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的《翻搅乳海--吴哥寺中的神与王/中国 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以吴哥寺 翻搅乳海 主题 造型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所承载的神圣王权及 神王关系作为研究内容,综合运用情境分析、文化记 忆等多种理论及研究方法,对主题在特定社会历史情 境下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寓意进行深入的考察。本书从 主题艺术的 形式特质 、 符号情境 和 现实隐 喻 这三个层次展开研究,*终将其文化内涵总结为 由 君权神授 和 神王一体 构成的神王理念。承 载着这一理念的吴哥寺,在建筑功能上也相应地体现 出 墓庙合一 的特色。本书观点、理论及研究方法 ,可为吴哥寺其他主题艺术的研究提供线索,并为有 意了解吴哥寺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对于以 造型艺术为切入点的文化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br/
本书是中国本土宗教美术研究丛书之一。它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成的。内容有删节、整合。 全书共分三编十八章,内容涉及:汉代宗教结构与汉墓绘画;汉代长生信仰与汉墓绘画;汉墓绘画的宗教艺术价值。
《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研究》在农户投融资基本理论的导引下,全面细致地分析中国农户投融资问题。《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研究》共分为三个板块:理论板块梳理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理论来源,展示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理论架构;实证板块剖析现有中国农户长期投融资制度、短期投融资制度和分化农户投融资制度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根源,从而提出中国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组织框架和具体内容;政策板块从不同层面提出服务于制度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化东传朝鲜半岛以后,千余年间,成为除了汉文化以外,影响韩国 深厚的外来 。而 羡术的发展也从中国根源的关系,逐渐转移和当地的文化、信仰、生活及民族审美观融合,发展出其特有的图像符号和美感,充分展现出朝鲜民族对 与生命共同体的诠释和赞颂。因此从 美术在中国及亚洲地区的变迁看来,韩国 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性文化的呈现,它独特的风格与影响,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让我们能 深入探索 美术的全貌。 本书是 本介绍韩国 美术的专著,是欲一睹韩国 美术精华的 选择。书中详述韩国 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各时期风格流变,并就佛像与佛画两部分,配以精选的图片解说;作者以其多年在韩国的田野调查和体验,丰富的人文生态见闻,生动地揭开了韩国 艺术的宝藏。
自从2008年那场大危机以来的多年间,世界经济出现了缓慢增长,失业率高企,房价下跌,财政赤字长期维系,欧洲危机深重。陈腐的解决方案徘徊在“紧缩”与“刺激”两个错误之间。很多人认为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的这些年的经济增长态势属于“常态”,只不过被问题重重的20世纪70年代短暂干扰了这个常态。从这个视角来看,2008年那场大危机也不过是一次由拙劣的政策或拙劣的人物造成的干扰。很多人认为如果引起这场危机的因素得到纠正,那么经济依然能否完全恢复常态。詹姆斯·K.加尔布雷斯著蒋宗强译的《正常的终结(理解世界经济新常态)》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作者将这场危机放到了大环境下去考察,追溯了全球经济历史,指出了四个标志着“常态终结”的四个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资源的成本不断高涨,军事力量对于经济发展已经失去了促进作
《天主实义》是一本由明代来华 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用中文写就的对话体着作,它的出现影响了方以智、黄宗羲、戴震等明清思想家。在中国的三教之外,它开辟了第四教:儒家一神论。利玛窦著的《天主实义今注》前半部分分析《天主实义》的文献来源及成书过程,并解释说明构成《天主实义》的利玛宾与士大夫之间的对话。後半部分主体是基於不同版本的《天主实义》校勘本,并加入大量注释解释此书成书的思想背景,即西方经院哲学和中国宋明理学。在中西文化交流 ,《天主实义》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在四百年前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如今仍不乏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