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对中国山水画经典理论与创作问题的诸多思考。结合画家及观者的感知经验,从士人的审美思想脉络中阐发传统山水画中的 光影 气韵 卧游 师造化 和 远 等重要范畴,以此揭示山水画的视觉特点、空间表达与士人的精神性理想。并在具体作品案例的分析中,重新审视宋元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及其象征性等问题。本书还融入了作者真实的创作经历与实践体悟,在考察 临摹 与 写生 之内在关系的同时,探索当代山水画的创作路径,引发 山水精神 之时代反思。 林泉之思,皆在画忆。 本书旨在从经典理解与读画思考中唤起大众共鸣,从山水画的品读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此获得心灵的沉淀。
西方艺术史中的中国山水画
本书从最基本的技法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山水画中树林、山石、云水以及建筑物的画法,适用于初学和深入掌握山水画技法。图版清晰明了,文字讲解详实,能够激发学习者兴趣,步步深入,取得佳绩。绘画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学习的历史,因为对于任何从事这一行当的人来说,不管他取得了多大的艺术成就和有着多大的年龄,也不管他有多大名声和多大影响,学习对于画家来说是终生的事情。西方绘画如此,中国画更是如此。对于中国画来说,初步的学习阶段与西方绘画相比,更是有着独特的传承方式和学画特点。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经典的课徒画稿,规范的教学笔记,传统的图例范本,从最基本的运笔、用墨、赋色入手,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带领研习者进入中国花鸟画的堂奥。图版清晰明了,文字讲解详实,是初学者、提高者、晋级
关于山水画的着色,初学者容易走两个。一个是轻视着色,认为只要画好山水画墨稿,稍加赭石或花青色便成。另一种是对色彩过分钟爱,将山水画的色彩搞得五红大绿、色彩缤纷、热热闹闹。这两种倾向都应引起习画者注意。第一种会导致作品缺乏色彩和光彩,易流于平淡,着色保守,千篇一律,不敢越遥池半步,缺乏时代气息;第二种作品虽色彩感很强,但由于缺乏理论学习,用色杂乱。基于上述问题笔者编绘山水画设色教程,旨在为习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山水画着色的方法及色彩的基础知识。从传统山水画的着色方法、当代着色趋势与实践,到对西方色彩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与借鉴,并配以大量图例和欣赏作品。提供给习画者临摹与思考之用。这样经过一段学习和实践,您在山水画色彩的理解和掌握上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在视觉艺术的天地里(包括绘画),色
本书是得到较多学者认可的荆浩传世作品。此图为全景山水,整体气势雄伟夺人,细部刻画又甚为精到。当中挺立一峰,峥嵘崔嵬,秀拔欲动;两侧而下,群峰竞立,如芙蓉初绽;山间有飞流直下;云气、屋宇、桥梁与林木、山石互为掩映,气势壮阔,意境幽远。细观之,图下涧水苍茫,一叶扁舟正欲离岸,似观者入画境。山麓屋宇错落,篱木环绕,飞涧击石,长桥连岸,一人骑马若观山景。往里则入深山,危岩峭壁,松柏参天,一线悬瀑如白练飞流直下,林荫间又现庭院,渐入佳境。在笔墨的表现上,虽还未完全摆脱唐以前山水画的装饰因素和板滞感,但是在真实感和体积感的追求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皴法的成功运用,是荆浩对山水画技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此图以中锋画山石,形态波曲,略似解索;山头和暗处皴法类似小斧劈,再施以淡墨多层晕染,以表现
本套名家课徒稿临本系列,荟萃了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名家如黄宾虹、陆俨少、贺天健等的课徒稿,量大质精,技法纯正,是引导国画学习者入门的高水准范本。邱孟瑜主编的《龚贤山水画谱》荟萃了清代山水画大家龚贤大量的山水课徒画稿,搜集了他大量的精品画作,分门别类,汇编成册,以供读者学习借鉴之用。
《北派名家山水画云水法》收录了北派名家张葵的作品,介绍了山水画云水法,主要内容包括:北派名家画云技法;北派名家画水技法;北派名家云水时景法;云水写生示范;临摹作品欣赏。书中每一幅作品都注有详细的介绍。
中国传统山水画绵延几千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画论著录更是精严深广,但古代画稿,画论常为师徒传授所用,对外多密而不传。本书是作者积几十年临摹、创作、教学经验的总结,可谓之作。临摹古画是学习传统山水画的必经之路。本书作者以荆浩、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巨匠的62幅作品为例,对每幅作品按照勾、皴、擦、点、染及设色的步骤,进行技法解析,指导有志于学习传统国画的美术爱好者逐步掌握学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本书既有原作展示,又有作者临摹范例,同时在附录部分中包括了国画基本知识、山水画基本技法、画论释词,以及关于国画传统的百年论争等大量资料,为读者提供了赏析名品佳作,了解国画发展脉络,学习传统技法的丰富素材,是一本适合于美术爱好者,尤其是中老年绘画爱好者的不可多的技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