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为中国画基础技法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具有技法分析详细、画法丰富、内容多样、通俗易学等特点。本书所例举的题材为松树,书中内容有松树的叶子、枝干、树皮、树根的不同形象及画法,松树的结构分析,松树的创作步骤,完整的作品赏析等;书中图文并茂,每个画法步骤都有简短的文字介绍。
石守谦教授从2007年开始主持中研院“东亚文化意象之形塑”课题项目,在之后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撰写了六篇有关东亚山水画交流方面的论文,陆续发表在台湾大学艺术研究所的《美术史研究集刊》和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学术期刊上,本书即为这六篇专论的结集。由于国内向来对日、韩美术史较少深入了解,更不用说从整体上来考察它们的互动关系,因此石守谦教授在此方面的研究具有学术上的开拓意义。 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后逐渐为韩国、日本所接受,在拥有共同理念和传统的基础上,又延展出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比如“净土”、“桃花源”等理想之境,在将理念付诸笔端,加以形象描绘的过程中,都与各国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不断被再创作与辗转流传,生发出各种变种,塑造出既可相通但又面貌各异的文化意象,其间故事,颇值玩味。这
本卷是珠山八友山水画精品结集。收入了20世纪20-50年代大师何许人、汪野亭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王琦、王大凡等的陶瓷山水画精品80余件,便于艺术院校师生及爱好者欣赏临摹。
杨进民的作品获1998年、2001年、2003年中国美术金彩奖,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2011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一等奖,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银奖(金奖空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展铜奖,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铜奖,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总参美展一等奖,中国的四季美术展铜奖,香港国际水墨画大展东方奖等。
这套树石专集是顾坤伯先生任教时的课徒手稿,是极为难得的墨宝,其中部分伤口是顾坤伯先生主要参酌《芥子园画传》而成。《芥子园画传》是一部流传已久、流传很广而且行之有效的绘画技巧入门书。而顾先生择其大要,以自己的心得体会,提示其练习要领,克服了当时因木版雕刻而形成的单调板滞之病,使课徒稿重新焕发出鲜活生动的笔墨神采。部分手稿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要求所作的示范,厚积薄发,言简意赅,这显然有助于初学者对中国绘画丰富微妙因素的体认,并能加强他们对这些因素的敏感力。顾先生以自身深厚修养把那些基础的程式、技巧提升到了艺术的境地,笔墨简约而气韵醇厚,为初学者提示了艺术的深度并不局限在那些鸿篇巨制中的道理。当今许多出色的山水画家皆得力于顾坤伯先生的言传笔授。他的作品,现在仍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本套绘画技法图书面向山水画初学者,为他们提供一条学习山水画的便捷之路。丛书选取了山水画具有代表性的树木、山石、云水及点景的题材分类。详细而细致地讲解各类画法,并分步骤示范技法要点。使读者在临习过后,基本掌握山水画的基础画法。本书的编排上也注重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让初学者能从本书中获得绘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