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太北编著的《左权家书》主要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反映了左权同志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十几封家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还有左权的简传、领导人的题字照片、家人及后代的回忆纪念文章、左权陵墓及纪念建筑照片。左权,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黄茅岭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时代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4年3月入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11月转入黄埔军校第1期,后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第1军团参谋长和代理军团长等职。
大约公元前380年,在齐国的阿鄄之间,即今山东省鄄城县北的一个小村庄,一声嘹亮的婴孩啼哭打破了暮春早晨的宁静。一个房舍整齐的农家小院里,人们个个脸上都洋溢出掩饰不住的喜悦,尤其是主人孙操,40岁得子,自是喜不自禁,给孩子取名叫孙伯灵。孙操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玄孙。孙武本来是齐国人,因参与了齐部的政治斗争被迫逃往吴国隐居。在隐居时著成《孙子兵法》十三篇,后在伍子胥的推荐下见到吴王阖闾。阖间十分欣赏孙武的才干,拜他为将。孙武战无不胜,威名远扬,后与伍子胥一起,率军攻伐楚国,五战五捷,攻入楚国郢都,使吴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国。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吴王夫差渐渐自以为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也不再那么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伯韶,对越国的崛起视而
刘伯承(1892—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开县人。重庆蜀军将校学堂毕业,后曾入苏联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早年参加四川讨袁之役、护法战争、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参与发动泸顺起义、南昌起义。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兼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瑞金卫戍司令、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军委纵队司令员、红军先遣司令、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中原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央军事委副主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肖永银将军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历了鄂豫皖的“大肃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到红四方面军后给徐向前元帅当警卫排长,经历了感天地动鬼神的西路军失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麾下经历过胜利的辉煌,也经历过令人痛心的失败。在建国后,他在西南,又到金陵与许世友等名将搭挡,抗过了“文革”的动乱,组织了擒获林彪死党行动…… 本书用生动流畅的文笔,写出了在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的关怀教导下,百战成将的肖永银传奇的一生。刻画了刘、邓、徐帅及许世友、李德生、陈锡联、秦基伟、李震、王近山等一代名将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一部难得的传记文学作品。
三十年代初,蒋介石在江西发起新生活运动,逐步推广到全国。其中有一条关于交通规则的规定。某次会上,韩复榘发言说:“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我赞成,不过,走路右侧通行,左边谁走啊!” 这些用夸张手法构成的笑话,不会有人认为它们是真实的,至少不会把它们当成完全可信的。不过,人们也并非毫无用意地取笑这位高级军官兼一省之长。请玩味,它们是否在说明韩复榘的无知?而这一点,在封建军阀身上是相当普遍的。 我们编辑到本书中的文字,虽然不乏类似笑料,但它们来源不同,不是传说,亦非虚构,是有史料根据的韩复榘的历史。它们由数十个段落,按历史发展顺序构成韩复榘生平的系统。读者从各小段落中可以看到韩复榘历史的片断,通读,大体能了解这个军阀一生的主要经历。 本书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和地
贺龙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是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为了新中国:贺龙元帅的征战岁月》以文学传记的形式,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贺龙元帅从青年时期追求真理,寻找解救中国问题的道路,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红二方面军,直至新中国成立初1950年3月西昌解放的整个征战岁月和伟大历史贡献。从一个开国元帅的征战岁月切入,再现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客观反映了贺龙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性格特点、愈挫愈奋的革命信念、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胸襟、百战百胜的军事才能,艺术地展现了贺龙的独特形象和伟大人格魅力。“整个书稿传播的都是正能量,是反映贺龙元帅历史的一本好书”。
冯玉祥的一生,充满着斑驳陆离的社会交往、情感纠葛、恩怨秘闻,这便 自然地构成了一个个曲折离奇的人生故事,绘就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他曾经发动滦州反清起义,反对洪宪帝制,讨伐张勋复辟,驱逐溥仪出宫,囚禁贿选总统曹锟,悬赏捉拿吴佩孚,抵制段祺瑞执政府,参加北伐、南口、中原大战及抗日战争,在这一系列的重大军事、政治活动中,有成功的辉煌,也有失败的灰暗。 他由普通一兵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事统帅,同上一名典型的旧军人转变成一位可敬的民主斗、杰出的爱国将领,最后走向新中国的传奇人物,其间的辛酸与曲折,数言难尽。
肖劲光大将戎马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青年时期留学苏联,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过列宁主持的共产国际大会;回国后22岁即任北伐军六师中将党代表;红军时任军才政委,险成王明路线的枪下冤魂;延安时期任留守兵团司令员;解放战争任12兵团司令员,四保临江,围困长春,挥师南下,喋血衡宝;建国后创建人民海军,被毛泽东称为“终身海军司令”。 本书从这位大将极为丰富多彩的玫一中,撷取较为传神、重要的部分,描述了他从一位农家子弟,奋战为共和国大将的不平凡经历,在20世纪风云多变的背景下,展示了他的人生遭遇、胸怀韬略、大将风范和个性特色。
本书以翔实而又生动的笔触,记述了开国大将张云逸戎马倥偬、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涯。 辛亥革命中,他义无反顾地挺身出任炸弹队长;北伐战争中,骁勇善战的他令敌人闻风丧胆;尤其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矢志不移地他和邓小平等人一起,发动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百色起义,创建了威名赫赫的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北上长征,他在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历次激战中,不愧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抗击日寇,他几度衔命出入敌后,以出众的魄力与叶挺等人组建了新四军,随即开辟和扩大了皖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大智大勇的他抱病坚持工作,在逆境中展示着难能可贵的高风亮节。 一件件闻所未闻的故事,一场场鬼泣神惊的厮杀,一次次大起大落的波折,不能不令人感叹,深思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