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4个课程设置对读者进行英文书法学习辅导,针对初学者,以基础知识作为辅导的起步,继而逐渐加深学习难度。从如何使用标准的英文书法工具、墨水以及用纸开始引导读者,然后讲述15种不同书法英文字母的基本书写形式,并配以同步练习,有助于读者提高书写效率和信心,继而促进读者写就一手正确、协调和漂亮的英文书法。读者还可从中学会专业地设计贺卡、墙纸、请柬等生活用品。本书配以多达350幅彩色插图,详细而直观地表现了英文书法的书写以及英文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
本册《王铎书法墨迹》乃王铎45岁后所作,古律诗稿116首,手札尺牍6通,行书为主,兼真、草,笔力雄健,结字茂密,气势跌宕超逸,率意天真,节奏变化显著,既得险峻之致,又能复归平正,比其他的作品更加淋漓尽致,发挥个性。 此件墨迹内容之博,字数之多,较现存的王铎传世作品而言,堪称王铎一生之煌煌巨著。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十樵,又号嵩樵、痴樵 ,又号痴仙道人,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累擢部尚书。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亦多自出胸臆
本书为方建勋老师编写的书法课程教材,全书从行书的发展,演变到代表书法家的作品,详细讲述了行书这一重要书法的历史,从而呈现了行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和意义。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操作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作者认为,书法的书写,根本是人的心意情性的舒展与表达。如果太注重华丽的衣装,看重形式过于内在,技法大于人的表达,则很有可能走向形式主义,本末倒置,失去书法的 灵魂 。经常回顾早期的行书,直面早期书写的率真与直接,正可以让今天的我们在精雕细琢技法时,警醒自己不会忘本,不会掉进 技法至上 的深渊。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技法切磋 问题琢磨 习字斩获 著书岁月 ,涉及书法的多个层面,或是针对前人的论点,或是针对当今的话题,从理论的层面展开论述。习字之难在于技法是个系统工程,包括用毫、用锋、用力、用墨等一系列的问题,哪一个环节掌握不好都可能出现败笔,所以对书法技法必须深究细抠。本书技法部分运用笔力分析理论来研究技法,就中锋用笔与逆锋用笔的笔画特征、不同书体的不同用锋方式等进行探讨,与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构成一个整体。
《三笔字基础教程》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系列教材 之一。以毛笔、钢笔、粉笔训练为目标,从基本点画学起,然后到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要领掌握,从笔画到结构、从单字到篇章,内容由浅到深,从易到难,循序,让教有所依,学有所循。 教材采用了扩展资源链接的形式,教材选用名帖中有代表性的常用字例,既有形象直观的图解,又有通俗易懂的文字分析,还有教师讲解示范视频。对高质量扩展性学(如视频、电子文档)以二维行扩展链接,方便扫码选看。在教学中既可练,学技巧,又可学文化,了解祖国灿烂的文明史,欣赏的书法作品,感受经典文化,感怀书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提升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以美导真,以美辅善,融美育与德育为一体。 《三笔字基础教程》可作为高校师范生教学能力实训教程
这是一本硬笔楷书学习训练手册,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书写楷书的技巧,提高书法创作能力。全书共3册:第1册为基础训练,讲解硬笔书法的概况、书写工具、姿势与笔法,设置控笔训练和笔画训练两大版块;第2册为进阶训练,设置偏旁部首训练和汉字结构规律训练两大版块;第3册为创作演练,提供常用汉字、成语、诗词、名言等内容的书写练习,并列举了常见的书法创作形式和示例作品。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提供教学视频,读者可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在线观看。 本书适合硬笔书法爱好者、学习者和想提高书写能力的读者使用。
