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25-49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虚与实——中国绘画语言研究
    •   ( 1125 条评论 )
    • 程抱一 /2023-06-01/ 商务印书馆
    • 在《虚与实 中国绘画语言研究》中,程抱一认为,绘画行为与宇宙的生成化育是相关相通的,而中国绘画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完整的小宇宙。这要通过重建激荡宇宙的元气来实现,因此画家寻求捕捉构成所有事物并使它们彼此连接与沟通的内在原则(理)。但这些有力的笔画只能在虚的底色上体现,虚同时是起源的至高状态、万物所归的神妙所在和万物运转不可或缺的中心成分,因此有必要在画作上、绘画元素之间和在笔画本身中实现虚。为此作者围绕 虚 这一中国宇宙论的重要概念梳理出五个层次:笔墨、阴阳、山水、人天以及最高层的第五维度 它代表着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意境和神韵。以上诸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冲虚之气则从一个中心出发,遵循着一种螺旋形的运动,流布于一个又一个层次。

    • ¥41.4 ¥49 折扣:8.4折
    • 观物:哲学与艺术中的视觉问题 叶朗主编 用哲学的角度解读艺术之美
    •   ( 9299 条评论 )
    • 叶朗 /2019-11-06/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周易﹒系辞传》)物构成了世界。世界并非是孤寂、与人无关的世界,而是有人参与其中,与人有着万千牵连的世界。因人的在,世界得以开显,物得以呈现。世界在人的观法中与人相遇。观亦非是静态对立的物的再现,而是人在观,观一个人文化成的世界,人在观法中参赞天地之化育,显露物之真性。 对于 观 与 物 的理解,是艺术与哲学共同在探讨的论题。尤为重要的是,在此论题上的探讨,已经不是在艺术或哲学领域可独立完成的研究。当涉及对物之真性之观,艺术与哲学的研究必然已经在其理论传统的深处紧密扣连。

    • ¥39.4 ¥49 折扣:8折
    • 启迪:本雅明文选
    •   ( 626 条评论 )
    • 汉娜·阿伦特 编 /2023-08-2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德国文化批评家瓦尔特 本雅明在西方思想界的地位和影响,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蒸蒸日上,目前已毫无疑问地跻身于二十世纪最伟大作者的行列。而在这一小群杰出人物之中,本雅明又属于更稀有、更卓尔不群的一类。对此,早在六十年代末,当 本雅明热 横跨大西洋在北美登陆之际,汉娜 阿伦特就在她为英文版《启迪:本雅明文选》所作的长篇导言中详加阐述。 本书具体收录了本雅明《论尼古拉 列斯克夫》《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历史哲学论纲》等文章。

    • ¥47.5 ¥58 折扣:8.2折
    • 观看之道
    •   ( 21291 条评论 )
    • 著者:约翰伯格;译者:戴行钺 /2015-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而当图像终于取代文字,充斥于视线所及的一切空间,我们又该如何观看而不致再度迷失? 本书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方面,配以两百余幅经典图像,与BBC同名纪录片一起,改变了西方一整个世代的观看方式,也必将适用于如今大大小小的手机屏幕和街边广告牌。从对视觉文化的深入探索和普及的角度而言,本书亦可与贡布里希爵士*杰出的著作互为补充。

    • ¥33.1 ¥42 折扣:7.9折
    • 虫子旁
    •   ( 20073 条评论 )
    • 朱赢椿 著 , 新经典 出品 /2020-08-01/ 山东文艺出版社
    • 《虫子旁》是设计师朱赢椿的一本观虫日志,收录了80余篇散文与200余张摄影作品,图文并茂,兼备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织网的蜘蛛,带壳的蜗牛,自闭的叶甲,伪装成白色小花的广翅蜡蝉,齐心协力的蚂蚁 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朵花就是一座岛屿,它们从容认真,生生不息,与自然融洽相处。 在你忽略的地方,还有一个精彩的世界。 《虫子旁》是对虫的观察,也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思索。

    • ¥44.25 ¥59 折扣:7.5折
    • 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精装)
    •   ( 1530 条评论 )
    • 雅克·朗西埃 /2020-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探讨了14个事件或说14个时刻,从温克尔曼笔下的赫拉克勒斯残躯,到詹姆斯 艾吉所拍的阿拉巴马州农户,间有黑格尔在美术馆的一次到访,爱默生在波士顿的一场演说,马拉美在女神游乐厅的一晚观赏,举办于巴黎或纽约的一场展出,上演于莫斯科的一幕戏剧,建在柏林的一座工厂,通过这些或闻名或隐秘的场景,我们可以探询何为艺术,以及何是艺术所为。 通过各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感悟、阐发艺术的体制,消除了各类艺术的专门性以及艺术与日常经验间的界限,由此得以成立并转型。我们可以知道,一座缺损的雕像如何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一幅贫民孩子的画像如何达成一种理想的呈现,一群杂耍艺人的翻腾如何飞入诗意的天空,一件家具如何被尊为一座殿堂,一段台阶如何塑造一个人物,一件补丁累累的工装如何展现一种高贵的品行,一道航帆的折

