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图书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本版原文精心核校,注译得当,版式舒朗,适合当下的读者仔细品读,为心灵寻以慰藉。
《偷诗歌的人》是一本以短诗为主的原创诗歌作品集。收藏人间的喜怒哀乐与美好情感。如江风上的明月,如深夜里的烟火,有爱情里的玫瑰,也有爱不能得的沉郁。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与普世情感,充满烟火气。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二部分关于珍贵温暖的记忆,以 从岁月中盗得几首往事 和 从蹉跎里折灵光一枝 为主题;第三、四部分关于情诗,以浪漫的书写表达 从诗里藏你的名字 和 从你的眉眼里偷一首情诗 ;第五部分关于和解,以 从遗憾处取一份释怀 呈现另一番世间情;第六部分则关于想象,乌托邦的怀想抒发 从日子里窃一物幻想 的主题,让诗歌的语言更有张力。 就像诗人所说: 只诚恳地记录日子 ,希望这本偷来的诗歌,是你如春的温暖。
《长物志》是关于生活的艺术,集中国式审美朴、雅、幽之大成的书。 本书共分12卷269小节,记载内容包括: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等,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用、赏、鉴、藏各个领域,其中所宜所忌,所雅所俗,所是所非,所贵所贱,言简意赅,皆有定语。 "长物"本意指身外多余之物,但对于古代文人雅士来说,于内,寄托其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及品格意志;于外,则借以展其韵、才和情。文震亨所代表的这一脉美学,对于当代人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及内修外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版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为底本,参考清代砚云书屋刻本、文渊阁本、民国商务印书馆标点排印本及近现代陈植校注本等精校,邀请明代艺术史研究专家蒋晖注释。收录诸百科图录类书如宋龙大渊《古玉
《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其中所收作品,多托言隋唐以前事。记唐代之事,也以德宗贞元以前者为多。 《续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因续牛僧孺《玄怪录》而得名。《续玄怪录》中的故事发生年代大多数在元和年间,也有晚至太和年间的,其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也与《玄怪录》大体相当。
翻译古文正如同翻译外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如果说翻译外文是缩短一国与他国人的空间距离,让不同国度的人不出国门便可见面晤谈,那么翻译古文则是填平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时间沟堑,让现代读者通过译文与相隔千百年的古代作者进行对话。 本书是一部选录很精的古文范本,它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至明代几百篇散文佳作,该书采取了 意译 和 直译 相结合的方式,有一定的自由,又有一定的限制,时时紧跟原文,旨在使本书成为读者理解原文的媒介或途径。本书在每个作家前面都加写了一篇小传,一方面介绍作家(或书),一方面评论作品,它能帮助读者了解古人的人格与文风;该书还在每篇原文之后还添加了一些注释,诠解一些译文中不太明确的语词,解释一些译文中没有说明的名物人事,它能帮助读者在读译文之外再读一读原文。
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不仅能从万物的细微处感知美感,还能在生活的点滴处寻得乐趣。 林语堂盛赞其为 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 ----------------------------------------- 《闲情偶寄》,顾名思义, 闲情 指的是休闲生活的情趣, 偶寄 是指没有羁绊的散漫式的记述方式。《闲情偶寄》是一部寓 庄 于 闲 的 小文 。 《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234个小题,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触及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挖掘了艺术和生活中的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文中附有精美插图及大量注释,具观赏和审美价值,更具阅读性。
《陶庵梦忆》是明代小品散文的代表作,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佳作,几百年来历久弥新,广受喜爱。 本书为读者提供一个精良注本,由著名学者栾保群历时八年,对照四种古籍版本,并多方考证地理、民俗、历史之后精心校注。 栾保群先生以尘封的 乾隆本 为底本,以 砚云本 等其他三个版本为参照,并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如张岱本人的其余著作、其他明代散文家的著作,以及后世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不仅校正百余处文字,更加贴近张岱原文;而且做出大量极富价值的注释,解决了很多疑点难点,使得这幅晚明的生活长卷栩栩如生。 可以说,这个注本既严谨又方便,为读者扫清了阅读路障,引领读者进入那个繁华、诗意、率真又惆怅的世界。
