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意大利两位著名的法学家彼得罗 雷西尼奥、桑德罗 斯奇巴尼直接为中国法学界的同仁撰写的学术作品。其研究视野开阔,信息丰富,理论阐述深刻,极具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时代感。该书对我国法学界、立法机构、司法实务同仁们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民法典及其法典化进程十分有益。 本书是一部有关对源自罗马法的法典化、近现代民法典的形成与发展的鸿篇巨著。其内容共有二十二章,主要包括罗马市民法的渊源-法典化和罗马共同法的体系、作为罗马共同法的优士丁尼法典、法典化的罗马共同法-截止于大革命时代的法典和现代法典、近现代法典的最初设想-近现代习惯与自然法学派之间、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 继受德国-奥地利(1811)总则模式的民法典、构建于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国民法典(1804年)之继受及其修订、十八世纪法学的法学的定位-注释法
程迈博士的专著《坎坷动荡转型路尼日利亚的宪法改革与教训》是以其在读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期间的博士论文为原型。 这本书追踪了尼日利亚从建国至今的宪政历程,梳理了决定该国宪政成败的主要社会因素。尼日利亚建国六十多年时间,不算漫长,但是过程纷繁复杂,各种力量错综搅合,要梳理清楚并非易事。这本书将其重要宪政故事娓娓道来,具有相当高的可读性。
伊斯兰法源远流长,深厚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使它在全球法律体系中独树一帜。然而,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伊斯兰法遭遇了西方法律文化的显著冲击与挑战。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大转型,中东伊斯兰国家纷纷以不同形式引入和移植西方法律元素,走上了法律变革的道路,特别是20世纪的土耳其、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这四个国家,成为中东伊斯兰国家法律变革的显著代表和缩影。本书深入剖析了这四个国家法律变革的历程,旨在提炼出这些国家法律变革的普遍性与独特性,进而揭示其中的规律,并探寻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外国代理人法是一项新兴的维护国家安全的涉外法律制度,其调整外国代理人及其从事的活动。近些年,因为国际形势中的对抗因素增加,外国代理人法逐渐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法律制度。俄罗斯、以色列、匈牙利、澳大利亚、尼加拉瓜、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已经陆续制定外国代理人法;加拿大、法国、欧盟等亦在推进外国代理人法的立法进程。本书对世界范围内已有外国代理人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综合比较,提炼了外国代理人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立法目的、核心制度、立法模式、实施情况和效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共性规律,并分国别重点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国的外国代理人法。。
本文丛的主要原则和特色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下,坚持质量,宁缺毋滥,不定期出版的原则。具体将体现为以下三点特色:,本文丛的著作,应属学术界没有涉及的课题,具有填补法学研究空白的特色;第二,本文丛的著作,应是学术界都很感兴趣,但还没有系统研究或未及时挖掘的课题;第三,本文丛的著作,应具有比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能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资料。我相信,《比较法文丛》的出版,会为我国比较法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本文丛的出版,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的建设经费资助。在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
《日本民法典》是世界上 有影响力的民法典之一,自1898年实施以来,对亚洲各国有着深远的影响。2017年5月,日本国会审议通过了《民法修正案》,修改了《日本民法典》中约40%的条文,涉及总则和债权编的 大部分;2018年7月,日本国会又对民法继承编进行了修订。但是, 对这两次修法进行专门回顾与反思的,实属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此时介绍日本民法债权编和继承编的 修正,将会给中国新一轮民法研究热潮带来有益的启示。
本书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要了解印度仲裁可资参考的 本书。作者以投资者及为投资者服务的法律顾问作为预设读者对象,努力按照观察仲裁的通常认知框架,以问题为导向,对印度仲裁中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仲裁知识或国内观念来理解的地方做了较好的介绍。因为强调实务取向,书中甚至涉及了一些其他仲裁法著作中不太会提及的内容,比如“如何获取印度方的相关信息”等。虽然我并不是对作者的每一点分析都 认同,但深信凡是需要了解印度仲裁相关信息的一线人员均能从中受益。对于一般的仲裁研习者,阅读之后也会对各国仲裁的趋 与差异性有 深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