    • ¥42.6 ¥59 折扣:7.2折
    • 艺术中的精神
    •   ( 3558 条评论 )
    • (俄罗斯)瓦西里·康定斯基 著,余敏玲 译 /2017-08-20/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康定斯基于1912年写成的《艺术中的精神》一书,是现代艺术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该书上部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艺术与人类精神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精神面临的危机问题。下部阐述纯粹绘画的形式和精神问题,并勾勒出现代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的基本设想。全书虽篇幅短小,但提纲挈领,内涵深刻,为现代抽象主义艺术和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美学基础。

    • ¥31.9 ¥39 折扣:8.2折
    • 成为艺术:探索跨文化范畴(艺术人类学经典译丛)9
    •   ( 68 条评论 )
    • [澳]霍华德·墨菲 /2024-03-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本书作者以对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原住民雍古人所做的数十年的田野考察研究作为资料来源和基础,通过对雍古人艺术简史的构建和对雍古艺术实践的阐释,对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以及艺术概念本身进行了反思与重构。墨菲认为,西方中心主义的艺术概念和研究视野的局限性使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困境与挑战,人类学的艺术研究作为一种跨文化范畴则更具包容性,能够适用于对全世界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的解读。不仅如此,墨菲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既强调将研究对象置于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中去,又关注其作为艺术对象所特有的审美性、视觉性维度,他还缓解了民族志资料与艺术品、民族志博物馆与美术馆之间的二元对立性。

    • ¥48.9 ¥68 折扣:7.2折
    • 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二版)
    •   ( 3084 条评论 )
    • [英] 柯律格 /2019-02-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在文徵明研究中开辟了新的领域,全书通过解读明代书画泰斗文徵明以艺术之名的社交和明代复杂的社交关系,以 社会艺术史 的角度重构了文徵明的一生,大写的 艺术家 被还原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文人雅士,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中展露着他的才华和性情,从人情义务与礼物交换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徵明。该书为三联书店重点图书 开放的艺术史 系列中*的一种。

    • ¥48.3 ¥69 折扣:7折
    • 弗兰西斯·培根 : 感觉的逻辑
    •   ( 900 条评论 )
    • [法]吉尔·德勒兹 著,董强 译,理想国 出品 /2022-10-10/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在福柯打开的新视野中,德勒兹是将疆域拓展得蕞宽的一位,文学、电影、绘画,不一而足。而1981年首次出版于法国的《弗兰西斯 培根:感觉的逻辑》,早于他关于电影、巴洛克和文学批评的写作,并逐渐被公认为德勒兹重要的美学文本之一。它不仅可以被当作针对培根绘画的研究来读,也可以被当作德勒兹广阔的艺术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文本来读。德勒兹认为,弗兰西斯 培根的绘画以纯粹的形象取代了具象绘画,从而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拯救了形象在20世纪的命运。在书中,德勒兹创造了一系列的哲学概念,每一个都与培根画作中的某一个特定的方面相关,但它们同时也可以在 感觉的一般逻辑 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45.8 ¥58 折扣:7.9折
    • 论晚期风格:格格不入的音乐与文学(修订译本)
    •   ( 588 条评论 )
    • [美]爱德华·W. 萨义德 /2022-06-0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其引人入胜的最后一本著作里,萨义德打算挑选出一些文章、诗歌、小说、电影和歌剧,以确定晚期风格如何能够解释创作生涯的演变。他探讨了濒临死亡的艺术家怎样使 不合时宜与反常 进入自己的作品,正如托马斯 曼、理查德 施特劳斯、让 热内、朱塞佩 托马西 迪 兰佩杜萨等人的晚期作品所表现的那样。此外,萨义德还考察了贝多芬的《庄严弥撒》、莫扎特的《女人心》,以及欧里庇得斯的《酒神的女祭司们》和《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等。 萨义德指出,人们当然可以在晚期作品里发现一种 超凡脱俗的宁静 , 使得[作者]毕生的美学努力臻于圆满 ,但在这本书里,他所讨论的是那些作为 不妥协、艰难和无法化解之矛盾 的艺术的晚期。萨义德认为这些作品都充满深刻的冲突和一种几乎难以理喻的复杂性,与当时流行的作品形成鲜明反差,然而它们在每

