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25-49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虚与实——中国绘画语言研究
    •   ( 1125 条评论 )
    • 程抱一 /2023-06-01/ 商务印书馆
    • 在《虚与实 中国绘画语言研究》中,程抱一认为,绘画行为与宇宙的生成化育是相关相通的,而中国绘画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完整的小宇宙。这要通过重建激荡宇宙的元气来实现,因此画家寻求捕捉构成所有事物并使它们彼此连接与沟通的内在原则(理)。但这些有力的笔画只能在虚的底色上体现,虚同时是起源的至高状态、万物所归的神妙所在和万物运转不可或缺的中心成分,因此有必要在画作上、绘画元素之间和在笔画本身中实现虚。为此作者围绕 虚 这一中国宇宙论的重要概念梳理出五个层次:笔墨、阴阳、山水、人天以及最高层的第五维度 它代表着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意境和神韵。以上诸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冲虚之气则从一个中心出发,遵循着一种螺旋形的运动,流布于一个又一个层次。

    • ¥41.4 ¥49 折扣:8.4折
    • 观物:哲学与艺术中的视觉问题 叶朗主编 用哲学的角度解读艺术之美
    •   ( 9298 条评论 )
    • 叶朗 /2019-11-06/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周易﹒系辞传》)物构成了世界。世界并非是孤寂、与人无关的世界,而是有人参与其中,与人有着万千牵连的世界。因人的在,世界得以开显,物得以呈现。世界在人的观法中与人相遇。观亦非是静态对立的物的再现,而是人在观,观一个人文化成的世界,人在观法中参赞天地之化育,显露物之真性。 对于 观 与 物 的理解,是艺术与哲学共同在探讨的论题。尤为重要的是,在此论题上的探讨,已经不是在艺术或哲学领域可独立完成的研究。当涉及对物之真性之观,艺术与哲学的研究必然已经在其理论传统的深处紧密扣连。

    • ¥39.4 ¥49 折扣:8折
    • 启迪:本雅明文选
    •   ( 626 条评论 )
    • 汉娜·阿伦特 编 /2023-08-2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德国文化批评家瓦尔特 本雅明在西方思想界的地位和影响,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蒸蒸日上,目前已毫无疑问地跻身于二十世纪最伟大作者的行列。而在这一小群杰出人物之中,本雅明又属于更稀有、更卓尔不群的一类。对此,早在六十年代末,当 本雅明热 横跨大西洋在北美登陆之际,汉娜 阿伦特就在她为英文版《启迪:本雅明文选》所作的长篇导言中详加阐述。 本书具体收录了本雅明《论尼古拉 列斯克夫》《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历史哲学论纲》等文章。

    • ¥47.5 ¥58 折扣:8.2折
    • 观看之道
    •   ( 21291 条评论 )
    • 著者:约翰伯格;译者:戴行钺 /2015-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而当图像终于取代文字,充斥于视线所及的一切空间,我们又该如何观看而不致再度迷失? 本书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方面,配以两百余幅经典图像,与BBC同名纪录片一起,改变了西方一整个世代的观看方式,也必将适用于如今大大小小的手机屏幕和街边广告牌。从对视觉文化的深入探索和普及的角度而言,本书亦可与贡布里希爵士*杰出的著作互为补充。

    • ¥33.1 ¥42 折扣:7.9折
    • 虫子旁
    •   ( 20073 条评论 )
    • 朱赢椿 著 , 新经典 出品 /2020-08-01/ 山东文艺出版社
    • 《虫子旁》是设计师朱赢椿的一本观虫日志,收录了80余篇散文与200余张摄影作品,图文并茂,兼备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织网的蜘蛛,带壳的蜗牛,自闭的叶甲,伪装成白色小花的广翅蜡蝉,齐心协力的蚂蚁 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朵花就是一座岛屿,它们从容认真,生生不息,与自然融洽相处。 在你忽略的地方,还有一个精彩的世界。 《虫子旁》是对虫的观察,也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思索。

    • ¥44.25 ¥59 折扣:7.5折
    • 万物(三版)
    •   ( 6731 条评论 )
    • 【德】雷德侯 著 ,总 等 译 /2020-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雷德侯是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教授,堪称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的*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本书一经面世即引起西方汉学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国际汉学界有相当影响,书中的观点被广泛引述。 雷德侯教授带领读者去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作了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 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本书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按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为独特、*为深厚的层面。

