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儿童插画速写图集。对于儿童插画的学习者来说,速写既是基础训练的方式,也是记录灵感的途径。本书首先介绍了工具、线条等基础知识,以及人物头像、全身比例、动态、角色塑造等相关内容,接着按照头像、动态、动物、场景的方式进行分类,展示了近千幅速写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不同的角色形象和不同的场景,读者可以将其作为临摹范本进行练习,也可以从中寻找灵感,展开创作。 本书适合绘画爱好者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儿童插画初学者的参考书。
《吉田诚治作品集 透视技法大公开(全彩)》 吉田诚治 背景图制作人、插画师。曾担任游戏的原画及背景图制作人,现在为自由职业者。除了参与多部游戏的背景制作之外,也负责书籍装帧和插图制作。在同人展Comic Market (C97) 中担任纸袋插图的设计师。现任京都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京都精华大学外聘讲师。参与游戏插画制作的主要作品有《樱之诗- 樱花林上飞舞- 》《美好的每~不连续的存在~》《神学校-Noli me tangere- 》等,参与装帧和插图制作的主要作品有《美丽的情景插图,描绘魅力风景的创意者档案》《角托邦》《西新宿 幻影物语》等。
五代至南宋这近四百年时间,是《韩熙载夜宴图》《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作涌现的时期,也是中国绘画 一个特殊而关键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画家脱离了寺庙和宫室壁画的集体创作,壁画与卷轴画形成新的互动关系;挂轴的产生以及对手卷形式的探索,催生出影响深远的构图样式和观看方式;日臻细化的绘画分科隐含着绘画实践的进一步专业化;中央及各地方政权的深度参与导致绘画创作的行政化和机构化,进而形成中国历 从未出现过的综合性宫廷绘画系统;孕育中的文人绘画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其美学观念影响了宫廷趣味和 绘画的风格,为其 终成为中国绘画主流开启了先河。 本书是 美术史家巫鸿的全新力作,延续《中国绘画:远古至唐》的写作思路,吸纳考古美术的新近研究成果,聚焦五代至南宋时期各种类型的绘画作
中国的山水画肇始于魏晋时期,经历了隋唐两代的发展,成为绘画中一个独立的品类。直到北宋时期,山水画整体进入一个高度成熟的阶段。至南宋,山水作品不但继承了前代优良传统与画风,还另辟蹊径,创造出了以小见大、讲究意境的“偏角山水”。从选材到技法,山水画创作都实现了飞跃,作为中国山水画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也在此时得到了重大发展。两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虽然其选材及风格几经流变,但其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却总是稳定而坚固,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千年不易的古法,被一代代画家们汲取并注入到自己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创作中。 本册为《宋人山水》。
“我想和你们分享我的这份记忆,和我一起在画里感受四季的旅程。” 《旅行箱里的四季》是插画艺术家卤猫以“四季”为主题的图文作品集,按四季之序,分为春、夏、秋、冬四章,集结其近10年间创作的100余幅精选插画作品和多篇生活随笔,以灵动的画笔与细腻的文字共同呈现各地的四季变幻与节气生活之美。 在卤猫眼中,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春天有花,夏天有风,秋天落叶,冬天下雪,分明的四季,更能展现生命的丰盛与多样。春天公园的樱花,夏天岛屿的海风,秋天森林的红叶,冬天北欧的极夜……行走在不同的城市,穿越在山野湖畔,四季的光阴、美好的日常都被温柔地画进这本书里。 除了插画作品之外,本书还特别收录卤猫撰写的多篇随笔,透过真实细腻的文字,分享其关于画画、自然、季节、旅行、阅读等方面的点滴感受。
两宋是古代花鸟画的鼎盛时期与变革时期,几乎有与山水画并驾齐驱之势。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使得花鸟画在贵族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中上阶层的需要及工艺装饰,也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和活跃,涌现出大量造诣身后的名家,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就达一百余人,如北宋之黄居寀、赵昌、易元吉、崔白、吴缘瑜、马贲,南宋之李安忠、林椿、李迪、毛松、毛益等,这些人在艺术上各有造诣。精密不苟的工笔花鸟攀上新的高峰,水墨写意也开始发展,两宋文人画家文同、杨无咎、赵孟坚及僧人法常都曾贡献了非常精彩的画作,宋人花鸟不仅形象精微传神,而且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把自然与人相联系,创造出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
日本浮世绘画家鸟山石燕根据日本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以及传统艺术绘制的《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百器徒然袋》被后人合称为《百鬼夜行》,其 立的207个日本妖怪的形象为后世奠定了基础,设定了规范,具有 高的文化 值和艺术 值,成为研究日本民俗、传统文化、艺术史的推荐阅读之作。这 版《百鬼夜行》 选的 在于, 先发 从原始黑白 图中遴选8幅上 彩绘,以浮世绘 美画风,重现原著 美风貌。
