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催泪创意新作。诗作102篇 物品101组 艺术品级设计制作,构成一本书、也是一个装置艺术、更是一场强烈的情感体验。展现 垂杨柳之花 老妈张牙舞爪的一生,展现女性之力、母子一场、死生契阔。 冯唐在他的小说里曾经写道: 我的老妈在这个叫做垂杨柳的地方声名赫赫 老妈如果振臂一呼,垂杨柳就独立了。 现实中的老妈,更是以她蓬勃的生命力和率真的欲望,通过冯唐的讲述,魅力范围早已超越垂杨柳,成为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偶像。2024年老妈去世,时隔一年,冯唐以老妈为题材创作了创意作品《作为花我从来没败过》。 书中收录了102篇全新创作的诗歌、长文,以及从老妈 铺天盖地的遗物 中挑选的101组物品的静物摄影。在诗中、图中、物中,看到女性之力,母子一场,死生契阔。阅读本书,就是经历一场深度沉浸的体验。 生而为人,欲望满身。一辈子
崔健三十五年歌词创作首度结集出版: 五十六首带着体温的摇滚诗歌;一代人的青春胎印与时代预言。 自从1986年,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次吼出 一无所有 ,三十多年来,一首首犀利如刀的 摇滚诗 始终在我们心头激荡。而崔健的诗歌结集成书, 让 一无所有 的主题与变奏,铭刻在历史记忆中 。 王朔说: 听崔健的歌,仿佛自己的心灵存在于他的音乐中,像烟只能通过火来点燃。 循着这些诗歌,我们得以进入一个汹涌年代的心灵,进入与当下仍在密切共振的青春呐喊、反叛能量和天真的勇气。 只要这种声音还响着,理想就在,希望也还在。
《黄灿然的诗》是 蓝星诗库 典藏版 丛书中的一种。诗集收入作者1990年代以来,各个重要创作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自我认可度较高的作品200余首。此次再版,在旧版的基础上增删了三分之一的内容,使得诗集更加丰富、完善。通过这些近三十年来创作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创作历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局部的变化轨迹,以及从整体风格、诗艺元素、想象力方向,到哲思范围、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进化的蛛丝马迹。 蓝星诗库 丛书创立于1998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要的图书品牌,一直致力于彰显当代中国诗歌所取得的成就和具备的广阔可能。 蓝星 取自于天文学概念 蓝巨星 ,这是恒星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活跃阶段;丛书收录196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各个时期具有启发性、创造性、影响力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为纪念丛书出版25周年,人文社推出 蓝星诗库 典藏版
《西川的诗》是 蓝星诗库 典藏版 丛书中的一种。诗集收录了诗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杜甫》《恩雅》《倾听自己》《论读书》等,呈现出不同时期诗人不同的创作面貌和路径。西川的诗沉稳、大气、均衡、精确,充满睿智的洞察但也不回避种种困扰,注重精良的抒情品格。敏锐的问题意识、深厚的人文底蕴,使西川的诗不断逾越自身,成为当代诗歌重要的整合点和出发地之一。 蓝星诗库 丛书创立于1998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要的图书品牌,一直致力于彰显当代中国诗歌所取得的成就和具备的广阔可能。 蓝星 取自于天文学概念 蓝巨星 ,这是恒星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活跃阶段;丛书收录196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各个时期具有启发性、创造性、影响力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为纪念丛书出版25周年,人文社推出
本书精选廖伟棠近25年的优秀诗作,系统呈现了诗人的整体风格,兼具诗学价值和文学史料价值。廖伟棠的诗葆有汉语独特的美感和古典质地,诗歌造境开阔而立意深邃,诗人居于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时空汇聚点上,作为一位有醒觉能力的同时代人,写下了这些既能言说自我的心路历程、又能彰显语言和精神共同体经验的抒情诗。