本书集合了孙绍振老师对60多篇古典经典散文的解读。孙老师认为,许多一线老师讲到古典散文,往往在句法、修辞等方面下功夫,满足于知识性的阐释,但这种句法、修辞方面的特点,往往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章的体裁(形式)密切相关。古典散文中留下了很多经典,显示着不朽的生命力。一方面贯串着立意、论证、条分缕析的统一规律,一方面则表现出不同文体的不同规范,辨析其间的异同,不但对理解这些经典有益,而且对写作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本书联系文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作者左丘明。《左传》是一部解释《春秋》的著作,发凡起例,解释《春秋》的书法和微言大义,但同时它也是一部博采史籍、档案和口头传说的春秋时期的编年史,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讫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左传》的文学性很强,是先秦史传散文的代表性作品。《左传选译》着眼于作品的文学价值,精选原书的四分之一强的精华篇章,加以翻译,辅以注释,行文流畅,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红楼梦》有说不尽的话题,本书出入原著,对细节往复推敲,读出字缝里的意趣,不仅让人领会《红楼》精细描摹的妙笔,更可由此轻轻触碰曹雪芹的文心。此书为作者已发表的数百篇《红楼》随笔的精选集,除谈及《红楼》人物、名物、写法之外,还旁涉中外名篇如诗歌、小说、戏曲等,为品读《红楼》平添了丰富的味道。 荷叶浮萍 是原著中戏改《诗经》的典故,喜诗文不好四书五经,读经典不必正襟危坐,也正是曹雪芹的读书观。
《小窗幽记》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图书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本版原文精心核校,注译得当,版式舒朗,适合当下的读者仔细品读,为心灵寻以慰藉。 《菜根谭》为论述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传世经典。全书采用语录体,集结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释家的出世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可谓集儒释道思想于一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作者对于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成为后人为人处事的指南。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翻译,使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 《围炉夜话》是清代学者王永彬撰写的格言类文集,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中国人 处世三大奇书 。全
《夜航船》(上下册)共分为二十卷,依照门类划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进行撰写介绍,收录四千余条目。内容囊括天文地理、人伦考古、经史百家、礼乐典章,以及日用宝玩、植物四灵、三教九流、物理方术,广采博收,涉及范围广,堪称中国的 小型百科全书 。
《礼法之外:唐五代的情感书写》收入十四篇文章,讨论九世纪初至十世纪中叶,即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情感书写。这时候,士人通过讲述和写作来分享情爱诗歌和故事, 风流才子 有情人 成为士人构想自我形象的新模式。作者从文本、文化两个角度考察这一文学文化现象,一方面分析作品的结构、修辞特点,另一方面考察这种写作兴起的社会原因,通过个案研究去理解情感书写与士人追求政治成功、积累文化资本、塑造自我形象之间的关联,以及这种边缘写作与社会秩序、文学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
本书为 新乡土写作 代表作家舒飞廉献给乡园 南中国腹地 云梦泽 的散文精选集,也是近年发表于《文汇报》 笔会 副刊专栏的文章结集,延续沈从文、汪曾祺、孙犁以来乡土写作文脉的书写实验与创新。取自楚剧 悲迓腔 的 唉 字,既是作者对当地真实发生的追怀咏叹,又像祈求新生的召唤祭语,或对科技狂飙时代古老乡园何去何从的真切提问。 近十年间,身为高校文学院教师的舒飞廉以每月定期回乡闭关的方式,为生活重新加入了大别山之西、江汉平原北部一片邮票大小乡园的泥土、星斗、流水和荒野。他以祖居所在的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农四村为身体位移、思维通达的原点,一边沉浸体验,一边思考观照时代浪潮里传统不断消逝变动的乡野,以身体作为方法,最终成就了这部将都市气象与乡居烟火、神话志怪与具象现实、农夫与贤哲、传统与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