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我又一次梦游曼德利。宏伟的曼德利庄园迎来了新一任女主人。年轻的新娘对甜蜜生活满怀憧憬,然而弥漫在整个庄园的阴森寒流让她深感不安。丽贝卡!丽贝卡!丽贝卡!庄园里到处都是丈夫前妻丽贝卡的影子。更让女主人感到痛苦的是,每个人似乎都对的丽贝卡念念不忘,就连丈夫都仍然沉浸在失去丽贝卡的悲痛中。在丽贝卡神秘的阴影下,女主人决心揭开黑暗的秘密与破碎的真相。
在古非洲,国王的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这时来了两个求婚者,一个是国王本人答应许配的王子,另一个是国王收留的养子。养子和公主在一起长大,公主很爱他、国王在两难之下,选择了死亡。他希望以自己的死,来消除这两个求婚者之间的搏斗,但显然一切都是徒劳……洛朗·戈代所著的《宗戈国王之死》借中非的疆土,演绎波澜壮阔的希腊悲剧。寓言般严谨的话言,却勾勒出人类的种种险恶处境,战争的恐怖和人性的疯狂。恶的情感就像是永动的齿轮,一旦转动起来,谁也无法制止它。本书被选为法国中学生龚古尔奖,被誉为法文版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绿厦”指的是女主人公莉玛生活的大森林;莉玛的形象是富于诗意的,但她的诗意是跟整个诗化的自然描写分不开的,整个森林的面貌和跟它有关的自然变化都在作者的笔下表现出来:青山翠谷,绿树啼鸟,晨曦夕照,风雨雷电,我们看到的是不断变换的画面,我没有看到哪一位作家在一部作品中这样全面细致地描写过天然的自然。赫德逊笔下的自然如阿·赫胥黎指出的不是一个田园诗人所写的驯化的自然,也不是浪漫派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原始的自然,既有奇花异草又有毒蛇猛兽,既妩媚动人又惊心动魄。赫德逊曾说过他讨厌人类总是从自己利害的角度看待自然,它的存在是不以对人的利害来决定的,因而是浪漫的也是十分接近真实的。 本书的人物不多,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它的叙事手段也是传统的,在这些方面无法与一些经典小说巨
基姆,混迹于印度市井的白人男孩,善于结交各路人马,懂得各种世俗套路。他深信,一头绿色原野中的红牛将改变他的命运。一名远道而来的僧侣,为了寻找传说中涤清罪恶的箭河,出现在印度街头。好似冥冥中的契机,基姆自告奋勇成为僧侣的弟子。虔诚而单纯的僧人,狡黠而世故的男孩,就此踏上宿命的冒险之旅——“如果命中注定能找到那些东西——不管是河也好牛也好——我们铁定能找到的……”预言、星象、宿命,兵戈、探险、搏斗……他们将如何抵达终点?吉卜林以印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基姆与佛教僧侣寻找箭河的故事。透过西方人之眼,将东方世界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描写得细致入微、流光溢彩,具有浓郁的东方色调。
《不朽》主人公阿涅丝,因为受到往事回忆的长久纠缠,陷于人生存在的无可奈何状态当中。故事通过一个在游泳池畔向游泳教练做手势打招呼的一个场景开始,精炼地体现了昆德拉的高妙小说艺术创造力。这本书利用小说的方式来谈不朽,而不是像谈哲学那样。他对不朽下的定义也很简单:对不朽来说,人是不平等的。必须区別小的不朽和大的不朽。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