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理论篇和案例篇两部分。理论篇论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生态文明体系与制度的建立,以及从传统行政到绿色治理的转变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县域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及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案例篇则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大城市辖区、县级市和全国十县绿色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富经验,反映了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城市生态学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本书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有关城市生态学各分支领域、各学派的最新成就,特别是重点概括了我国城市生态近二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较紧密地结合了中国的研究案例,具有中国特色。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有生态系统基础理论、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人口、城市环境、城市灾害及其防治、城市景观生态、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与社区的发展。
最卑微和最不文明的人有一种关于可能性乃至可能性的总体性(totalité)的经验——此种经验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说,接近伟大的神秘主义者的经验。这只需要某种能量即可。能量并不罕见,尤其在人正当盛年的时候,但是这种广度和深度拥有对等物,只不过是它们就自身能达到的可能性问题所进行的愚蠢和平庸——甚至可以说还有怯懦——的判断。这些判断促使一种活动最终遭到失败,对它们来说,活动丧失了意义。没有什么比这更普遍的了:一个人偶然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无以伦比的辉煌境地,他的感觉无所不在,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同时在他的头脑中产生了一连串模模糊糊的思想,这些思想孕育着转瞬即逝的谈话。倘若涉及色情生活,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满足于最普遍的观念。它的肮脏表象是一个鲜有人不落入其中的陷阱。这种表象成为心安理得地蔑视色情生活
本文以福建省连江县敖江口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2020年10月、2021年1月、2021年4月的表层沉积硅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122种硅藻。本书分析了敖江口表层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使用CCA分析发现,盐度和pH是影响敖江口硅藻分布最显著的环境因子,相比于表层海水温度等时间变化趋势显著的因子,硅藻分布更多受到了空间变化趋势显著的因子的主导。敖江和闽江径流与外海的浙闽沿岸流的强度变化影响硅藻分布的主要外部推动力。沉积物粒度是影响敖江口硅藻分布的次显著环境因子,主要对沿岸站分布的淡水硅藻产生了二次筛选作用,筛去了个体较大的淡水种,保留了个体较小的淡水种,从而使得部分淡水硅藻具有了指示粗颗粒沉积环境的生态意义。
本书主要对浙江省各类海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从本底情况、演变特征、政策及相关科技等进行了多要素、多视角的总结。同时系统归纳了浙江省海洋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针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海洋环境问题,总结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的浙江经验,为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提供参考。本研究结合近三十年以来,浙江省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科技探索、涉海开发政策演进的特点,对海洋渔业、海洋岸线与港口、海岸带土地、海洋旅游、岛屿等海洋资源开发的浙江经验进行相关总结,有利于更好地梳理浙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及特点。另一方面对浙江省近海环境变化状况进行小结,对近海环境保护科技、政策及保护措施进行梳理,寻找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保障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媒介是有性别的吗? 媒介是以男性中心文化还是以两性平等的视角来表现男女形象的? 它与我生活的关系如何? 我们,包括男性与女性,如何认识自己的形象?本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这是国内本关于媒介与性别的著作,它汇集了作者六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传播与性别的理论与政策探讨、有关媒介与性别的实证报告以及媒介评论等。 本书分为三个单元。单元“理论与政策探讨”;第二单元“实证报告”;第三单元“媒介评论”在本书中,每一篇文章前,都附有一段文字,或说明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或提人工 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背景情况,以便于读者阅读。
每一代学人都应该严肃地对待自己的学科传统。社会学虽源自西土,但若要在中国真正生根,就必须精心培育及呵护自己的传统。 ???苏国勋和叶启政作为近三十年来华人社会学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对后辈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集即是通过三代华人社会学者围绕韦伯及其他社会理论主题展开的对话,来感受这一初生传统的激荡,并庆贺苏国勋先生的七十华诞及叶启政先生的荣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