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沈定霞主译,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了用于真菌培养、鉴定的39种培养基,9种染色方法,29个对比表格;详细描述了约132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每种真菌配有手绘图和显微镜下实体图。书中还有167幅彩色图片和117个真菌相关术语。书末的参考文献、相关网站和中英文对照索引可供广大读者扩展学习。本书适用于医学检验、临床诊疗、卫生防疫等从事真菌检测、感染诊断及相关工作的人员,也可作为生物学及医学院校微生物学教学参考用书。
王惟恒、李艳主编的《疑难病秘验精方大全(精)》囊括内、外、妇、儿、五官科和皮肤科80余种疑难病。《疑难病秘验精方大全(精)》精选了中医治疗疑难病的近2000首良方,包括中药内服、外敷、熏洗、食疗方及简易的经穴疗法等。本书既有古今名家的临床效方、验方,也有颇具实效的民间单方、偏方、秘方。本书选方用药强调有据可考,有效可靠,突出“简、便、廉、验”的特色。本书全部采用白话文编写,适合医护人员参考,更适合被疑难病困扰的广大患者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本书共分为九章,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多种疾病,内容包括:中枢神经、心血管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与软组织、CT介入放射学等。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以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为基础,参阅了大量的专业文献,内容丰富,符合实际;在介绍临床和CT表现时,采用条目形式,层次清楚,简明扼要,而且每种疾病均附有清晰的随文图片,可谓图文并茂。
中药药品检验检测技术部份共分五篇十八章。篇药品检验基础知识分五章,介绍药品标准和中药检验方法,新增历版中国药典的回眸及《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写大纲主要内容;中药材的来源鉴定、植物组织学、中药化学成分等基础知识。第二篇共六章介绍药品标准的检测技术,包括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质谱联用法、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第三篇国家药品标准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分四章,依据中国药典体例分别按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中药制剂通则的检查法顺序编写。第四编药品标准物质,重点介绍中药标准物质。第五编中药检验实例分两章,用较大篇幅分别列举中药材检验实例和中药制剂检验实例。
编者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验、常用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等新内容,分8章系统阐述了临床血液学、体液学、细胞学、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检验及常用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详细介绍了1000余种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影响因素及临床解读。本书内容精练,查阅方便,是临床各科医师的工具书,也适合患者查阅。
本书内容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评价;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结果评价;临床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结果评价等。书中所涉及的每一个检验项目,均包含内容:①项目名称;②参考范围;③临床评价。其中有:被测物质的生理意义、被测物质的升高或减低与相关疾病的关系、非疾病因素引起被测物质升高或减低的原因。本书涉及面广、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从事临床医疗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科院校的在校学生以及社会有关人员参阅。
本书分六篇41章,系统阐述了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方法、参考值,并重点介绍了检验结果的临床解读,内容科学,实用性强,适于检验科专业人员和临床医师参考阅读,也可帮助患者查阅、理解临床检验结果。
编者在广泛吸纳检验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检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丰富的临床检验经验,本书详细阐述了各种血液细胞、骨髓细胞、贫血、血液流变学、造血干细胞与定向造血干细胞、输血血型、白细胞血型、血小板抗体、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病等血液学检验,尿液、粪便、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脑脊髓液、各种积液、痰液、灌洗液、脱落细胞等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检验,心、肝、胆、胰、肠、肾等脏器疾病,各种内分泌疾病、代谢、神经和精神疾病、肿瘤、自由基与过氧化脂质、无机元素与体液平衡紊乱、治疗药物与毒理学监测、器官移植、各种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寄生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染色体遗传学等临床检验的原理、试剂配制或实验材料、操作步骤、计算方法、结果判断、注及临床意义的进展。本书内容新颖、翔实,科学性、指导性