    • ¥45.3 ¥59 折扣:7.7折
    • 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精装)
    •   ( 1529 条评论 )
    • 雅克·朗西埃 /2020-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探讨了14个事件或说14个时刻,从温克尔曼笔下的赫拉克勒斯残躯,到詹姆斯 艾吉所拍的阿拉巴马州农户,间有黑格尔在美术馆的一次到访,爱默生在波士顿的一场演说,马拉美在女神游乐厅的一晚观赏,举办于巴黎或纽约的一场展出,上演于莫斯科的一幕戏剧,建在柏林的一座工厂,通过这些或闻名或隐秘的场景,我们可以探询何为艺术,以及何是艺术所为。 通过各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感悟、阐发艺术的体制,消除了各类艺术的专门性以及艺术与日常经验间的界限,由此得以成立并转型。我们可以知道,一座缺损的雕像如何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一幅贫民孩子的画像如何达成一种理想的呈现,一群杂耍艺人的翻腾如何飞入诗意的天空,一件家具如何被尊为一座殿堂,一段台阶如何塑造一个人物,一件补丁累累的工装如何展现一种高贵的品行,一道航帆的折

    • ¥42.6 ¥59 折扣:7.2折
    • 成为艺术:探索跨文化范畴(艺术人类学经典译丛)9
    •   ( 68 条评论 )
    • [澳]霍华德·墨菲 /2024-03-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本书作者以对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原住民雍古人所做的数十年的田野考察研究作为资料来源和基础,通过对雍古人艺术简史的构建和对雍古艺术实践的阐释,对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以及艺术概念本身进行了反思与重构。墨菲认为,西方中心主义的艺术概念和研究视野的局限性使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困境与挑战,人类学的艺术研究作为一种跨文化范畴则更具包容性,能够适用于对全世界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的解读。不仅如此,墨菲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既强调将研究对象置于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中去,又关注其作为艺术对象所特有的审美性、视觉性维度,他还缓解了民族志资料与艺术品、民族志博物馆与美术馆之间的二元对立性。

    • ¥48.9 ¥68 折扣:7.2折
    • 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二版)
    •   ( 3084 条评论 )
    • [英] 柯律格 /2019-02-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在文徵明研究中开辟了新的领域,全书通过解读明代书画泰斗文徵明以艺术之名的社交和明代复杂的社交关系,以 社会艺术史 的角度重构了文徵明的一生,大写的 艺术家 被还原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文人雅士,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中展露着他的才华和性情,从人情义务与礼物交换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徵明。该书为三联书店重点图书 开放的艺术史 系列中*的一种。

    • ¥48.3 ¥69 折扣:7折
    • 弗兰西斯·培根 : 感觉的逻辑
    •   ( 900 条评论 )
    • [法]吉尔·德勒兹 著,董强 译,理想国 出品 /2022-10-10/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在福柯打开的新视野中,德勒兹是将疆域拓展得蕞宽的一位,文学、电影、绘画,不一而足。而1981年首次出版于法国的《弗兰西斯 培根:感觉的逻辑》,早于他关于电影、巴洛克和文学批评的写作,并逐渐被公认为德勒兹重要的美学文本之一。它不仅可以被当作针对培根绘画的研究来读,也可以被当作德勒兹广阔的艺术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文本来读。德勒兹认为,弗兰西斯 培根的绘画以纯粹的形象取代了具象绘画,从而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拯救了形象在20世纪的命运。在书中,德勒兹创造了一系列的哲学概念,每一个都与培根画作中的某一个特定的方面相关,但它们同时也可以在 感觉的一般逻辑 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45.8 ¥58 折扣:7.9折
    • 论晚期风格:格格不入的音乐与文学(修订译本)
    •   ( 588 条评论 )
    • [美]爱德华·W. 萨义德 /2022-06-0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其引人入胜的最后一本著作里,萨义德打算挑选出一些文章、诗歌、小说、电影和歌剧,以确定晚期风格如何能够解释创作生涯的演变。他探讨了濒临死亡的艺术家怎样使 不合时宜与反常 进入自己的作品,正如托马斯 曼、理查德 施特劳斯、让 热内、朱塞佩 托马西 迪 兰佩杜萨等人的晚期作品所表现的那样。此外,萨义德还考察了贝多芬的《庄严弥撒》、莫扎特的《女人心》,以及欧里庇得斯的《酒神的女祭司们》和《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等。 萨义德指出,人们当然可以在晚期作品里发现一种 超凡脱俗的宁静 , 使得[作者]毕生的美学努力臻于圆满 ,但在这本书里,他所讨论的是那些作为 不妥协、艰难和无法化解之矛盾 的艺术的晚期。萨义德认为这些作品都充满深刻的冲突和一种几乎难以理喻的复杂性,与当时流行的作品形成鲜明反差,然而它们在每

