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了我国早期报纸副刊的源流变迁、编辑形态的演变规律。作者把早期报纸副刊置于多学科的研究视野,揭示了报纸副刊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在学理层面考察了报纸副刊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市民文化消费与早期报纸副刊的编辑定位、萌芽时期的大众文化与副刊编辑形态的建构、精英文化对副刊编辑形态的影响、传统文人的社会身份革命与副刊编辑主体的形成等问题可由此觅得门径。书后附有早期报刊文艺编辑和副刊编辑评传。
《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三)一书,收入了23—2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共40篇,“赏析”文章共50篇,写作概要及相关文章共14篇,总计104篇。目的在于借以丰富我们的新闻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帮助记者(通讯员)、编辑及广大新闻写作爱好者提高新闻采写技能,以便采写出更多的新闻精品来奉献给受众,从而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本书将获奖作品及“赏析”文章按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综合“赏析”共部分:消息部分共30篇;通讯部分共24篇;评论部分共26篇;综合“赏析”部分共10篇;附录与采访写作、新闻工作者修养有关的文章共18篇。按其发表时间由远及近,先原文,后“赏析”文章进行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