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人口统计学知识的全面和系统介绍,内容涵盖:有关人口统计数据搜集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对数据误差的甄别和数据质量的评估与调整技术;反映人口状态、事件和过程的人口统计指标、方法和模型,包括其界定、计算或构建、相互之间的逻辑和数量关系等;反映人口再生产过程及其模式的各种数量指标和反映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等。全书共分16章,每章可讲授3~4课时,适用于大专院校本科及研究生相关课程,也可供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师生和研究者参考使用。
本书主要考察近代早期16、17世纪英国社会人口流动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全书分为五章,分别叙述了近代早期英国人口流动大潮形成原因、人口流动的诸种模式与类型, 简要分析了人口流动带来了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经济结构及思想观念变化。
本书以2020年互联网医院发展宏观环境和行业主要进展为研究内容,基于客观数据和理论建构进行深度剖析,以期推动互联网医院向纵深发展。书中总报告在全面分析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背景和进展态势的基础上,总结其面临的挑战,并进行前景预测;专题篇围绕互联网医院发展支撑体系,从医疗、医保、医药服务等多方面阐释当前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案例篇以银川市和福州市为代表,总结其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的背景及模式;区域篇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医院的发展进程与主要特点。
卫聚贤(1899-1989),字怀彬,山西万泉(今属万荣)北吴村人。民国时期学者。 《历史统计学 中国统计学史》为卫聚贤著《历史统计学史》《中国统计学史》之合集,为中国史学史上初创之作。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历史统计学》与《中国统计学史》为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据其序及前言,统计为中外古已有之的方法,为实用的方法,而统计学则以西方为先。进人民国,接触西方学术的学者,始自觉关注统计及统计学,使之运用于文史研究,如梁启超、胡朴安等均有倡导之功。 《中国统计学史》,则是卫聚贤先生在历史研究及教授中,对历史统计的梳理性成果,作者是将其作为《历史统计学》的附录一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将中国的统计分为四期,即创始期、衰落期、兴盛期、使用期,并据以逐期研究,使中国历史统计的脉络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更新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并容易收集到实际发生的各种数据。如何运用这些数据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预测其未来,也愈发为人们所关注,各种预测方法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在从事教学和实际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原来的内容有些过于陈旧,希望能够奉献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给学生和其他需要应用的读者。
《高等学校现代统计学系列教材:统计学中的矩阵代数》涵盖了学习统计学所需要的矩阵代数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在系统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有关内容在统计学中的实际应用。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与应用,本书还在每一章末介绍了所需的MAT—LAB指令。 《高等学校现代统计学系列教材:统计学中的矩阵代数》可作为统计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作为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基于现实观察和理论思考,本书提出描述和分析流动儿童与城市主体社会问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思路。在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背景下。这一关系可用“社会融合”来进行分析,并可从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两个维度对其测量。研究发现。这一融合并非单向、静态的,而是双向的、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城市社会中的社区、学校及家庭中的各种因素,都会作用于作为行动者的流动儿童的生活实践。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社会融合的进程。
中国大力发展高铁的新时代更需要“詹天佑精神”。《天佑京张:从詹天佑精神看京张铁路百年发展》以图文书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京张铁路的百年历史、“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为中国近代铁路发展所作的贡献、“詹天佑精神”在新时代中国高铁的创新发展中的传承与弘扬等内容。让读者重温詹天佑与百年京张的光荣历史,亲切感受詹天佑爱国主义情怀和科教兴国精神,深入体会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实现复兴需要弘扬“詹天佑精神”。
《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统计实践与研究(1921-1949)》是在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全书分成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和根据地统计三个模块,展开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史研究。三个模块均从统计组织、统计法规与制度、调查统计工作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调查统计工作是《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统计实践与研究(1921-1949)》研究的重点,从军事统计、政治统计、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四个方面展开。三个模块还收集完善了毛泽东、张闻天、徐特立、任弼时、陈云、林伯渠、朱德、习仲勋、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的调查理论与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统计工作经过丰富的实践积累,新中国成立前已为新中国的统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本书是对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期间,全球电子游戏产业发展历史的一次详细回顾,主角自然是此时所向披靡的日本游戏厂商任天堂。作者戴维 谢弗以大量手访谈资料,围绕山内溥、荒川实、宫本茂、霍华德 林肯等一众日美核心成员的奋斗历程,以胜似小说的生动笔法,将任天堂自花札厂商切入电子游戏领域,最终借助红白机成长为业界霸主的全过程娓娓道来,深入剖析这家驰名业界的游戏公司在商业层面的成功之道。 主线之外,本书亦延伸介绍雅达利、南梦宫、艺电、世嘉、索尼等诸多业界大厂的创立、发展过程,及诺兰 布什内尔、中村雅哉、中岛英行、特里普 霍金斯、奥拉夫 奥拉夫松等业界名宿与任天堂之间的恩怨情仇。大获成功后的任天堂成为日美贸易摩擦的标靶,这段惊心动魄的突围历程也得到详实记录,助读者一窥日美两国的深层商业文化差异。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