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德 莫奈既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奠基人之一,是法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把重心放在了笔触上,以此力图对色彩和自然光线进行细腻的表达。 本书图文并茂地叙述了莫奈的生平与艺术创作经历,共收录莫奈100多幅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从初露锋芒的青年时期,到迷恋印象派的中年时期,再到后来艺术升华的中老年时期,以及尽心描绘后花园世界的晚年时期,包括流传广泛的《睡莲》《日本桥》等系列作品。 本书对莫奈及其作品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阅读本书,读者可以领略莫奈画作的无限魅力。书中的图片精美,具观赏性,对读者来说是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本书适合艺术爱好者及各大院校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
印象派是艺术界始终热衷探讨的话题,也是大众热衷了解的派别,而梵 高作为艺术巨匠,是世人总想解开的谜。本书以编年的形式,介绍了梵 高一生中的画作,近200幅精美作品,让你更加了解梵 高的作品及其创作背后的故事,图片高清并配有细节的展示和讲解,让你仿佛置身美术馆,聆听着有关梵 高的传奇一生。 本书开本轻巧,便于随身携带;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和艺术爱好者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集收藏和学习为一体的高品质画册。本书适合想要了解印象派画作,尤其是巨匠梵 高作品的读者作为业余时间的艺术提高读物。
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鸦,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 从年少到自杀身亡,从割耳到抑郁受创,细说37年不断挣扎的人生曲折。 一八八八年底视梵高为疯子的人,和一九八七年以十亿台币高价买梵高一张《向日葵》的人,都可能没有读懂他画中的心事。 梵高无法与现实妥协,他要一种*纯粹的爱,近于信仰上的殉道。殉道者必须饱受折磨,饱受肉体与灵魂的燃烧之苦。梵高丢给我们许多问题,在他自杀离开人世后,人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试图回答,仍然无法有完满解答。 为了这本书,蒋勋带着一沓稿纸,一站一站地重新再来到梵高画作的现场,年轻时储存在他脑海里、笔记本里的故事,跃然重现。这是一位美学家面对梵高危险的美,面对真实生命的深度烙印。
人美画谱 系列丛书臻选中国古代、近现代绘画典范之作, 囊括山水、花鸟、人物诸科。 ● 延续古代画谱编纂思路, 让初学者认识古人习画的方法,让进阶者熟知中国绘画的传承体系。 ● 组织国内*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画家和专业教师,对古代、近现代杰作进行技法示范和深度解析。 ● 高清临摹步骤一一详解, 技法演示视频同步推出,全方位满足中国画基础技法学习及临摹的需要。 书单: 1 石 涛: ISBN 978-7-102-07864-9 作者:刘荣 2 髡 残: ISBN 978-7-102-07842-7 作者:刘荣 3 王 翬: ISBN 978-7-102-07868-7 作者:于跃 4王原祁:ISBN 978-7-102-07861-8 作者:于跃 5 王 鉴: ISBN 978-7-102-07859-5 作者:于跃 6王时敏:ISBN 978-7-102-07857-1 作者:于跃 7 王 蒙: ISBN 978-7-102-07847-2 作者:张伟平 张雨婷 8黄公望:ISBN 978-7-102-07873-1
莫奈的一张画诞生了一个画派。他在破晓的河口边架起画架,从黑夜的尽头开始等待黎明,等待水面上*道日出之光,画下了《日出印象》。这幅当年饱受嘲讽的画作,后来不仅成为划时代的巨作,他留下的光,更继续照亮这个世界。 在莫奈的世界里,没有单纯的颜色,他的颜色都是一种光。因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着一种瞬息万变的明度。莫奈引领我们开启了另一种视网膜上的感觉,像是要拯救我们观看的方式。我们感受到黎明破晓的晨雾浮游于水面,一朵莲花静静绽放,我们感受到雨后垂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荡漾起一圈一圈涟漪,我们感受到夕阳的光的倒影,一片沉静的金黄,像是无限委屈,要诉说什么,却终究沉默逝去。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印象派大师莫奈伟大而迷人的艺术生命。莫奈的美学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
本书精选收录了齐白石创作的大量游鱼作品,以形态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选择的作品充分表现了各种鱼畅游的动感姿态,作品采用的简笔绘画技巧,给人以清新、和谐和轻松之感,表现了 长年 大贵 的美好寓意。在虾、蟹、蛙的内容中,用局部特写把虾蟹的质感和灵动表现出来,让读者从中感觉出生活中的情趣和大师的艺术功力,并从中去观察、吸收和学习写意技巧。 类 之多,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作品,也成为学习中国画爱好者喜欢的临本。 本书针对不同喜好的读者需求,选择了适合美术爱好者入手的题材,分为草虫、蔬果、游鱼、花卉、禽鸟五大类。每一类挑选了大量作品,每一本书中的同一内容作品既有简洁的册页,又有相似构图的作品之比较和参考。版式中还设计了大量的作品局部画面,让读者能清晰地欣赏到内容的细节并方便临习。
本书精选收录的齐白石创作的大量蔬果作品,以白菜(百财、清白)为先,并引入萝卜,接着是丝瓜、南瓜、葫芦等;将藤蔓类表现题材安排在一起,便于读者的集中观赏和借鉴。蔬果中的果实,从大到小的排列方式,以桃子领先,并用较多幅作品,表现“长寿”“大寿”“多寿”“贺寿”“庆寿”和“延年益寿”等美好寓意。蔬果作品中与草虫、禽鸟等内容的搭配,增加和丰富了其他内容的参考信息。设计上刻意注重了画面中的局部,用以突出主题内容的局部,让读者清晰地了解白石老人笔下的蔬果画法。为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齐白石(花卉)》介绍了,绘画是一种视觉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讲求抒情达意,更是一种写意文化。齐白石虽擅工虫,但整体上仍属写意画家。写意画由文人画家倡导,广泛影响了职业画家,成为水墨画中突出发展的品种。写意画融入了书法艺术立象与用笔的妙理,形态比工笔画洗练,不仅仅发挥书写性,而且更重视 意 的表达,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 象 表达不可视的 意 ,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用可视形象,借助题诗、题句表现思想感情。崇尚 象外意 和 取之象外 ,有利于注入丰厚的文化内涵,借此实现南宋邓椿强调的 画者文之极 。
