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历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佛像和古代建筑的书。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先生虽然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一生热爱雕塑。《佛像的历史》此书按年代编写,从南北朝至明朝,贯穿全文的是梁思成先生对每个朝代的佛像雕塑的理解和介绍,关于佛像的技法、来源、流派、风格及特色都有比较全面的梳理,尤其详细地介绍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这几个大的石窟。梁先生的文笔极美,阅读起来,非常享受。《佛像的历史》在写作时,梁思成先生身处战乱之中,出于一位古建研究专家的天性,他深知战火无情,会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泥塑、木质文物受到毁灭,所以他和妻子林徽因以及几位研究人员踏上了考察之路,赶在日军的前面去把一些古建拍摄记录下来。因为他知道,有可能这是这些古建留在人世*后的影像。书中的绝大部分的照片
伯里曼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诠释了绘画人体的美妙和展现了人体在空间运动中的美感,让人眼前一亮、为之振奋!虽此书也兼艺用解剖学的功用,但通篇讲造型艺术的真谛(解剖只是认识人体的手段或方法)。伯里曼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图画展示了人体在运动中的变化,把复杂的人体造型,简约化理解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用写实和立体造型方法表现空间中三维变化的形体。 人体解剖学知识对画家和雕塑家来说都是必须研究和掌握的基本功,应尽量多的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包括骨骼和肌内的造型特征与功能,以及运动变化对人体外部造型的影响。然而过去我们所见的艺用解剖学图册,大多侧重在理性地讲述人体内部结构、骨骼造型特征、肌肉起止点和作用及对外部造型影响等等,其图例大多缺乏生动性,往往不能切中要害,使得美
这本精美典雅的小书,呈现了奇异的瑞士天才罗伯特 瓦尔泽鲜为人知的一面:艺术评论。书中收录的25篇随笔行文自由洒脱、诙谐幽默,每一篇都彰显了瓦尔泽独特的眼光、敏锐的感受力和细腻的情感。 瓦尔泽的写作风格多种多样:有时,他以一种叙事性的、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思考作品;有时,他对画作进行纤毫入微的描述,不放过任何一处局部;偶尔,他又以一种俏皮的、略带讽刺与玩味的笔调,回忆起一件作品引发的逸事。无论以何种方式接触作品,瓦尔泽始终坚持,艺术是不可侵犯的自由领域。 在这批写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的零散随笔中,瓦尔泽不仅触及梵 高、塞尚、伦勃朗、克拉纳赫、勃鲁盖尔、华托、弗拉戈纳尔等大师的作品,还从诗人的角度,给出了自己对诗画之思的回答: 诗人抬眼向墙上望去,仿佛那不朽的画面就近在眼前,他的想象
◎奈良古美术店主田中昭光(号 无法庵 )采撷原野之花,搭配古董或旧藏花器,集结成《如花在野》四季插花图鉴。 ◎七十七岁的田中昭光历时一年,探访花叶逾百种,以 如花在野 为训,琢磨花与器的平衡,呈现花的自然之姿,营造 如同在野外绽放 般的插花效果。 ◎寒红梅、辛夷、菖蒲、随意草、昼颜 、半夏生、木槿、桔梗、芙蓉、秋牡丹、芒草、侘助山茶、寒樱、笔柿 搭配高足杯、德利酒壶、备前花器、信乐烧、弥生土器、油壶、竹篓、香炉 总有一些花对一个器皿是恰到好处,毫无造作。 ◎书中穿插 无法庵往昔物语 ,回顾与家人、文人、茶友、刀剑客、僧人等旧友的往来交集,忆旧时插花、品茶、赏春、观月、题词之乐。 ◎呈现古稀花道家的人生花趣、茶趣、书趣和禅趣。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是研究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之作。 本书重要的贡献是还原了文人画的真实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文人画在北宋产生之时,主要指的并非是一种鲜明的绘画风格,而是士大夫阶层对自身创作活动的一种认同和期许,并以此和那些职业画家划清界限。 之后,经过南宋、元代、明代,文人画的概念不断变化发展,文人画与院画、画师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微妙。苏轼对于士人阶层的推崇,在董其昌的南宗北宗论中得到一种新的回响。 本书以纵横开合、明暗相照的叙述结构展开,切入中国画的生成原境,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对思想体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细腻分析、饱含思辨力和理论穿透力的笔触,清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生发、演变与成熟的发展全貌。
本书以知识点的形式系统论述中国美术史的知识要点,帮助广大考生加深对中国美术史的理解,并掌握答题的一些方法。本书可供艺术硕士考试复习用,也是文艺理论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参考书。
《写给大家的西洋美术史》2003年由台湾东华书局出版,当年即问鼎台湾地区出版*奖 金鼎奖,是蒋勋先生继《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之后,奉献给读者的又一力作。 2004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引进出版。2010年增补改版,补充印象派至20世纪部分,定名为《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蒋勋先生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从史前数万年前到20世纪终结,胜景全收。作者从一把史前的燧石手斧开讲,围绕地中海世界这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从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光辉的印象派,直到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数千年艺林往事,数百件旷世杰作,蒋勋先生娓娓道来。 