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的作品被誉为 东方美妙的声音 ,他的文字精美绝伦,他的思想深邃幽远。本书《忧伤不过是两座花园间的一堵墙》收录了纪伯伦尤为知名的三部作品《先知》《沙与沫》《泪与笑》,一行行诗歌,一篇篇散文,一份份书札,记录了 文坛骄子 纪伯伦对 美与丑 生与死 灵与肉 的思索。 《先知》高度概括了人类从生到死的若干人生问题,哲思极深;《沙与沫》更是将主题扩展到广博深邃的宇宙和灵动隽永的大自然,将一草一木都赋予生命,发人深省;《泪与笑》则是关于生命、爱与美等主题的深切感悟,找寻生命的意义。他的语言宛如天籁、历久弥新,超越了时空与国界的限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荡涤着无数世人迷惘的灵魂。
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以诗立名,诗名远播。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 帕斯说过: 博尔赫斯的创作涉及三类体裁,散文、诗歌和小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像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是散文。 本书收录了他创作于1975年的诗集《深沉的玫瑰》,共计27首。作者对诗歌的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有很深的造诣,他提出 语言本是魔法的符号,后来遭到时间变本加厉的耗损。诗人的使命就是恢复它原本具有、如今已经泯灭的优点。 同时博尔赫斯提出诗歌的任务:一是传达精确的事实,二是像近在咫尺的大海一样给我们实际的触动。在这部诗集中,博尔赫斯致力于发掘事物特有的美感以及词汇被忽视的价值,赋予诗歌更丰富的内涵。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由译者从诗人踏入诗坛至今近五十年的十七部诗集中精选并译出。诗人阿多尼斯,是一位态度鲜明的叛逆者,以百折不挠的倔强抗争权势与时俗。 他的诗歌,是了解阿拉伯社会现状的一个窗口。他为祖国蒙受的苦难而伤怀,为自身不被祖国所容而喟叹,为整个阿拉伯民族的落伍而悲愤。 他往往超越阿拉伯的时空,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俯瞰人生万象。他对那些诗歌永恒主题的咏唱,达到超凡脱俗、深长隽永的境界。 他的情诗无惧世俗,要为身体与肉欲正名;但其中毫无卿卿我我的俗趣,却展现出属于生命与时间的苍凉。 他的诗作向弥漫于阿拉伯社会的神本主义挑战,却也呈现出浓厚的 剥离了神灵的神秘主义 色彩。 阿多尼斯素以 精神上的流放者 自居。然而,只有诗歌才是他真正的流放地。在他眼里,诗歌至高无上,而 诗歌
《浮士德 部》共计4612诗行,散文60行。整本初版于1808年,成文过程长达近40年。本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为学者剧,其二为格雷琴剧。学者剧不仅集学者、学院讽刺之大成,而且预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走向和问题。格雷琴剧上演了浮士德在小世界的情感经历,具体说,是此时作为贵族青年的浮士德与平民少女格雷琴的 爱情悲剧 :浮士德的诱惑导致无辜少女格雷琴犯罪,遭受 灭门 之灾。 译文添加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边注与脚注;每场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必要处置 简评 ,摘要该处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浮士德》第二部主体作于1825至1831年间。第二部是歌德76至82岁间的创作,浓缩了其毕生实践和思考。第二部上演 大世界 ,即公共领域事物,涉及广泛,政体形式、经济金融、学院学术、历史更迭、军事作战、围海造陆、海外劫掠等,被悉数搬上舞台,囊括歌德时代乃至整个近代史上,德国和欧洲的重要事件。且人类社会景象,又与其时自然科学类比映照,如以火成说、地震、地质地貌学原理比照革命;以炼金术古法杂糅无机化学,制造人造人;以气象学关于云的分类,映衬层层向天界飞升。歌德时代繁荣的人文科学话语、科技手段、对古希腊的考古发现,亦无不蕴于其中。译文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为边注与脚注;每场幕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大多场幕后置 简评 摘要该场幕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本书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 格丽克生前最后一部诗集。诗集包含15首诗(其中有两首组诗),表达了身体即将面临衰亡之时,对往事的回忆,对过去人生经验的淬炼。这些诗有很强的叙事色彩,比如在《合作农场的冬日食谱》里,作者写到了把苔藓制作成食物以及修剪苔藓的工作,从而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以及死亡的临近;《拒斥死亡》中,她写到了在旅馆里丢失护照后的经历,写到了和过去生命道别这一动作。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俄罗斯民族诗人普希金一生共创作800余首抒情诗,主题典型而丰富、感情真挚而热烈、语言简洁而精准,是诗人文学遗产中珍贵的构成。本书由50首不同时期和主题的抒情诗组成并以中俄双语对照的形式呈现,读者可从中体验俄罗斯语言之魅力和诗歌翻译之精妙,追寻普希金诗歌的永恒价值和审美意义。
