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果树志(石榴卷)》是首次对中国石榴种质资源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为研究石榴的起源、演化、分类及石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较完整的资料,将对促进我国石榴产业发展和科学研究产生重要的作用。作为果树志的《石榴卷》,其内容重点放在石榴种质资源上,也就是种、变种和品种资源的描述。《中国果树志(石榴卷)》共分为九章,概述了石榴栽培历史,地理分布与栽培区划,生产及科研概况,生物学特征特性及其农业栽培技术特点,经济价值,种质资源,营销,文化等,并重点介绍了330多个石榴品种(类型)的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为生产利用提供参考。
本书基于森林结构和空间格局理论,以样地调查及室内试验为基础,研究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位、典型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调整,以探讨森林结构和空间格局。通过传统的森林经理方法,对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加以描述,进而揭示群落内部的结构特征;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森林群落内的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了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尺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主要种群之间和不同发育阶段个体之间的关系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规律。本书可供从事水土保持学、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许涵和李意德和骆土寿编著的《海南尖峰岭热带 山地雨林--群落特征树种及其分布格局》是尖峰岭 60hm2大样地的次调查成果,论述了尖峰岭大样 地建设的背景、地形条件、土壤条件和群落结构特征 ,重点描述了大样地中已鉴定到种名的290个木本物 种种群基本参数、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的 基准信息。可以预计本书的出版,将对后续的植物空 间分布和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异质性关系、植物功能性 状、群落系统发育、种子扩散及其时空格局、特有植 物和稀有植物空间分布与其在演替中的作用、群落和 生态系统层次的水/碳/氮/磷循环与耦合、土壤碳 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土壤动物及微生物多样性与 植物多样性关系、植物根系亲缘识别与物种共存机理 等方面的研究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是木材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建筑与室内装饰装修用材之需求量大幅上升。 本书记载了隶属83科的205种进口木材,其中亚洲及大洋洲木材135种,隶属52科;非洲木材21种,隶属8科;南美洲木材26种,隶属17科;北美洲木材18种,隶属6科;俄罗斯木材5种,隶属1科。以图示与简介的方式叙述其木材特性,对木材加工产业特别是地板、家具、胶合板、木线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供从事木材科学研究、检验鉴定、教学、生产、贸易以及使用单位参考。书中的树种中文名(木材名称)均按现行国家标准GB/T18513-2001《中国进口木材名称》进行命名和排序,对个别尚未定名的树种,暂用其原文。
古人云:“香发于沉,历久不散。聚灵凝润,旷 世稀臻。”“三香树种”指降香、檀香、沉香,它们 有着悠久的栽培与应用历史和香、奇、优的名贵材性 ,是香文化和家居制品的上好材料,也是养生保健的 宝物。《三香宝典:降香檀香沉香树木栽培与应用》 编者李凯夫、邓和大、陈策本着以独特视角重新审视 这三种树木的栽培、利用和价值,以推动我国珍贵树 种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上海林业病虫》内容共分五篇,篇为上海市林业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第二篇为上海市林业害虫及其他有害动物;第三篇为上海市林业病害;第四篇为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防治技术;第五篇为常用林业有害生物药剂、药械。篇、第四篇和第五篇系统介绍了目前上海市林业发展现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危害程度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及防治技术、措施和方法;第二篇和第三篇比较详尽地记述了上海市目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697种,其中害虫492种、病害192种和其他小型有害动物13种。《上海林业病虫》配有彩色照片1400余张。可供从事林业有害生物科研、生产、防治检疫部门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华南海陆过渡带生态恢复系列:乡土盐沼植物及其生态恢复》是生态修复实践者为保障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需求而撰写的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华南海陆过渡带生态恢复系列:乡土盐沼植物及其生态恢复》记录了作者们(包括何斌源、潘良浩、王欣、范航清)对盐沼湿地概念、结构和生态功能及其已有修复技术的理解和阐述,以及对盐沼植物适应性结构、生理特征和利用的细致梳理。在对3年多开展中越边境北仑河口湿地生态修复的工作总结与思考中,应对华南潮汐环境,作者们提炼出宜草滩涂高程、草种选择、种植方式、抚育管理以及盐沼草与红树等一系列技术,并提出一种有效突破红树造林技术瓶颈的“盐沼草-红树林协同生态修复模式”。对北仑河口盐沼生态恢复工程的监测与效果评价,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华南海陆过渡带生态恢
本书介绍了2020年林草系统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情况、新业态培育、试点示范建设、森林旅游节庆活动、生态旅游宣传推介等内容,为相关管理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发展生态旅游是林草部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森林等自然资源多功能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林草部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有效举措,是林草部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抓手。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长期从事木材解剖及超微构造研究和木材识别鉴定工作的专家编撰完成。全书共包括拉丁美洲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主要商品材特性和用途、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的用途分类三大部分内容,记载了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树种208种(隶44科153属)。对每个树种均记载了木材名称(中文名、拉丁名、商品材名和地方名),树木及分布,木材构造(宏观及微观特征),木材性质(密度、干缩、力学强度、干燥、耐腐及加工性能),木材用途等内容。每种木材均附有三张显微构造照片(横切面、弦切面及径切面)及部分实体木材标本的彩色照片,可供广大木材贸易、加工、生产,科研和教学人员查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