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非常关心和重视林业,留下了许多关于林业问题的文稿。这些文稿所包含的重要思想,对于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在纪 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 《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是在原林业部一九九三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论林业》摘编本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全书共收入自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六 七年间毛泽东关于林业问题的文稿五十八篇,其中包括一些调查报告、文章、讲话、谈话的节录和有关按语、批示、信函等,一部分文稿为首次公开发表。 收入本书的每篇文稿,都在文末加尾注注明了刊印根据,对文稿中涉及到的一些人物、事件等作了简要注释
王书凯、王忠彬、雷庆锋主编的这本《落叶树木实用图鉴》从林业生产及园林绿化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共编入东北地区常见的落叶树木49科106属150种(包括变种及品种),介绍了树木识别的基本方法,并配有彩色图片近2000幅,每个树种都有夏态和冬态识别特征及对应的彩色图片,是一本集实用性、知识性和科普性为一体的识别东北常见落叶树木的实用工具书。 本书的适用范围广泛,可供林业、园林绿化工作者及从事植物学、树木学、园林树木学、环境学、森林学等高、中等农林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又可为树木分类的爱好者提供帮助。
2006年,是林业“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林业行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演化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林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国土绿化内容不断丰富,空间不断拓展;林业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重点向创新机制和调整政策转变,生态建设成果正在顕林业产业发展状态良好,主要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林业教育等支撑林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林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十一五”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第一年,林业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改革与发展依然是林业最迫切的任
《杉木数量经营学引论》是著者多年来杉木领域科研工作的系统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杉木的气候生产力、种子优化管理、壮苗培育、种源试验、立地控制、自疏机制、生长规律、生物量与生产力、密度及立地效应、资源优化管理、密度控制技术、材积方程优化、序列林价及其应用、凋落物动态及杉木人工混交模式优化等内容。《杉木数量经营学引论》开创性地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形理论及控制技术等方法从数量化角度研究杉木林持续经营,反映了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动态,为杉木林持续经营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技术。《杉木数量经营学引论》的出版不仅为杉木林的持续经营与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共同促进数量经营学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杉木数量经营学引论》可供从事森梦经营学、森林生态学、数量生态学、森林培育学及植物
《塞罕坝森林植物图谱》终于付柞印刷出版了,我们既有 种如释重负之感,有时也有一种丑媳见公婆之虑。 在大学里学习的是林业专业,业余时间义比较喜欢攝影,对植物分类也比较感兴趣,而工作在塞罕坝林场又为我们广大攝影爱好者提供了展身手的平台。编辑出版一部图文并茂、以图为上,能够满足广大普通读者及生物爱好者阅读需求的彩色野生植物图谱是我们多年来的愿望。 2007年向总场领导提出这个设想时,他们均表示鼎力支持井为此购置了比较专业的数码相机。于是摄影由兴趣爱好变成了一项业务工作考核指标。 在鲜花盛开的季节,我们早出晚归,开始了野外拍摄工作。为了拍攝野生植物的理想状态,日出后、起风前是的拍摄时机,围此露水湿至膝盖就成了家常便饭;为了拍摄黄花胭脂花等特韦的少见植物。专程驱车]00余里的事也吋有发生
本书是在深入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而的,资料翔实。先后有70多位同志参与工和,分成15个考察组,专业涉及保护区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次调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必的本底。在此基础上,本书的作者们分工协作,全面地分析了岑王老山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及其评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与展望、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等三个方面。除生物多样性本身的情况在本书得到比较充分的描述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以及森林资源的状况也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后者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并附有大量的图表,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编著者们都是活跃在自然保护线的同志,实践经验丰富,又有比较高的理论水平。
萱草花似百合叶如兰,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中国传统十大吉祥植物”的美誉,自古便广受人们喜爱。西晋夏侯湛赞美萱草“体柔性刚,蕙洁兰芳”“烛若丹霞”“哗若芙蓉”;三国曹植描述萱草“既晔且贞”“绿叶丹华”;南朝(梁)徐逸在《萱草花赋》中称赞萱草“华而不艳,雅而不质”,有“何众芳之能匹”的高沽清俊的品格。 现代的萱草品种与原生种相比,生物学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花的颜色由原来单一的橙黄色、黄色,发展到目前除了纯白、纯黑和纯蓝色外的所有色系;不同颜色的花心、花环、花边出现后,使花的色彩更加丰富;从花径上来看,从2cm的小花品种到12cm的大花品种,再到20cm以上的特大花品种已不再罕见。花型上,在常规的圆形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蜘蛛型、异型等新的花型。甚至出现了再次开花、多次开花及持续开花的品种。
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研究进展;杉木人工林自身特性对土壤肥力影响;育林干扰对土壤养分损耗和土壤功能的影响;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变化;杉木营养特性与人工林生产力和碳分配;连作对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碳分配及养分生物循环影响;连载杉木林土壤对幼林生长机理探索;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的原因及保持长期生产力的途径。分总论和不同地理与岩性条件下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机制二部分论述。
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APFNet)编写的这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20悉尼林业目标进展评估综合报告》对截至2015年各经济体森林覆盖面积的情况统计进行总结,同时也对能否实现该目标进行评估。这份报告在促进森林面积增长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发挥积极作品。全书分引言、活动与进展、未来方向三个部分。
《大尺度森林碳密度遥感反演研究》共分为绪论、数据获取及处理、基于Landsat5的森林碳密度反演、基于MODIS的森林碳密度反演、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森林碳密度反演、森林碳密度遥感反演系统实现六章。其内容包括:森林碳密度的研究现状、森林碳密度的估算方法等。
方怀龙主编的这本《林业基础知识精选》主要内容由森林与生态系统、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与保护、林业产业及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林业经济管理共5个章节组成。各章节主要围绕其基本概念、主要涵盖内容、突出特征、发展现状、主要技术方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加以展开,紧密结合非林专业背景干部的特点和要求,将林学学科分类与林业生产主要领域有效结合,兼顾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内容,将必学知识列入其中,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贴近工作实际,为非林业专业背景干部业务素质的提升、林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条件。通过该书,学习者可以认识林业、了解林业的主要业务内容,达到快速“入门”的目的。
本书是编者们在总结自治区几十年林业生态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林业理念提炼、编撰而成。书中从宏观上对全区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进行现状描述、综合评价,并给出技术思路和措施;从微观上针对不同区域主要的立地类型给出240个具体技术设计。该书从全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模式中精练出52个典型模式、18个一般模式,并对其分别进行模式来源、适应条件、技术要点等方面的详细描述;从全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树种中归纳出48个树种,并分别在树种分布、生物学特性、造林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从全自治区主要保护野生动物中选择21种,进行生物学特征、分布、数量等的介绍,并阐述了保护措施。本书可作为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用书,也可供林业管理者、造林户、林业大中专学生、教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