本书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 格丽克的中文版诗集,曾获得2014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诗集包含24首诗,以奇异的想象、灵敏的观察和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有关亲情、爱与创伤的故事,其中透露出诗人强大的思辨力和建立内心秩序的能力。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史诗歌颂的英雄吉尔伽美什是 三分之二神、三分之一人 的完美结合。他起初是一个欺男霸女的无道昏君,得到好友恩启都后,两人开始实施旨在留名后世的种种冒险壮举。痛失挚友后,吉尔伽美什放弃王权,独自踏上寻求永生之路,历经千难万险,见到获得永生的远古先王。这位远古智者娓娓道来的 洪水故事 ,使充满幻想的吉尔伽美什回归现实,重振王道,成为古代君王典范。史诗情节连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更有现世与冥世通联,人与神直接面对,想象丰富,说理深刻,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语言朴实、形象、优美。今之读者,读之恍若现代杰作,一种古今兴感、若合一契的感慨油然而生。
轰轰烈烈的爱施加在受害者身上,既像一场疾病,也像一种使命;这里所说的爱既包含了经验之谈,也是那被文学反复光顾的主题。 (法)玛格丽特 尤瑟纳尔 《火》是尤瑟纳尔一次激情危机的产物,表现形式则为一部爱情诗集或者说一系列有关爱情的抒情散文。《火》也是一部彻底的个人独白,独白的主人公,除抹大拉的马利亚外,全取自古希腊 多来自古希腊神话,如阿喀琉斯、安提戈涅、克吕泰涅斯特拉 正如尤瑟纳尔所说, 神话是我表达绝对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揭示人身上潜藏的持久或永恒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除了能感受尤瑟纳尔避而不谈却激发她写下此作的磅礴情感,也会触发对于爱、对于生命、对于正义等等不仅事关独白者而且关系所有人类的重大命题的思考。
《爱的艺术》属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早期爱情诗,也是罗马爱情哀歌的集大成之作,诗人在其中自诩爱神之师,传授恋爱游戏的技巧。此作一度被禁,但却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流行,成为奥维德所有作品中最早被大量作注的一部。经过译者的引介、评注者的解读和创作者的改造,诗中蕴含的性别、情爱等观念渗入宫廷爱情诗、文艺复兴抒情诗等新的文学样态之中,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中对神话故事、古罗马建筑空间与风土人情的记录也为世人提供了窥视古代世界的窗口。经由民国译者最早引介到中国后,本诗又与中国关于爱情问题的讨论发生关联与共振,其曲折的接受与流传史已经使之跨越西方文明的藩篱,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案例。
默温写作《花园时光》(2016)这本诗集时,年近九十,渐至失明,无法执笔写作,口授给妻子宝拉来写。全书收诗61首。像他往常的标志性风格一样,整部诗集没有一处标点符号。这部诗集里大都是短诗,关注的主题是时间的流逝、昔日记忆对当下生活的持续影响。他将遥远的过去和眼前的事物缝合在一起,并且在二者之间自如切换,展现了他诗中一贯的空气般的轻盈感和禅宗式的顿悟。一种与永恒同在的感觉,从那些最简单、日常的意象中浮现出来:早晨、落日、变换的四季、星辰、鸟群、昆虫,它们承载着时间、空间的连续,以及我们和自然世界之间的深层关联。 《清晨之前的月亮》(2014)收入的也是他八十多岁时写作的诗。有读者评论这部诗集说: 默温的诗讨论的是衰老、记忆、生命、死亡和遗产。这些是一个手艺人在九十岁的时候念兹在兹的话题。假如
《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所作,它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宇的凯歌。在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 天堂里的序曲 ,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本书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形式上更是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要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体裁几乎采用了每一种已知的西方格律。
这部诗集凝集了他晚年的精华之作,和《杜弗的动与静》一起代表了博纳富瓦的写作成就。 作为翻译家和艺术史学者,博纳富瓦在这部诗集里以诗意的方式探索了 翻译 和 音乐 摄影 等艺术的本质。还有一些诗回溯了他早年生活的记忆,充满怀旧色彩。诗集体现了博纳富瓦充满智性的写作特点,但他展开思辨的方式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借助大量的感性意象和富有戏剧性意味的情境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