643幅。本书不仅图片影像清晰、色彩靓丽、设计精美,每一章的开始还有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及其组织学结构概述以及动物种间差异的精炼文字描述,全面系统地涵盖了动物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组织与胚胎发育的形态结构。它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广
苏大学所著的《中国草地资源调查与地图编制》详述了中国草地资源调查、监测的应用方法。包括总体调查方案、调查精度的制定,外业调查与内业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生产力测定、承载力计算,草地遥感与估产调查,草地类型分类,资源地图编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有毒有害植物及草地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草地资源评价,草地监测方法、监测点布设及草地资源科技名词等内容。 《中国草地资源调查与地图编制》可供从事草地资源、土地资源、草地生态、草地畜牧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大学师生、草地监理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