小说以旧社会体制下荒诞无稽的乱世为背景,以一个家庭的恩爱情仇为主线,以茶马古道文化为支撑,讲述一段面对生死和名利变数的心路历程。在意料之外的纠结、困惑、茫然、失落的悲情中隐藏着太多的宿命之论。整篇小说有声或无声地拷问着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信仰的力量是什么、人性的本真是什么。
骆一禾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选入骆一禾短诗72首、长诗《世界的血》以及《大海》的五个选章。诗集兼顾到诗人各个时期的作品,大致反映出诗人完整的诗歌历程和写作成就。骆一禾是朦胧诗之后的一位重要诗人,他以文明为背景,对诗歌进行了沉潜而深入的思考。在新诗史上,他次诗化了一种结合了完美品行和坚韧意志的行动之力,为新诗贡献了诸多新的原质。选入《危蹑》《辽阔胸怀》《壮烈风景》《为美而想》《修远》《天路》《太阳日记》《屋宇》等一系列重要的代表作。 蓝星诗库 丛书创立于1998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要的图书品牌,一直致力于彰显当代中国诗歌所取得的成就和具备的广阔可能。 蓝星 取自于天文学概念 蓝巨星 ,这是恒星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活跃阶段;丛书收录196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各个时期具有启发性、创造性
暂无内容简介。。。。。。
《王家新的诗》是 蓝星诗库 典藏版 丛书中的一种。诗集收入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如《帕斯捷尔纳克》《纪念》《旁注之诗》《变暗的镜子》等,较为完整地展现出诗人的创作面貌和演变轨迹。王家新一直是这个时代的诗的守望者,他的音色带有时代变迁造成的深刻的精神震荡。受到翻译的影响,在他的诗中,一直隐现着一个沉默、坚毅的跋涉者的身影,那是诗人的另一个自我,也是诗人孜孜以求的诗歌精神。 蓝星诗库 丛书创立于1998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要的图书品牌,一直致力于彰显当代中国诗歌所取得的成就和具备的广阔可能。 蓝星 取自于天文学概念 蓝巨星 ,这是恒星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活跃阶段;丛书收录196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各个时期具有启发性、创造性、影响力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为纪念丛书出版25周年,人文社推
《乐园37号:陈陈相因诗集》收录青年诗人陈陈相因2016年到2023年间,从十八岁开始写诗至今的精选作品,短诗约50首,包含组诗《闺中奇事》《武则天,只是平淡的一天》,长诗《玉娇龙》《L amoure:东施与西施》。 诗歌随着她从吉林大学到复旦大学的求学之路生长,博采中西,纵横南北,冷峻、犀利、先锋的当代视角与顽艳、优雅、秾丽的词句构成她思想的变奏。东北、校园、武侠,这些魔幻而戏剧性的侧面汇聚在一个九十年代末出生的青年女性身上。千面汉语,玲珑摩登,丰富的主体思考与抒情、借由社会关切虚构的波涛汹涌的他者,组成了陈陈相因独特的声部。
本书是一部诗词、诗剧与诗论合集。第一部分《三生万物:诗剧艺术基础之诸体兼擅、诸题皆备、诸品并驭》收入作者诗词创作实践中谱成了乐曲的诗、组诗或联章诗,以展现作者提出的诗剧艺术创作之底层技术 诸体兼备(体裁技术)、诸题皆备(题材内容)、诸品并驭(风格流品)。第二部分《诗意栖居:各类诗剧体式之呈现》,辑入作者 微诗剧 短诗剧 独白剧 等创新形式的诗剧作品,将时代表征与中国古典诗词形式以诗剧并蓄创合成独特的艺术形式,既有诗词韵律之美,又绽放出现代言说在古典形式中新生出的生命力。第三部分《长篇大制诗剧》,收入五幕诗剧《霸王别姬 生死恋》、史诗诗剧《炎黄英雄创世纪》、六幕诗剧《天国诗酒话情爱》三部长篇诗剧剧本,将东方传统美学与西方歌剧美学相结合,以或气势磅礴或幽婉浪漫的古典诗体书写中国故事,
《灰娃诗全编》由著名出版人汪家明编选,共辑录诗歌一百多首,基本按编年排序,涵盖了诗人目前可见的全部诗歌作品,完整生动地展现出一位年近百岁的女性诗人热烈而自由的生命与诗歌轨迹。在经历剧烈的生活颠覆与人生磨难后,灰娃发自本能地开始写诗。她的诗作个人特质突出,裹挟着一股不羁的野性,充分体现出个体灵魂无法被磨灭的自由与独立。灰娃的诗歌近乎于一种心灵的独白,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诗歌潮流的影响,在她的诗里见不到常规的范式,根植于汉语的弹性和模糊性的词语创造,使她更加善于发现汉语自身隐含的可能性。她的诗歌语言简洁精准,极富浪漫气息,画面、声音、色彩与情思熔为一炉,铸造出独属于灰娃的诗歌语调。正文后另附著名批评家谢冕、著名翻译家屠岸等人的评论文章,以及诗人相关的照片、手稿与资料彩插,尽可能丰富
