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以下特点: 1.文图对照,直观性强。本书编写采用文字与图片对照体例,文字内容包括:科的形态描述、分属检索表、分种检索表、树木在浙江省及全国的分布概况等,突出树木鉴别的特征。图是本书的重点,裸子植物选择与实物原大的枝叶、球果、种子绘图;被子植物则选择与树木原大的叶片和果序进行绘图。叶是绘叶的背面,以示叶形、叶的大小、叶缘、叶先端、叶基部、叶柄长短、叶脉的多少及走向等,有的树种有毛被或腺体则放大图示;果序图则示果序类别、果实大小、果实类型、果柄长短等。有的树木附属物较明显,如枝刺、皮刺、木栓翅或枝髓情况等也一并绘制,以作鉴别的依据。有的树种叶形、果序较大则按原实物比例缩小绘制;有的树种果实太小,则放大绘图。图像清晰真实、文图并存、图物对照、直观性强为本书之特色。 2.种类齐
《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栽培与利用》一书是上述课题对该部分研究的系统总结。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滩地概况的调查,滩地立地条件的划分和滩地利用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滩地综合治理的一整套实施方案;根据滩地杨树的引种和栽培试验,筛选出了适宜滩地栽培的杨树品种及无性系;通过对滩地杨树的生理生态研究,得出了在淹水条件下杨树主栽品系的生理特性;通过对滩地杨树生长规律研究,系统分析了杨树的生产力,并对不可立地、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生长量进行了预测;为了保证滩地杨树造林的质量,还系统总结了杨树苗木的繁育技术;通过对滩地立地质量的评价和划分,提出了滩地杨树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经营管理方法;通过对滩地杨树主要经营模式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和钉螺的影响,并对这些主要模式的效
在《中国森林立地类型》中,按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对各立地亚区内的分异规律和划分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依据及主导因子作了系统的阐述,并且在每个立地亚区内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立地类型,详细分析其立地条件性状、特征、适宜的造林树种,并对立地生产潜力指标作了量化表述。从而丰富了整个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从宏观到微观所表达的内容;这也正是《中国森林立地类型》的一个显著特点。③在整理立地材料时,进行了必要的加工、提炼,详述中、小地域的地域分异规律对营造林有利的和制约的条件,为应用立地类型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强调要尽可能列出各立地类型分布地区,以便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突出它的实用性。
本书包括:国外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分析、中国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分析、森林和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