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升级彩插版》收录了迟子建近年散文新作及其备受推崇的经典散文名篇,配以作者拍摄的多幅摄影图片。从白山黑水到碧野青空,从清晨日暮到冷月斜阳,从皑皑白雪的冬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些摄影图片为该书平添了几分诗意与哲思。 迟子建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这种种感人至深的片段构建了她所独有的散文天地。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全书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野中的一抹夕阳,至真至美。
《边城》是沈从文久负盛名的代表作,小说以20 世纪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故事语言古朴清新,寄托着从文先生关于 美 与 爱 的美学理想,彰显了人性的至真、至善与至美。本书除收录《边城》外,还精选了其深具代表性的 人性美 小说9篇,内容详实,全新修订。
这里的岁月清晰可数,让你活得如此明白、如此清静。我在这个村庄,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我在自己逐渐变得昏花的眼睛中,看到身边树叶在老,屋檐的雨滴在老,虫子在老,天上的云朵在老,刮过山谷的风声也显出苍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 菜籽沟村堆满了故事:鸡鸣中醒来,日出而作,且耕且读,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看树上开会的乌鸦,等一只老鼠老死,做梦的气味被一只狗闻见;想象开满窗户的山坡,关心粮食和收成,在一棵大树下慢慢变老。这些飘在空中被人视若寻常而熟视无睹的故事,都是他的生活大事。 世界也是一个更大的菜籽沟村。远路上的新疆饭慰藉的是旅人疲惫的身心;一条长达三百多公里的牛羊转场道路,每年有数百万牲畜浩浩荡荡行走其间,绵延数千年;藉藉无闻的老
本书是一部引进自德国的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战刚结束时,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人们的内心惶惑不安,不知该如何与自由相处。克林索尔,这位在光阴流转中努力把握生命意义的画家,借由黑塞之手,成为了求索者的化身。在这个由战争撕扯然后被重重抛下的世界,克林索尔与他的朋友们 中国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等人,以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一起寻找内心的安宁,并试图通过艺术来解答生活的疑问。透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见证赫尔曼 黑塞对生命、艺术和自由的终极探索,更能看到他如何用一部中篇小说,将个人经历与时代洪流融为一体,展现独特视角下的精神世界。这是一部值得在现今这个时代重新审视和深思的杰作。
这是一本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也是先生留给我们的 反内耗指南 。全书分为 烟火故乡 山川岁月 草木春秋 至味人间 此时众生 和 自得其乐 六辑,精选各时期代表作,关乎先生 自报家门 式的个人成长经历,也关乎他对世间万物 宽一点 的包容与喜爱,更关乎精神上 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这一烟火神仙的格调与气质。 先生说,世界是喧闹的,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你很辛苦,很累了,就坐下来歇一会儿,在时间的罅隙中找到喘息,在岁月的庸常中偶作反抗,在惯性的 小确丧 中体会生之乐趣吧。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三本杂文集,是得到王小波的三个步骤,《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代表作, 入坑之选 有趣、独立、反对假正经!收录52篇短小精悍、讽刺风趣的杂文,从生活议题到人生态度,展现独立人格、自由精神、黑色幽默。在调侃中见智识真知,在幽默中见人格魅力。李银河亲自审定,首度以读者视角排定蕞佳阅读顺序,全年龄段第 一批试读者一致好评!欢迎来到王小波宇宙! 你不可以错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加缪手记(第1卷1935.5-1942.2)》包含阿尔贝 加缪1935年5月到1942年2月之间的手记,是了解加缪其人及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记录,更是理解其创作的关键。他在手记中写下他的读书杂感、生活随想、情感波动,以及写作构思的方式,其中充满了精彩动人的哲学思考。 书信手记能凸显与呈现一个人内心的诸貌与真实,通过加缪的手记,我们更能全面地了解这位被称为 以睿智与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良知 的伟大创作者的心智与情感。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童年到青年的回忆录。虽然薄薄一本,都是一个个回忆的片段,但其实里面深藏着对中国千百年来顽疾的痛心疾首和深刻批判。 作为中学生的阅读书目,小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有两个障碍:一是当时正值文言文过渡白话文,半文半白的行文,有点难懂;二是鲁迅先生作为世界上有趣的大作家之一,每篇文章里都藏着大量 梗 和 吐槽 ,不懂这些背景知识,书就白读了。 于是我们梳理文章脉络,用漫画解读文章里重要的创作背景和知识点,就像在阅读的过程中,打开了前方高能的 弹幕 ,让你一下就明白先生的深意和 小心机 。 读前有漫画导读,读中有重点解读,读后还有一图重读。预热、精读、总结,混知漫画全程助攻,带你更好地啃透原著!