山西古建筑之多、之美令人目不暇接。这个项目就是解决初识古建者看什么、怎么看这两大问题。本书以山西省发展文化旅游所做的旅游公路规划为主线,按照长城公路、太行公路、黄河公路这三大线及汾河干流沿线布局,从古建筑艺术的角度切入,在浩如烟海的古建筑中,选择其中拥有有建筑艺术价值的珍品100处,用高清而很好观察视角的图片从艺术、构造上梳理出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加以细节呈现。同时书中在每一个大区域开篇,有这些古建筑的分布地图,以及作者进行考察时的行进线路,这给普通游客带来一定的参考实用性。
《生活蒙太奇》是被社交媒体誉为天才插画师的天然的作品。 作者善于用画笔记录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出脑洞大开的超现实场景。晒在午后三点的阳光下;雨天一个人读书;抬头遇见初雪……这些生活的琐碎片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先生漫画风格的代表作品。这部画集全部由丰子恺先生作画,其中一、二集的诗文、诗词均由弘一法师书写。2022年适逢弘一法师逝世八十周年,故此次只选取一、二集及附加“为青年说弘一法师”内容,是为特别纪念!《护生画集》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艺术地位,其中传递出的爱生、平等、敬养的思想对现实生活亦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绘画的发展。中国金石学的发展与西方绘画传统的交互影响下,对中国绘画的启发与变革。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精英纷纷涌入大都会上海,海派职业画家发展出迎合文人复古情趣的金石碑版篆隶书风。1912年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努力引进西方的科技与知识,并在艺术上尝试借取西方的写实再现风格。1949年后,中国画家对苏联社会现实主义风格的吸纳正是与儒家的艺术教化观相呼应的。有关现代中国画的研究为理解现代世界中跨文化影响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画与西方画根植于再现性绘画两种对立的传统。本书希望通过关注艺术作品中的视觉证据,并且将它们置入中国艺术史和比较文化价值的背景中, 好地理解处于中国历 动荡时期的重要现代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生涯。
《浮世绘三百年》是日本 美术史家大村西崖(1867-1927)和明治时代 编辑田岛志一(1868-1924)于明治三十九年(1906)共同编著的一本浮世绘作品精选集,全书分为18个章节,讲述了日本室町时代末期到明治中晚期约三百多年的绘画史,聚焦于浮世绘流派的萌芽、诞生、发展和兴盛的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分章节叙述了菱川派、宫川派、胜川派、怀月堂派、鸟居派、鸟山派、北尾派、歌川派、葛饰派等近二十个分支流派的发展情况,每派举出数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画作,同时梳理各流派的家族历史和纷繁复杂的师承关系,对日本文化历史和绘画史做了 全面的介绍,是了解日本浮世绘的 藏品。
《中国妖怪百绘卷》是一本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极具赏析的中国志怪图鉴。本书收录100余个经典妖魔精怪,配以靓丽焕彩的精美画作,使文字中的鬼怪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本部画卷的志怪解读专业考究、趣味横生,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无边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了解中国光怪陆离的奇幻志怪世界,看《中国妖怪百绘卷》
两宋时期的山水画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阶段,其中山水小品尤为精彩,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品只取小景,但画的是全境,胸怀天地。绯红的桃林、清绿的山丘、澹澹的江波,皆是无穷深远的山水自然,而其中的人物、鸟兽往往微小至极,但灵韵生动、憨态可掬。宋代画家善寄情于山水,马远、夏珪这样的大家也不乏山水小景之作。透过举杯邀月、草堂消夏、松湖钓隐、湖畔幽居等题材,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人悠远、细腻、宁静的心灵世界。《出类艺术小品集:宋人山水I》精选的就是宋代的山水画,共计32帧经典画片,采用方形盒装画片的形式。内赠藏书票。
两宋时期的山水画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阶段。而宋代的山水团扇、册页极为精彩,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品只取小景,但画的是全境,胸怀天地。绯红的桃林、清绿的山丘、澹澹的江波,皆是无穷深远的山水自然,而其中的人物、鸟兽往往微小至极,但灵韵生动,甚至憨态可掬。宋代画家善寄情于山水,马远、夏珪这样的大家也不乏山水小景,透过举杯邀月、草堂消夏、松湖钓隐、湖畔幽居等这类题材,我们无不感受到宋人悠远、细腻、宁静的心境。
宋代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罕见的高峰时期,佳作众多,人才辈出。相比唐朝涌现的肖像画、仕女画和佛道画,宋代画家们创立了主题鲜明的历史画和风俗画等人物画新品种,并在技法上创造了白描、减笔等新的画法。在绘画题材上,除了传统的仕女图、论道图、罗汉图、菩萨图之外,农民、渔猎、村牧、商旅、戏婴及历史故事、市井生活、风俗人物等均进入了描写范围。自此,宋代人物画确立了一套新的审美规范,各种开宗立派的画风,被后世传承发展。本书收集了数十名知名和佚名画家的作品,这些经典的作品是能够代表两宋绘画水平和高度的。此外,还收录了一些新近问世和较为少见但颇具特色的宋代人物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