此次增订,更换和补充了大量图片,近300幅精美珍贵图片,与蒋勋先生的珠玉文字文图交映,是通往西方美术史年度*给力的阅读飨宴。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以及其他的一些研究机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以说是研究波斯艺术*为珍贵的资料来源。在本书当中,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东方艺术部的主任弗拉基米尔 卢科宁与他的同事阿纳托利 伊万诺夫详尽地记载了波斯艺术的几大重要发展阶段:从公元前10世纪伊朗平原上闪现*缕文明的曙光一直到20世纪的早期。在过去3000多年的时间里,波斯艺术展现着共同的主题,它们贯穿各个艺术领域。书中讲到,尽管波斯艺术经历了许多宗教、政治巨变,但其建筑、雕塑、壁画、细密画、陶瓷、纺织品等,都展示出了精妙的美感,并给全世界的艺术带来深远的影响。
这是一本生动而有趣的书。著名水彩画家黄有维以及他的水彩班团队:付愈、刘曲毅、刘逸、纪梵、刘璐、胡泊、滑慧杰等水彩画家,给大家奉上了一份水彩盛宴。书中用一种 玩 水彩的独特视角,给读者展示了水彩风景、花卉、人物、动物的绘画技法,用有趣的长城上玩水彩、餐巾纸上画风景的随性水彩画法,告诉读者水彩画是一种水与色彩的自由融合,画画是一种即兴的艺术表达,不需要被技法和画材所禁锢,即便是零基础的初学者,也可以在15分钟之内画出一幅完美的水彩风景画。 本书用一种轻松的方式,献给喜欢画画的你。拿起笔,一起来玩水彩吧。
本选题是“读懂中国画”项目中的一个品种。书中以脍炙人口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为中心,是一部具有个案研究性质和学术普及意义的通俗艺术史读物。文中用五个章节来阐述《富春山居图》,文字与图片紧密结合,通过展卷逐帧读画的形式,以画中各类图像为依托,深入而直观地解读了《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流传和“一分为二”的传奇经历,及其所蕴含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创作、文人的精神世界等相关主题,全景展示了画面的每一处细节,生动还原了伟大的艺术家黄公望创作这件山水画杰作的整个历程,并通过海量的延伸知识,探讨了元代社会生成这件文人山水画的文化根源及其对明清绘画史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是一套赏析世界著名画家代表作品的艺术普及读物。通过献给卡耶博特的此次展览,您能欣赏到这位艺术家的60多幅作品,他是印象主义画家们的朋友兼赞助人,为后世留下了500多幅作品。卡耶博特描绘富裕阶层的家庭生活和室内场景,刻画奥斯曼风格的巴黎街景和户外娱乐活动,他用画笔捕捉转瞬即逝的瞬间,其绘画风格介于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 认识法国印象派画家卡耶博特,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卡耶博特是印象主义画家们的朋友兼赞助人,他为后世留下了500多幅作品。卡耶博特描绘富裕阶层的家庭生活和室内场景,刻画奥斯曼风格的巴黎街景和户外娱乐活动,他用几近于摄影技法的绘画方式捕捉转瞬即逝的瞬间,其绘画风格介于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卡耶博特的代表作有《雨天的巴黎街道》《地板刨工》等。 ※虚拟展厅※ 为每位画家模拟一座
炼金术被埃尔金斯称为 被遗忘的化学 ,其文献记载中大量违反科学常识的知识和公式,却是一门用于思考物质及其内部运动过程的发达的语言。因此,关注炼金术能帮助当代人反思和重构古典时期的绘画本质和艺术理论。 作为利用水与石混合的例证,绘画等视觉艺术是其一,炼金术是其二。在炼金术中,贤者之石是终极目标;而在绘画中,通过水与石的关系终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图像和色彩是终极目标。炼金术和绘画一样,其本质是实验室中复杂、肮脏、混乱而漫长的实验,这些实验的成功率不高,失败的案例也很多,并且绝非仅靠文本功夫就能深入探究,必须结合充分、专业、倾尽全力的实践。 物质性的记忆 构成了绘画的主体,而本书正是通过对炼金术常见步骤的分析解读,重现并反思油画画布上细腻的颜料纹路、笔触技巧和调配秘诀,从而有效地充实和巩固
走进上百幅中国经典古画,看古人如何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驾驭跌宕起伏的人生。 王三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古画里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给出了解决现代人压力、迷茫、焦虑的方法。全书分六个部分:忙闲之间;享受停留;锚定自我;支撑不倒;静笃待渡;知行合一,人生从容。从五种人生境界来应对人们生命旅途中的自我和外界的关系,以达到最后的从容而行。 看一幅古画,知一个典故,拾取一点人生智慧,给人以古今相通的生命启发,这才是古画真正的价值体现。
本书是一本针对美术高考的色彩静物照片类素材书,适合广大的美术爱好者和艺考生使用。全书一共八个部分:*部分为基础知识讲解及照片书的运用方法;第二部分为黑白稿练习;第三部分为变调练习;第四部分为单体训练;第五部分为小组合练习;第六部分为常见考试静物组合;第七部分为考题模拟;第八部分为范画对临。
如果说有人给你讲5天将教你学会绘画并掌握绘画的全部精髓,而且不论他是5岁小孩还是50岁的大人,5天之后他不但掌握所有技巧,而且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你一定认为他不是一个疯子就是一个骗子,但事实上真有这样的绘画教程。 这样神奇的教程来自一个美国加州大学的艺术学博士、著名画家贝蒂的头脑。贝蒂博士试图用5天教会绘画的方式启发人们积极开发自己的右脑 在传统教育系统中被忽视的创造力大脑。通过5天对边线、空间、相互关系、光影等这些绘画基本技巧的掌握,获得一种新的视角,也就是像艺术家一样看事物,并且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自己大脑的创造性潜力,从而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获得一种新鲜的富有创造力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是一本教你在*短时间,用*效率学会绘画技巧的书,它在美国就销售了300万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