他们是时代的先知先觉者,带着澎湃的热血和不息的激情冲破陈腐思想的牢笼;他们抱持着 虽千万人吾往矣 的信念探寻救国之路;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纵使不明归途,仍不惧险阻;史书上寥寥几笔,却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一生。这些可爱可敬、开天辟地的先生,他们的思想之光当为世人所铭记。 本书精选16位先生的共48篇代表作品,包括小说、论文、述学、随感、诗歌等多种题材,带领读者走近这些伟大的先生,领略群星璀璨的文坛风貌,感受风云际会的时代思想。
《经典常谈》一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 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 。 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有个简明的概念。 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读者通过《经典常谈》来亲近我们的经典古籍和传统文化.
《快乐的死》为加缪的小说处女作,完成于他二十四岁那年,但直至他去世后才出版。 在一桩精心设计的谋杀案之后,梅尔索获得了人人羡慕的财富,过着财富与时间都有充分余裕的生活。然而,梅尔索仍然不幸福。 一个人如何才能快乐?为什么有了金钱,孤独却并不离开? 梅尔索的抉择和省思,也预告了加缪日后的其他小说和论述。
内容介绍 1921年12月4日,《阿Q正传》初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今年是这部伟大的中篇小说发表100周年。一百年来,《阿Q正传》被国内外的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评说,影响深远。值此发表100周年之际,《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应运而生,收录包括《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社戏》等鲁迅经典小说,特别收录丰子恺生前手绘《阿Q正传》插图54幅。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画家,生前曾为鲁迅小说绘制了194幅插图,尤以54幅《漫画阿Q正传》为出名。这是丰子恺在抗战的炮火中在广西创作完成的,历经波折,终于在第三次以完整面貌奉献给广大读者。此次出版《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精选54幅《漫画阿Q正传》,以及7幅《孔乙己》插图,图文相得益彰,更好地呈现鲁迅笔下的人物丰采。因丰子恺生活的年代更加贴近鲁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的年代,所以丰
《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人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一生,亦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凝缩其间。 《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出版30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经过时间的沉淀,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到今天,已被译介到英、法、德、意、日、韩、俄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多个文学大奖,余华也凭借这部作品于2004年获得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短篇小说结集,收录了1924至1925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大家庭》《高老夫子》《兄弟》《伤逝》等。 作品以 表现得深切 、 格式的特别 开创了小说现代化的特征。当时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鲁迅先生的心境已经产生了变化,处境也是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 他不再呐喊,转而关注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与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之中,寄寓他对人生、对前途的执着探索。他的作品堪称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一面镜子,不失为现代文学的典范。
朱生豪本来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是自从遇到了宋清如之后,他的性格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信中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宋清如的爱意,从人生理想到诗词歌赋,甚至日常的生活琐事,无话不谈,无情不诉,肆意倾吐心中的思念与爱慕。一封封信,一句句甜言蜜语,见证了两个人的爱情生活。 本书收录了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精美情书,书中全面展示了朱生豪当时的写作心迹,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爱意。朱生豪的信写得很频繁,一封信刚寄出,下一封信就又跟着寄出;有时信中字迹密密麻麻,有时信中只有一两句话,但每封信都情谊真挚,缱倦缠绵。
《离婚》描绘的是一组群像,故事以20世纪30年代北平财政所小职员老李等人纷纷想要离婚为线索,批判了中国传统市民身上的某些劣根性,同时也表达了在传统文化受到新式文明的冲击时,小知识分子对于生活、婚姻的思考,以及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离婚》写的是 离婚 ,但却没一个人真正离婚。 凑合着过 成了所有夫妻解决矛盾冲突的共同方式。文中处处是黑色幽默,讽刺意味十足,里面的人物既有喜剧色彩,又充满了无奈与悲哀。老舍先生讲述的道理,对当代的读者依然有所启示。
所谓 新编 ,就是鲁迅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重新编写、改写,某种程度上这是鲁迅和古人的一次对话、一次相遇。既然是重写,是重新相遇,鲁迅在写《故事新编》时就要在古代神话、传说、典籍里注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注入个人生命体验。 钱理群
《呐喊》是鲁迅久富盛名的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扛鼎之作。收录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包括其代表性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社戏》等。初版诞生近百年来畅销不衰,影响深远。更有多篇文章被收入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的语文教材。 在鲁迅之前,中国小说史上还没有真正塑造农民形象的作品。鲁迅的真情始终倾注在农民身上,但他更着重于挖掘旧中国农民的精神残疾和国民性格中的奴性。《呐喊》这部短篇集诞生于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她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更是鲁迅对封建旧礼教、旧思想开战的有力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