这是一本强调系统强化训练的硬笔正楷与硬笔行楷的书法教程,内容精练,归纳性强,练习内容丰富,以专业、科学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做正确、高效的练习。 全书分为5册。第1、2册为正楷教学,其中第1册有34课,第2册有19课,包含基础控笔教学、笔画教学、间架教学、运笔教学、临写教学和主要偏旁例字示范等内容,读者可由此掌握正楷的书写技巧;第3册为行楷教学,有22课,通过笔画连断、笔画减省、符号替代等知识点的学习,读者可逐步熟练行楷的书写技巧;第4、5册分别为正楷和行楷的巩固与强化练习,分别安排了7周48天的练习内容。全书练习例字为3000个左右,教学与练习课时的节奏设置得当,便于读者跟随学习与练习,并真正取得练字成效。 本书适合硬笔书法爱好者、初学者学习与训练。
本书是 工笔新经典系列 图书的第四辑,是继《人物画技法》《畅神秘境 陈林》《花鸟画技法》之后以工笔人物画为题材的精品技法图书。书稿内容以工笔画家李传真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为主体,既有整幅作品的呈现,还有局部细节图的设定,让读者能够看到细致入微的细节。书中除了画家的作品展示和丰富的绘画步骤和技法剖析外,还有其作品创作心路、创作感悟等丰富、真切、纯粹的信息深度解读作品。
本书集学习、实践和艺术鉴赏于一体,无论是画法教学部分,还是历代绘画作品欣赏部分,乃至画作书法题跋及文字的解读等等,在文化传统气息上均取得高度的一致。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陈玉圃先生是当代文人画家的典范,其作品笔墨韵致和意境经营都承接历代文人画传统,又不乏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儒雅格调。书中收集陈玉圃先生的写意牡丹画法、写生步骤图及新作近百幅,陈先生在书中对历代牡丹名作的点评尤为精彩,每有发人深省之语,颇值得学习者深思、玩味。 本书还配有作者完整创作视频,购买本书后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学习。它是我社*本配有作画视频的图书。
中华历代书法书法传世经典精选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篇,根据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按书体形式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九册,以及经典篇章《千字文》《金刚经》《心经》等七册,收录书法作品数量可观,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书迹清晰,并配以简体释文,便于书法爱好者欣赏和临摹学习。
《书学众艺融通论》为作者 六十年学术生涯文集 ,全书以书法为中心轴、主导线,广涉印章、绘画、雕刻、建筑、诗歌、音乐、舞蹈、戏曲、摄影等众多艺术门类,从中赏美品韵,含英咀华,游艺研理,探赜发微,并寻绎其艺术融通的美学规律。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其为 旷世神品 。有人将 天下三大行书 做对比:《兰亭序》是雅士的风格,《祭侄稿》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各领风骚,称得上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大里程碑。 本书以苏东坡的《寒食帖》为主题,对全文129个字的写法逐一进行精讲,同时选取苏东坡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一夜帖》和《东武帖》进行解析与精讲,旨在帮助书法学习者实现逐字精写,进一步掌握。本书附赠写字视频和电子版碑帖等学习资源。 本书内容丰富、讲解细致,适合对书法感兴趣的读者学习、临摹。希望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体味苏东坡的书法精神,了解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历代鉴赏家对《祭侄文稿》推崇备至,将其誉为“书法史上的瑰宝”。在“天下三大行书”中,《兰亭序》展现了雅士超人的风范,《寒食帖》透露出学士才子的气质,而《祭侄文稿》则体现了至哲贤达的品格。这三件作品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国书法史上行书艺术的三大里程碑。 本书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核心,从笔法解析、笔势与线条、结构与空间、章法布局等方面深入解读《祭侄文稿》的书法价值,并逐字剖析全文234个字的书写技巧,旨在帮助书法学习者深入研习,能够逐字精写,从而全面掌握颜真卿的书法精髓。随书附赠的写字视频学习资源,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本书内容丰富、讲解细腻,适合所有对书法艺术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临摹。学习《祭侄文稿》不仅能让读者体会一代宗师颜真卿的书法精神,还能深入了解其背后深沉的家