    • ¥37.6 ¥49 折扣:7.7折
    • 康定斯基对抽象艺术的反思
    •   ( 332 条评论 )
    • [俄]瓦西里·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2023-03-07/ 重庆大学出版社
    • 瓦西里 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的《艺术中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等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本书是一本康定斯基的文选集,内容主要覆盖了康定斯基的具体创作元素,作者对相应的创作元素或感兴趣的一些创作和形式的理解,康定斯基与同时代大师们的一些联系(主要以回忆、问答、采访的形式)。

    • ¥31.1 ¥38 折扣:8.2折
    • 解读艺术:德勒兹
    •   ( 358 条评论 )
    • [英]戴米安?萨顿Damian Sutton) [英]大卫?马丁-琼斯David /2022-07-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相比,德勒兹的哲学思想更多地出现在互联网、电影、电视、视觉艺术、建筑、政治等诸多领域。本书以当代视觉文化为实例,以德勒兹思想的三个追问: 块茎是什么 生成是什么 绵延是什么 为框架,进行原创性分析。书中以电子游戏《吃豆人》《毁灭战士》为例,证明了块茎和想想性思维可以相互作用。从 生成(becoming) 出发去研究保罗 克利的艺术作品,从 感受(affect) 出发去研究纪念碑。以美国独立电影《神秘肌肤》为例,来说明 少数电影 如何占据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体系,然后从内部改变它。以电影《入侵脑细胞》例证了当代电影中运动 影像和时间 影像交互的一般方式。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以实用著称,全书用德勒兹的思想观点来思考当下艺术的方式,给艺术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思考模式,正如德勒兹所说: 一个新的概念可以用

    • ¥39.3 ¥48 折扣:8.2折
    • 三联精选·古代艺术与仪式
    •   ( 457 条评论 )
    • [英]简·艾伦·哈里森 著,刘宗迪 译 /2023-04-0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神话学史上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简 艾伦 哈里森阐述 神话 仪式 学说的经典之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古代希腊的宗教、仪式、庆典以及由此衍生的悲剧、雕塑等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进一步厘清了古代艺术与原始仪式之间的逻辑关系。 哈里森指出,与其说艺术模仿了现实,毋宁说艺术和仪式一样,都是对人类情感、欲望和激情的具象化表达与呈现。这一见解不仅为文学理论中的 表现说 及其在20世纪的发展提供了观点上的支持,也为进一步回答 艺术的功能是什么?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与宗教、道德和科学有着怎样的关系? 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 ¥40.1 ¥49 折扣:8.2折
    • 无物象的世界
    •   ( 1495 条评论 )
    • (俄)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著,张耀 译 /2019-05-22/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无物象的世界》是 包豪斯译丛 系列的一本,由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抽象主义先锋卡西米尔 马列维奇撰写,是20世纪*影响力的美学原理著作之一,也是了解包豪斯教学、至上主义艺术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马列维奇首创的几何形绘画对后来的达达主义、极简主义等多种艺术形式有重要影响,《无物象的世界》为他在包豪斯教学期间所著,是包豪斯学校的教材之一,也是他一生中*一本理论著作。书中主要分 绘画中附加元素理论简介 和 至上主义 两个部分,不仅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将物象的人体、物品抽象成几何形态,还以他的经典画作《黑十字》《白底上的黑色方块》《黑圆圈》等为例进一步分析,将一个难以理解的 无物象的世界 清晰简洁地呈现给了大众读者。

    • ¥26.6 ¥38 折扣:7折
    • 流动不居
    •   ( 243 条评论 )
    • [德]鲍里斯·格罗伊斯 /2023-03-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世纪早期,艺术及艺术体制在民主与平等的新精神之下受到批评。艺术作品是神圣之物,这一观点遭到公然反对,随后艺术作品被理解为只不过是物品。这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攻击,也是对博物馆传统的保护性使命的攻击。备受赞誉的艺术理论家鲍里斯 格罗伊斯认为,这种情况导致了 直接现实主义 的发展:这种艺术不生产物品,而生产不会留存下来的实践(从行为艺术到关系美学)。但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方向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迅速带来了保存艺术独特性的新方法。 在这部重要的著作中,格罗伊斯描绘了这种张力产生的悖论,探索了无物品媒介(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格罗伊斯断言,如果说机械复制给了我们没有灵晕的物品,那么数字复制生成的便是没有物品的灵晕,其所有物质性都转化成当下之短暂易逝的标志。