这是一本由专业学者撰写的全民美育图书,旨在让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到艺术信息,由全国首屈一指的文博机构 上海博物馆牵头,上海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亲自代言。 本书来源于上海博物馆2023年火爆全国的艺术大展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上海博物馆甚至每天都加开夜场来保证预约游客的观展需求,自开展以来,特展场馆接待观展人数超过40万人次!与展览同时推出的同名图录也售出2万多册。展览火爆的同时,上海博物馆还延请了国内的8位顶级艺术史学者在场馆内拍摄专题导览片 本书的主体就来源于这8集导览型专题片,致力于让不能到现场观展的所有人都能欣赏到这次展览,致力于让所有的普通观众直面作品都能读懂作品。 每位专家都从专业内的角度解读从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艺术经典。内容深入浅出,读者将跟随艺术史学者、艺术家
达 芬奇既是一位行动上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思想上的科学家。他凭借着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了一个真正有灵性而不凡的人。蒋勋先生是五百年后出现的达 芬奇的 知音 ,从一幅幅画作、手稿里所隐藏的禁忌手势与谜样微笑中,破解瑰丽神秘的 达 芬奇密码 ,并从历史与科学、理性与感性、圣洁与沉沦等不同方面,解开达 芬奇充满热情创造力的一生。
《中国绘画名品》为我社继《中国碑帖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为个体,预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 本稿为本社重点图书《中国绘画名品》的《弘仁绘画名品》,书后拟将全图做成拉页以完整展示给读者。内文以图文对应的方式,通过文史、探微、技法、延展、名物五个角度,对画作细节一一解读,这一点补充了传统画册往往只是将画作印制成册,而缺乏对这些画作的解读与研究的缺憾。选取弘仁的代表作《芝阳东湖图》《晓江风便图》《长林逍遥图图》《丰溪山水册》等山
全书二十讲,所述皆为名家杰构,凡绘画、雕塑、建筑、装饰美术诸门,遍尝一脔。既讲述大师们个人的身世片段、艺术风格、学问修养,又结合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之时代背景,将文学、音乐、哲学等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阐发人类对真、善、美理想的不懈追求。 在傅雷的引领下,我们被带往几个世纪前的翡冷翠、罗马,荷兰、英国、法国 走近乔托、波提切利、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开兹 感受杰出作品里蕴藏的精妙的造型语言、细微的情绪色彩,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心灵震动。
高更是十九世纪末欧洲文明的巨大警钟,为文明社会的虚伪与矫情感到厌烦。对于原始世界的渴望驱使他离开家中妻小,来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为追寻已久的自然、野性、纯粹的生活与创作环境牺牲一切,一步步走向他疯狂的艺术创作。高更用他的生命实践着值得人类省思的事,更借由画作,丢出了许多 天问 。
重磅推荐: 米开朗基罗桀骜不驯且充满创造性的个性成就了他无可逾越的艺术*,在雕刻、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取得辉煌成绩。 美学大师蒋勋再现文艺复兴巨匠,雕刻人性的狂喜与剧痛。书中介绍了米开朗基罗许多天才的作品,包括《酒神》《哀悼基督》《大卫》《创世纪》等,几百年后的今天,它们仍然以非凡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感动着人们,让人们去欣赏、享受并思考。
齐白石写给下行时代的的温暖书,绘画大师们也有普通人的生活。该书是白石老人亲述的作品,画作也选自白石老人的画作。本书编者在原素材基础上,新增了128幅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以及他的生平事迹,图文并茂、丰富、立体地展示了齐白石的治学、为人、交友等人生轨迹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中国绘画名品》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继《中国书法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为个体,预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在行文上分为整图拉页、综述、作者介绍、辑封、分段解析等部分。就本册而言,《中国绘画名品》系列的明清部分,由于传世作品较多,实质注重于名人,而非名作。故在体例上作一些变化:一,主图赠至三四幅左右,以期较为全面地反映画家风格;二,不再对某一幅图作详细的综述;三,不再叙述此图的递藏情况;四,着重分析画面的技法、探微、延展等细节,增
《中国绘画名品》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继《中国书法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为个体,预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在行文上分为整图拉页、综述、作者介绍、辑封、分段解析等部分。就本册而言,本册选取唐寅的人物画名作《事茗图》《山路松声图》《溪山渔隐图》,人物画《王蜀宫妓图》《观梅图》等等,在文字中详细分析了唐寅对南宋院体绘画的取法,以及周臣对他的影响,阐述他在山水画、人物画的独特个性与风貌。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为清代佚名绘。这是一组表现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分别为“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和“腊月赏雪”。从描绘的景物判断,表现的对象应为圆明园。画面以山水楼阁为主,建筑描绘细腻,其中既有中式园林建筑,又有西式亭台楼阁,更有中西合璧者,画面的景观可能是画家以圆明园的建筑结合自己的想象而创作的。
《大化如花:贾又福以石观化的心灵来历》主要内容包括:以石观化的『化』与佛陀拈花、以石观化的『观』与心灵自觉、以石观化的『石』与笔墨支持、以石观化的『以』与心灵凭借、以石观化与自我超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