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中外影壇大師級人物:中國巨星白楊、王玨、龔稼農、李麗華、人瑞製片家邵逸夫、傳播學者製片家張國興、武俠電影大師張徹、世界影壇大導演瑞典英瑪?柏格曼、義大利盧契諾?維斯康堤、法國克勞德?賴盧許、英國大衛?連、美國喬治?寇克、勞勃?懷斯、史蒂芬史匹柏等的創新成功之路。
麥庫林,公認為當今世上傑出的戰地記者。他的影像備受討論,他的作品連英國政府也畏懼,他的經歷令間諜小說作家約翰 勒卡雷大為折服;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比大多數小說、電影都精彩,卻又很少有男主角能如他一般剖析自己的黑暗與卑懦。 戰火不曾擊倒他、軍方的格殺令阻止不了他,唯有良知令他退出了戰場。 我們全都受天真的信念之害,以為只需憑著正直,便能理直氣壯地站在任何地方。但倘若你是站在垂死者面前,你需要更多理由。假若你幫不上忙,你便不該在那裡。 試著『拍下』和平吧,這其實比拍攝苦難影像更難,卻是一個改變當今好戰世界的辦法。他對生命的體認來自直接的撞擊與目擊,沒有一絲作偽或誇大。他的人道精神不是透過閱讀養成,而是出自一生經歷的創痛。 我們可以在其中看到一位極為傑出的攝影師,如
備受好評的Sony Cyber-shot RX100 ,現在推出第2代,在小巧實用原則下,多了熱靴及翻轉螢幕,並且強化感光元件,讓拍攝效果更佳,第2代表現更為突出,適合出外旅遊隨身攜帶,小相機也能拍出大作品!! 【主要內容】 Gallery╳精彩作品賞析 Chapter 1 - Sony RX100 II外觀規格特性 Chapter 2 -悠閒操作讓拍照更直覺 Chapter 3 -信手拈來的完美世界 Chapter 4 -旅途中不同變化視野 Chapter 5 -多元化的閃燈應用 Chapter 6 -微光聚焦的浪漫氛圍 Chapter 7 -動態錄影讓故事更完整 Chapter 8 -自由自在的無線分享 SONY RX100旅途中的邂逅 Chapter 9 -Sony RX100 II旅途中的邂逅 Chapter 10 -彈指之間化腐朽為神奇 Sony RX100 II規格表 原廠配件 原廠實用配件一覽表
《國家地理》雜志出現張照片是在1890年:這個小小的開始成就了后來的偉大傳統;直到21世紀的今天,《國家地理》雜志一次又一次開創新局,為新聞攝影藝術建立了新的標準。 《國家地理》雜志攝影資料庫里,收藏著世界歷史獨一無二的珍貴紀錄,《永恒的剎那:國家地理攝影精粹》就是選自這座無與倫比的寶庫。本書涵蓋了超過一個世紀的跨距,遍及地球和地球以外的世界,數以百計獨特的時刻,都在底片上保存下來。書中扉頁浮現的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迷人風貌,從歐洲到亞洲,從非洲到中東、南北美洲,還有大洋地區的無數小島,以及小島四周的瀚海汪洋。 其中一頁,穿著傳統服裝的臺灣少女在一張1920年的照片里向外凝望;另外一頁則是一位太空人在云海之上漫步;還有一頁,一頭白狼從浮冰上跳起來停留在半空中。來自各個時代、超過100位
雖然,一切都會過去,但是,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緊就抓多緊。 十三歲的小美在她不快樂的時候遇見了小傑。小傑是剛轉到小美班上的男孩,他家剛搬到小美家對面,小美對這個不愛說話的新同學很感興趣,想看這男孩一直帶在身邊的素描本到底有什麼祕密。有一天,小美偷偷打開小傑的素描本,卻引發了同學間的紛爭,小美卻因此開始認識了小傑。他們慢慢認識彼此,互相扶持去面對這個他們所不理解的世界,以及越來越無法忍受的家庭狀況。有一天,小美和小傑決定離開紛擾的城市,去尋找記憶中燦爛、美麗的星空…… 電影《星空》保留了幾米繪本中真摯的情感,以電影的畫面和語言將繪本做了美麗的詮釋,將上大量特效動畫的奇幻想像,是一部必將引爆話題的瑰麗作品。《星空電影青春紀念冊》保留讀者對於電影美好的記憶,並將其延伸,
歷史並沒有完整的結構。羅伯?卡帕的照相作品往往也沒有完整的結構,因為他相信歷史,相信照片的本質比照片的形式更重要。在20世紀動盪的20年間,羅伯?卡帕的戰地照片作品,成為他自己*的代言人。 圍繞在他身邊的只有這幾種人:軍人、酒保、美女、撲克牌友、藝術家、作家。他為蘇菲雅?羅蘭拍過照,也是海明威的好友。作家AlexKershaw為卡帕做傳時,用兩組名詞來形容卡帕:香檳與鮮血。 他是猶太人出身,於18歲那年前往柏林開始學習攝影。他早的成名作品,是在哥本哈根拍攝蘇聯共產黨領袖列夫?托洛茨基的演講。他的作品與其他人都不同:從距離托洛茨基不到一公尺的地方取景,可看出演講者緊繃的神情,但照片卻不甚完美。 這組照片奠定了他後來取景的方式。「如果你拍不到好照片,」他曾說:「那是因為你距離現場不夠近。」他習
視覺張力的震撼╳超凡新世界 帶領你從平凡中尋找驚奇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進入攝影的門檻也不再那麼高不可攀,加上近幾年EVIL系統崛起,以及智慧型手機照相功能與畫質的提升,和即時分享的網路運用……等因素,人手一台可以拍照的器材想必已是見怪不怪的景象,更遑論每逢周休假日或節慶,各處旅遊景點總是人山人海,並對著主題相競拍照,似乎是成為我國特有的”全民運動”。 然而,面對相同的景物或主題,他拍我拍你也拍,說穿了大家都在拍一樣的東西,但要怎麼才能拍得與眾不同?除了是在考驗攝影者掌握畫面重點、曝光和氛圍的功力外,重要的是能”看見他人所不能見”,再結合自身的攝影基礎,才能讓拍出來的作品成功引起他人共嗚,而這個”看見他人所不能見”,便是所謂的”攝影眼”。相信人人都想擁有攝影眼,但除了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