    • ¥39.3 ¥48 折扣:8.2折
    • 装饰与游戏:解读日本美术
    •   ( 191 条评论 )
    • [日]辻惟雄 著,蔡敦达 邬利明 译 /2023-10-1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日本美术的本质是什么?辻惟雄认为,日本美术的特色在于其感觉性和情趣性,而这种特色的典型正是装饰与游戏。可以说,这两个特色贯穿于整个日本美术史,其中虽然也有与之对应的无装饰和神圣性的作品,但在整体上保持了统一。对于装饰与游戏的理解,也与日本美术的文化根源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对日本美术之结构与发展的考察,作者指出,日本美术在不断向中国美术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在美术中寻求 感觉的乐趣 ,由此而生发出的审美趣味衍生出很多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 风雅 婆娑罗 庄严 乌浒 墨戏 比拟 等审美取向,创造出丰富斑斓的日本美术意象。文化中的模仿也可以成为培育独特性的前提 这是作者对何为日本美术的反省,也是将何为美术价值放在更大视野中的思考,值得读者深思。

    • ¥40.1 ¥49 折扣:8.2折
    • 来日非善:艺术、批评、紧急事件
    •   ( 538 条评论 )
    • 作者:哈尔·福斯特 , 译者:李翔宇 /2021-01-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艺术批评家哈尔 福斯特至为重要的当代艺术研究之作。 在本书开头,福斯特讨论了当代艺术的现状、艺术批评家在此中扮演的角色等议题,以此交待了此书的缘起。 在第1章中,福斯特追溯了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有关真实这一概念的转变,它从被很多后现代主义艺术所理解的那种再现的结果转变为被绝大多数贱弃艺术所视作的那类创伤性的事件。 第2章则讲述了过去二十年里艺术作品的归档冲动,其表现为对已被遗忘了的、过时了的抑或陷入困境了的人物、地点和活动历史层面的探索。 在第3章中,福斯特着重讨论了 911 恐怖袭击事件之后艺术作品对我们周遭资本主义乐色空间(junkspace)和恐怖主义政局过度而又突兀的模拟。 第4章则思考了那种通过凸显其自身不稳妥性来展示新自由主义社会垂危状态的艺术作品。 在第5章中,福斯特

    • ¥47.6 ¥68 折扣:7折
    • 物象与心境:中国的园林
    •   ( 80 条评论 )
    • 汉宝德 /2023-10-2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为什么中国文化会产生这样的园林? 中国的园林何以成为读书人性格的写照? 在本书中,作者从古代绘画、赋文、器物以及现存名园中,寻找园林精神的蛛丝马迹,勾勒出中国园林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映射出中国文化内在的矛盾与张力。

    • ¥47.5 ¥58 折扣:8.2折
    • 观察者的技术:论十九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
    •   ( 1184 条评论 )
    • 乔纳森·克拉里 /2017-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观察者的技术》中,作者提供了关于19世纪视觉文化别开生面的研究视角,更新了我们对视觉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等问题的理解。 有别于一般的研究方法,作者不是通过对艺术作品和图像的研究来思考视觉问题,相反,他分析的是观察者主体的历史建构。他坚持认为,视觉的问题与社会权力的运作不可分离,并考察了自18世纪上半叶以来,观察者是怎样成为了新话语的装置,视觉是怎样作为一个生理学事件而置于身体之中。克拉里指出,除了生理光学的突然出现,关于 主观视觉 之理论与模型的发展,也赋予了观察者一种新的自主性和生产性,与此同时也使得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和视觉标准化得以产生。 作者考察了哲学、经验科学、大众视觉文化等诸多要素,并花费很大篇幅去讨论光学装置(比如透视镜)和摄像装置的重要性,细究它们是如何成为一种新的

    • ¥39.5 ¥50 折扣:7.9折
    • 地书
    •   ( 1171 条评论 )
    • 徐冰 著,理想国 出品 /2021-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看不懂?天书?错了!这本书的名字是 地书 ! 一本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写成的书,妙趣横生地记录下现代城市白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典型生活。 享誉世界的华人艺术家徐冰,历时七年,经典作品《天书》之后又一奇书问世! 《地书:从点到点》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奇特的作品。艺术家徐冰经过七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推翻、重来,*初的灵感终于转化成一件成熟的文化艺术作品问世。这是一本没有使用任何传统文字的读物,也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无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的人,就可以读懂这本书。

    • ¥45.8 ¥58 折扣:7.9折
    • 解读艺术:巴赫金
    •   ( 164 条评论 )
    • [英]戴博拉?海恩斯Daborah Haynes) /2022-12-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将巴赫金对美学和创作过程的理解提供一种综述,在此围绕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进一步组织议题,例如作为创建者的艺术家、研究范围、在更广阔世界对艺术工作的反应与受众。巴赫金的那些既对实践又对解释视觉艺术有用的具体概念贯穿于全书。我们通常将巴赫金的理论视为一种持久的美学理论,他的理论对于当代艺术家如何创作,以及艺术历史学家如何解释历史的和当代的艺术都有启示意义。

    • ¥39.3 ¥48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