    • ¥37.6 ¥49 折扣:7.7折
    • 三联精选·古代艺术与仪式
    •   ( 457 条评论 )
    • [英]简·艾伦·哈里森 著,刘宗迪 译 /2023-04-0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神话学史上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简 艾伦 哈里森阐述 神话 仪式 学说的经典之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古代希腊的宗教、仪式、庆典以及由此衍生的悲剧、雕塑等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进一步厘清了古代艺术与原始仪式之间的逻辑关系。 哈里森指出,与其说艺术模仿了现实,毋宁说艺术和仪式一样,都是对人类情感、欲望和激情的具象化表达与呈现。这一见解不仅为文学理论中的 表现说 及其在20世纪的发展提供了观点上的支持,也为进一步回答 艺术的功能是什么?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与宗教、道德和科学有着怎样的关系? 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 ¥40.1 ¥49 折扣:8.2折
    • 装饰与游戏:解读日本美术
    •   ( 191 条评论 )
    • [日]辻惟雄 著,蔡敦达 邬利明 译 /2023-10-1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日本美术的本质是什么?辻惟雄认为,日本美术的特色在于其感觉性和情趣性,而这种特色的典型正是装饰与游戏。可以说,这两个特色贯穿于整个日本美术史,其中虽然也有与之对应的无装饰和神圣性的作品,但在整体上保持了统一。对于装饰与游戏的理解,也与日本美术的文化根源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对日本美术之结构与发展的考察,作者指出,日本美术在不断向中国美术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在美术中寻求 感觉的乐趣 ,由此而生发出的审美趣味衍生出很多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 风雅 婆娑罗 庄严 乌浒 墨戏 比拟 等审美取向,创造出丰富斑斓的日本美术意象。文化中的模仿也可以成为培育独特性的前提 这是作者对何为日本美术的反省,也是将何为美术价值放在更大视野中的思考,值得读者深思。

    • ¥40.1 ¥49 折扣:8.2折
    • 物象与心境:中国的园林
    •   ( 80 条评论 )
    • 汉宝德 /2023-10-2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为什么中国文化会产生这样的园林? 中国的园林何以成为读书人性格的写照? 在本书中,作者从古代绘画、赋文、器物以及现存名园中,寻找园林精神的蛛丝马迹,勾勒出中国园林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映射出中国文化内在的矛盾与张力。

    • ¥47.5 ¥58 折扣:8.2折
    • 观察者的技术:论十九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
    •   ( 1184 条评论 )
    • 乔纳森·克拉里 /2017-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观察者的技术》中,作者提供了关于19世纪视觉文化别开生面的研究视角,更新了我们对视觉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等问题的理解。 有别于一般的研究方法,作者不是通过对艺术作品和图像的研究来思考视觉问题,相反,他分析的是观察者主体的历史建构。他坚持认为,视觉的问题与社会权力的运作不可分离,并考察了自18世纪上半叶以来,观察者是怎样成为了新话语的装置,视觉是怎样作为一个生理学事件而置于身体之中。克拉里指出,除了生理光学的突然出现,关于 主观视觉 之理论与模型的发展,也赋予了观察者一种新的自主性和生产性,与此同时也使得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和视觉标准化得以产生。 作者考察了哲学、经验科学、大众视觉文化等诸多要素,并花费很大篇幅去讨论光学装置(比如透视镜)和摄像装置的重要性,细究它们是如何成为一种新的