季国忠、张小勇主编的。本书分血液学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其他体液检验、生化检验、内分泌激素检验、肿瘤相关检验、免疫学检验、感染性疾病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以及检验项目组合等十一章,详细解析了临床检验项目。每一检验项目有名称、参考区间、临床意义、异常结果处理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本书内容全新、贴近临床、便于查阅,是临床医师、检验专业人员以及广大医学爱好者的实用参考书。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检验科诊疗常规(第2版)》的内容较第一版增加了大量近年来新开展的项目,并根据检验技术的发展和检验管理流程的完善,应用了更多新技术、新方法。全书根据检验医学学科分为三大部分,共涉及临床化学与免疫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和临床微生物检验项目及操作技术279项。全书对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标本要求、方法与原理、仪器、试剂、操作步骤、性能参数和参考值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和详细的介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常规工作方法和技术。
《现代实验诊断学:检验与临床(2版)》将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全面介绍了约900个临床检验项目;从试验方法、测定原理、标本采集,参考范围、影响因素到结果评价及临床应用等,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繁简有度,语言流畅。围绕读者关心的问题,结合作者多年临床和实验室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及大量重要提示。
本书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详细的阐述。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有关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和方法评价及确认进行了应用说明。 全书共27章(版21章),既有质量控制基本知识,又有控制图的历史及演变过程,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评价、设计及应用;临床检验方法评价及确认;室间质量评价系统的内容。同时介绍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指数及测量不确定度等理论及应用。 本书主要适用于各级医疗部门从事医学检验的专业人员和相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可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实验室工作者、管理者和相关的医学教学人员及医学检验学生的参考书。
本书编写宗旨是“务实”、“前瞻”、“全面”、“严谨”,体现“可读性”、“创新性”、“时效性”。“务实”就是根据检验仪器使用中仪器质量管理、维护、程序文件编制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阐述的重点;“前瞻”就是注意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宣传和交流,内容涵盖本领域的仪器设备;“全面”是内容涉及医学检验各专业实验设备、检验紧密联系的临床相关知识并以国标22576(GB/T22576一2008/15189:2007)倡导的过程控制内涵为主线,纵贯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过程涉及的仪器管理贯穿每一章主线。“严谨”是指撰写力求文风朴实、用词规范、内容有依据,标准有出处。书中内容适用于医学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检验仪器维修人员及IVD工作人员,对医学工程研究和教学人员也有所裨益。
当你拿到化验单时,你是否会为无法看懂那些印满英文字母和数字的化验结果而苦恼呢?本书以问答形式对常见化验结果进行了解读,让读者轻松读懂化验单。为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根据器官和疾病不同,将所有检测项目分类汇编,每个检测指标下都对该检测指标的概念、正常参考值、结果异常的临床意义以及接受检测的注意事项等做了详细介绍。本书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也可作为社区医生及社区健康宣教的读本以及基层检验医师培训用书。
本手册是根据原机械工业部、劳动部颁发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机械工业)初、中、高级检验部分编写的。内容包括:检验基础知识、常用计量器具、轴与孔的检验、角度与锥度的检验、键与花键的检验、螺纹的检验、齿轮的检验、凸轮的检验、切削刀具的检验、滚动轴承的检验、抽样检查、表面粗糙度的检验、形位误差的检验、铸造的检验、锻造的检验、焊接的检验、表面处理的检验、热处理的检验、装配与成品等。基本上包括了从毛坯到零件加工、从总装到成品出厂的检验过程。它是检验人员的一本综合性手册。 本手册编写形式,以公式图表为主,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书中所列的数据资料,均取自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内容完整全面、整数准确可靠,具有简明实用之特点。适合机械行业广大检验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检验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
完善医院分级管理,深化卫生改革,加强面对病人、面对各临床科室的公共专业检验科的建设,是强化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疗,提高医院检验科工作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水平,湖北省卫生厅委托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全省一批检验医学专家学者,历时半年,编写《检验医学考核指南》一书,以满足检验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 该书较全面而又系统地概括了目前已经开展的所有检验项目,适当地编入了新进展、新内容。本书是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检验系本科教材为依据出题,同时参考了临床医学教科书和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为了便于读者记忆和理解,加进了大量图表。作为考核回答问题时,可不必考虑绘图和列表。由于参编的作者很多,为了尽可能保证撰写格式的统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