《昌耀的诗》是 蓝星诗库 典藏版 丛书中的一种。诗集由作者亲自编选确定,收录自1955年到1998年创作的诗歌作品166首,囊括其毕生诗歌创作的所有代表作品。昌耀的诗以张扬精神困境中的生命意识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一体;意向凝重、壮美。饱经沧桑的情怀、辽阔旷远的人文背景、强烈的生命意识,构成作者宏大的诗歌整体。收入代表作品:《慈航》《斯人》《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一百头雄牛》《峨日朵雪峰之侧》《紫金冠》等。 蓝星诗库 丛书创立于1998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要的图书品牌,一直致力于彰显当代中国诗歌所取得的成就和具备的广阔可能。 蓝星 取自于天文学概念 蓝巨星 ,这是恒星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活跃阶段;丛书收录196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各个时期具有启发性、创造性、影响力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为纪念丛书出版25
《大地跫音》是对自然和生态的一种思考和融入,作者漫游行吟于甘南本土和域外大地,感受伟大祖国自然和河流山川独特魅力和视角冲击力,而历史、民俗、生态和红色这些关键词,时不时地跃入作者的脑际,使其产生超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让作者顿感心胸开阔,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故乡的热爱和眷恋,让其瞬间萌发用散文诗这种富有灵性的写作方式,诗意的呈现甘南这片神性的土地所赋予的神秘、宏阔、雄奇和无穷魅力。 诗集收入近一百六十多章,大部分已在国内报刊发表。共分七辑:第一辑:北方行吟、第二辑:南国走笔、第三辑:古今寻踪、第四辑:草原踏歌、第五辑:迭舟追溯、第六辑:洮州札记、第七辑:羚城抒怀。
这本诗选由诗人自选的五辑不同体式的诗作组成 呈现陈东东四十年诗歌写作的概貌。如他所说, 那几乎是从空白起步,设想、找寻和走通更具当代性的现代汉诗可能的路径 去 无限虚构称之为幻象的真相之万象 。自 可能性的诗学 出发,以其,宏阔的听力和想象力,陈东东关照时代生活,回溯记忆与历史,展开了复调、多声部和戏剧化的抒情、对话、反讽和音乐。
《乘一根刺穿越大海》是木叶正式出版的诗集。作者在较长篇幅的作品中,挑战更多的意义或无意义、纯诗或非诗,同时,探讨诗歌的自由与仪式感的问题,有破有立,走得越久越意识到要关注语言的形式就像关注 人类命运的形式 ,并且 需要在形式上抵达某种深度 (威廉斯语)。此外,布洛克的话也带来启示: 诗歌最难传达的意义往往是通过整首诗的音乐和音调揭示出来的。 就此,诗歌中一些人与物分裂了 我 的主权,一些字与词托身于万物,一些伤疤与俗常变成了翅羽,一些笑声与沉默化作了刺,美在变得可疑的同时变得强悍而缭绕,恶与罪则不是不可以被蔑视被打败被改变 作者失落,振奋,提醒自己淡然。敞开。然后。祈愿。
诗言志,歌永言 ,80后作家霄白城的诗集《何以问长安》分上篇、下篇,共计100篇作品。上篇名为 诗词 ,选录作者90首古体诗词,分成 少年诗 、 时节诗 、 行吟诗 、 寄赠诗 、 题物诗 、 遣兴诗 、 怀古诗 、 《将军岸》诗痕 、 词 、 何以问长安 等共十章,下篇名为 诗歌 ,选录了作者10首现代散文诗,《何以问长安》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霄白城将诗集中的90首古体诗词,全部以楷、行、草等书法的形式,书写下来,一诗一书,诗书相照,以传承古人文脉,向中国文化致敬。
深秋行山看芒草,在香港是一桩喜悦。平凡而倔强,亿万芒草一起,是一片银色的海洋,磅礴震撼。以它为书名,既偶然,又恰当。 诗集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古典诗、现代诗和经典名诗译文。 古典诗中,个人尤喜宋词,它的抑扬顿挫,峰回路转,读起来有一种音乐感,因而这里不少的创作是这个体裁。背景很多是来自旅行怀古、个人感触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读后感,如拜伦、莎翁及布朗宁夫人等。 现代诗制约少些,表达更加灵活。这里不少叙事诗是基于个人经历,时代的烙印太深,难以忘却。抒怀的诗往往来自国内外旅行,特别是非洲。祖国的大西北也每每让我十分惊叹。以前学过数学,也喜欢用这个体裁尝试一些哲理诗。 经典名诗译文部分选出了一百二十多首诗词的英文翻译,包括一些获奖作品。此处需要感谢多个参与的译群和诗群,那些讨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