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这些功能各具的文房清供构成了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成为书斋中不可或缺的陈设雅玩。本书以实用简明的图文形式,提供一个令人愉悦的阅读空间,让读者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品味文房清供之美。 《古玩图鉴:文房清供篇》共列出7章内容,除我们熟悉的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本书还收录了印章、笔格、笔筒、印泥等常见文房器物,在本书的结尾,还收录了关于古琴和和一些非铜乐器的介绍和品鉴,几乎囊括文房器物的方方面面,并主要介绍经典文房器物。本书对每种器物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包含器物的诞生、发展、原料、制作、品种、鉴别等多种内容,搭配历史资料和市场信息,较好的还原了器物的历史和品质
本书邀约上海博物馆专业人士写作,精选历代材质各异的茶具珍品,以一图一文的形式,为读者展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及盛茶器皿的独特魅力。且于细微处下功夫,在书眉间缀以百余首茶诗,并附以历代茶书简介,极富观赏性及资料价值。装帧设计也可圈可点,可做清雅秀美的礼物赠人。
《古乐之美》根据中国古代乐器按照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将全书分为八卷,甄选六十种古乐器,从乐器形制、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学艺术四个角度为读者讲述中国古乐器的源流发展及美学意义,从音乐与文学、艺术与历史中解读涵盖在乐器中的天地人伦、五行节气,以及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脉络和哲学思考。 昔日,伏羲制琴瑟,女娲造笙簧,上古传说与华夏先民繁殖息息相关;伯牙遇子期,嵇康会阮咸,是文人高士的精神陶养之所在;四面楚歌声、边塞杨柳怨,满怀壮士征人慷慨苍凉的家国悲秋;相如凤求凰,张生与莺莺,则演绎着一出出萦绕不绝的楼台幽情……钟鼓高悬,千秋万象,琴弦一拨,天地阔远,翻阅本书,重温绵延三千多年的华夏文明,领略余韵悠长的中国古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