甲骨文不仅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格,诸如雄浑,精丽,奇姿,端庄等,也具有了用笔,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的书法要素,说明这时已经把书契的技术提高到了的艺术水准。 甲骨文用笔特点:笔法已有粗细,较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劲峭,圆者柔暢,用刀变化,单双互参。 甲骨文结构特点:字的结构随体异形,任其自然,稳中有险,疏中有密,蹙中有展,变化多姿。 甲骨文章法特点:有行无列,行序排列变换不定,由于兆辞纹路的影响,直中有斜,纵处显敛,虚实相同,天真烂漫,有自然天成之美。
《楷书黄金律柳体练习指导》根据国家颁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撰写,秉承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的理念,以科学解析 启功结字黄金律 为主线,分习字格、笔画、主笔、间架、偏旁五个章节全面地介绍楷书习字方法,让启功结字黄金律走进中小学书法课堂,让全社会受益。 《楷书黄金律柳体练习指导》的特点是在系统研究古今习字格和历代楷书结字法的基础上,抓住每个教学环节的关键和内在规律,简化教学内容,注重少而精和启发式教学。介绍书写方法的同时,讲解其中的道理,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培养学习兴趣。《楷书黄金律柳体练习指导》创新点颇多,但又力求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科学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让小孩子和初学者轻松快乐地学习书法。 《楷书黄金律柳体练习指导》柳体范字主要选自柳公权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张猛龙碑》楷书,北魏刻石。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无撰书人。《张猛龙》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 为正体变态之崇 , 结构精绝,变化无端 。杨守敬评其书: 整炼方折,而碑阴则流宕奇特。《平碑记》云: 书法潇洒古谈,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 《九成宫醴泉铭》是贞观三年(632年)四月刻成的。魏征撰文,欧阳询执笔。用笔强劲,结体整然。既有晋人的风格,也有汉魏之风。结合了多方的长处,写出了独创的字,是达到了楷书的作品,是自古以来学习楷书的范本。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是唐代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 用笔上细如游丝,清劲峻拔,方圆兼备,保留了隶书横向翩迁的作风,行法楷书,流利飞动。粗细有度,婀娜多姿,和谐自然,有美人婵娟,铅华绰约,温婉玉润,美丽多方之称。 《颜勤礼碑》为颜真卿晚年变革创新的佳作精品。它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颜真卿生平喜欢写碑,且碑碑不同,各成特色,《勤礼碑》写于71岁的晚年,笔法纯熟,势韵骨力充沛,是其清雄宽博一路中有代表性的杰作。
《郑文公碑》有上下两碑,上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下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郑義下碑》则是北朝署名甚少几位书家的佼佼者之一。 《孔子庙堂碑》以圆笔为主,行笔雅静委婉,外柔内刚,端严静穆,横平竖直,平淡中见精神,温雅中含遗气,戈钩与捺纵逸奔放,尤其是戈钩,在唐为出名,人称 虞戈 。结体舒淡,宽卓疏朗不险欹,萧散丽落,文质彬彬,中和天然。字里行间,井然有序,志气平和,风神凝远。
吴昌硕的楷书始学唐、颜真卿,后效法钟繇,后参入黄庭坚笔意,风格别致。行草初学李邕后涉及欧阳询和米芾,又参入元明诸家趣味,又以写《石鼓文》为世所称。刚健雄劲,自成一家,晚年以篆隶笔法作狂草,天真烂漫,古朴磅礴。
《礼器碑》自宋至今历代评著甚多,被列为汉十大名碑之首,也是汉碑中为瘦硬刚正者。此碑既是汉碑中不绝致,也是难学的,自明清以来,能得其神韵者,唯吴昌硕老师杨见山一人而已,另外,此碑书风与褚遂良晚年书相通。所以此碑也就成了学习和研究褚遂良体之范本。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艺术特点上,《曹全碑》以圆笔为主,方圆兼备,用篆意中锋行笔,八分舒展无往不收。秀逸中出之以遒劲,柔美中含雄浑。起伏有度,提按有节。放中有收,圆润而精气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