    • ¥39.5 ¥50 折扣:7.9折
    • 地书
    •   ( 1171 条评论 )
    • 徐冰 著,理想国 出品 /2021-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看不懂?天书?错了!这本书的名字是 地书 ! 一本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写成的书,妙趣横生地记录下现代城市白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典型生活。 享誉世界的华人艺术家徐冰,历时七年,经典作品《天书》之后又一奇书问世! 《地书:从点到点》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奇特的作品。艺术家徐冰经过七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推翻、重来,*初的灵感终于转化成一件成熟的文化艺术作品问世。这是一本没有使用任何传统文字的读物,也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无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的人,就可以读懂这本书。

    • ¥45.8 ¥58 折扣:7.9折
    • 设计生活方式(28次生活方式的颠覆,28个品牌设计的思考)
    •   ( 87 条评论 )
    • 朱星海 /2023-04-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生活方式包含了衣、食、住、行、用、赏、游的方方面面,从茶馆到书店,从咖啡到旅行,全新的生活理念近年来持续升温。如何设计生活方式也广受关注。作为成都知名的生活方式品牌设计师,本书作者从成都出发,结合自己亲手设计的知名品牌案例,从逻辑到美学、从视觉到空间,去讲述如何设计生活方式品牌,涵盖的品牌包括:明月远家、木墨、卓锦和驾咖啡等。

    • ¥34.5 ¥48 折扣:7.2折
    • 作为互动的艺术: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研究
    •   ( 160 条评论 )
    • 卢文超 /2023-02-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霍华德 贝克尔是美国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了艺术界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本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艺术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切入,深入探析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渊源,具体内涵和学术意义,并且将其置于与西美尔、丹托、迪基、卢卡奇、戈德曼、布尔迪厄等的比较中,呈现出他注重集体互动的理论特质,并且总结其优长与缺陷,由此讨论它对中国艺术社会学的重要意义。

    • ¥47.2 ¥59.8 折扣:7.9折
    • 论颜色(未来艺术丛书)
    •   ( 338 条评论 )
    • 维特根斯坦 /2022-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 维特根斯坦在人生后十五个月里做的关于颜色的笔记。如何得当地言说颜色?这是本书的根本追问。维特根斯坦背后有他反对的本质主义的传统颜色理论,特别是牛顿的颜色理论,更有让他欣赏又令他不满的歌德及其友人伦格的颜色学说;他尝试颜色探讨的第三条道路,可谓 现象学-语言哲学的颜色论 。这种颜色探讨是开放的和自由的,它力图超越科学还原论,也想与文艺的和神秘的色彩言说保持距离,而首先是要唤醒一种敏感的颜色感觉力。因此,本书没有告诉我们颜色是什么,而是留下了一个不定的结论,即颜色和颜色感知的不确定性。诚如作者所言: 在每一个比较严肃的哲学问题中,不可靠性直抵根底。我们不得不总是准备好去学某种全新的东西。

    • ¥46.4 ¥55 折扣:8.4折
    • 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汉译名著本20)
    •   ( 176 条评论 )
    • 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 /2022-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19世纪重要的造型艺术理论著作之一。阿道夫 希尔德勃兰特提出了一个以古典时代遵循的艺术规则为基础的审美体系,通过 视觉与运动 形式与形相 空间观念与视觉表现 平面观念与深度观念 浮雕观念 等角度探讨了绘画和雕塑中的形式问题,试图展示并论证艺术自身的规律。 本书讨论的是造型艺术中核心也富争议的问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直至今天仍是研究者和创作者的有益读物。瑞士美术史家沃尔夫林曾称赞此书 像久旱土地上一场凉爽清新的甘霖 。

    • ¥38 ¥45 折扣:8.4折
    • 时间的形状:造物史研究简论(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   ( 967 条评论 )
    • [美]乔治·库布勒George Kubler)著 郭伟其邵宏 校 /2019-0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初版于1962年,作者结合当时语言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领域涌现出来的新成果,对艺术史研究模式如艺术家传记、图像学及风格研究等做出批评的同时,提出了极富启发性的见解,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所讲的 时间的形状 至少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其一,时间如空间一般是由充斥其间的万物所呈现出来的,就艺术史而言,正是人造物形式的连续化体现出时间的形状;其二,时间的各种形状也即时长的各种纤维形状、人造物连续化的各个系列,这些不同形状既对传统的历史分期提出挑战又揭示出形式演的基本方式。 评论者指出,《时间的形状》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是对时空流中各种人造物所处位置做出的一次清醒而深刻、安静而激动人心的沉思。本书在今天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既是适当的,也是必需的。

    • ¥49 ¥58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