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董捷所的《版画及其创造者(明末湖州刻书与版画创作)(精)》从湖州刻书家入手,借助江南经济史特别是明清市镇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构筑明末湖州刻书活动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利用书史资料进行对比,指出明末湖州刻书与当时的“家刻”精品之间的差异。通过几件版画的个案,重新讨论明末版画风格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并以艺术史方法论为指导,结合社会史、文化史、观念史,对相关的版本*录、历史文献和图像进行系统的整理、运用,推动艺术史领域研究的不断拓宽。
白描是源于壁画的 白画 或 粉本 ,以*单纯的方式呈现*丰富的意象。该书从传世的历代名画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白描精粹汇集成册,书中作品皆采用制作高仿真复制品的电子文件及精良印刷工艺,并首创性地摘录相关的历代画理、画论或画者语录原文予以对接,比照结合、*限度地还原作品的原滋原味。
庞泰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数十年专攻山水,执着追求,在着墨敷彩、落笔用綫、点染积皴、构图立意方面都有着新的探索和尝试,把墨韵、肌理效果和酣畅灵动的笔触,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被称为“拖墨带水”、“见笔云”的表现手法,以其难度之高,手法之独特,已超越传统山石皴擦技法,深为国内外人士所赞誉。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及各地展出,并被邀参加在德国、日本、瑞典、比利时、加拿大展览,获得广泛的好评。《激流》在日本参加中日美术交流展览评比时获得金奖;《云海出岫》在中国台湾参加着名书画家作品展时获一等奖。此外,不少作品为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紫光阁、中央军委大楼、中国文联大厦及一些知名美术馆、知名人士收藏。
古木寒林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科中经常表现的题材,该书从传世的历代山水名画中精心挑选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古木寒林经典汇集成册,书中作品皆采用制作高仿真复制品的电子文件及精良印刷工艺,并首创性地摘录相关的历代画理、画论或画者语录原文予以对接,比照结合、*限度地还原作品的原滋原味。
虫、鱼、花、鸟,点缀自然,众卉群芳,令人娱心悦目,藉此戏笔丹青,人生一乐也。 习画学书是老幼学子涵养性格、陶冶情操之途径。幼童课余;信笔涂鸦,能消除疲劳;老年退休,挥洒笔墨,可增加乐趣。养花、锄草、捉虫、观鱼丰富精神生活,强身健体。 人类乃自然界生灵,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公务余睱,徜徉于花鸟虫鱼之间,观其形,闻其声,辨其色,嗅其香,精神振奋,顿时生发热爱自然之心,增爱国之志,或吟诵或书画,身与物同谐,书与画共长。精良笔墨,教育今人,激励来者,此高尚精神,岂不胜于抓骨牌、戏舞厅百位哉! 人生有志,与动物迥别,品德人格,均应操守,忙忙碌碌,转眼百年。精神迹象书画共存,流传百世,利于子孙,此乃吾之志也。 草虫画家许鸿宾著教学图稿,李苦禅前言,内容为怎样临摹、花卉写
《戴敦邦名著画集》为上海著名人物画家戴敦邦先生画的人物画钏馗。
19世纪末叶,近代中国文化艺术因与西方开始交流,所受冲击甚大,一度以西化学者的短视,有被抛弃的危机。然而中国毕竟是数千年文化不曾间断的伟大民族,水墨画更与书法、诗文、哲学相通,岂能被舶来文化所陵夷。所以在20世纪初叶,即以民族艺术有识之士的鼓舞,而更新自强。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使得艺术界也主张拓展视野,走出新的道路。我们可以上溯,那时岭南广东的高剑父、高奇峰,以及陈树人三位所提倡的折衷中西、更新国画的途径,后起的赵少昂拓展了汲古而更新的力量,被称为“岭南画派”。然后有徐悲鸿、林风眠将西画蜕变为中国笔墨,至于齐白石、张大千的大写意、大泼墨,都在为国画的新变做出努力。上溯20世纪的上半叶,大师们所作,无论是倡新的,抑或原本守旧的,都有不同方向与不同程度的拓展国画视野,从而体现
李文秀是深圳市福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李文秀师从画家苏葆桢先生,擅画葡萄、梅兰竹菊、牡丹等,尤所画葡萄与众不同。2001年以“杰出人才”身份旅居美国后回归,并于2001年、2004年、2006年在美国举办个人画展。 本书介绍了工具颜色准备、果实基本画法、叶子画法、一组叶子画法顺序、藤的画法等内容。
《喻继高工笔花鸟画法》收录了他的春晴、红棉朵朵弄清柔、牡丹双鸽、蕉阴群雀、蕉阴白鸽、双雀绣球、梨花春雨、红梅眺春、白玉枝头、和平新春、蕉林絮语、松鹤长春、风敲藤蔓声潺潺、樱花鸳鸯等众多作品。喻继高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大师。他的工笔画继承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风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形式,他的工笔画题材丰富、色彩清新淡雅,画面美观动人。
《龚贤(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龚贤(1618-1689)字半千,号镜遗。明亡后,为寄托的哀思,又名岂贤,号野遗,晚年又自号柴丈,字则始终未改。此外,从龚贤书画的题款及印章中,我们知道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别号,如半山、钟山野老、半亩居人、江东布衣、蓬嵩人、清凉山下人等。龚贤祖籍在昆山,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祖父曾官 长史 (明代的中下级官吏,常充任各部的使者),其父元美也可能做过官,。约在明天启末年。崇祯初年,龚家迁居南京,此时龚贤10岁左右,他在南京长大,并度过了青年时代。在迁居南京之后,龚贤的母亲去世,其父续娶王氏,八个月后即往四川随侍龚贤的祖父,一去不返,生死下落不明。王氏生有一子名翰,是龚贤同父异母的弟弟。龚父虽一去不返,但从龚贤(《忆祖》一诗来看,龚家仍广有田宅,不愁生计。不过,和家里有人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创作问世以来,有过许多的摹本和伪造本,人们争相购置,引起了许多波澜,名震中外。今藏故宫博物院的这一卷,是张择端的原作,绢本、淡着色,高二十四点八厘米,长五百二十八厘米。卷后有金人张著的题跋,是张择端的惟一可靠材料。根据这个材料,我们大致地知道: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先是一个士人,曾到京师(北宋都城汴京)游学,后来学习绘画,擅长于画舟车房屋、城郭桥梁,并具有自己的风格。所创作的作品,除了这卷《清明上河图》之外,还有《金明池争标图》等。由于他在绘画方面的才能,因而被吸收进了宋徽宗赵洁时代的皇家画院,任职为“翰林待诏”。 《清明上河图》,很有可能就是他在画院时期所创作的。 清明节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专为纪念先人的节日, 但是人们除了祭扫
本书是一本经典美术技法书,讲解十分详尽,并附步骤图以及步骤技法解析、示范作品、技法指导、白描画稿及作品赏析等。
吴冠南,1950年生,江苏宜兴人。1962年步入画道,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写意花鸟画。数十年来在各种媒体大量发表作品及论文和多次参加大型学术提名展、双年展。近年来致力于立足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新,如:消解山水与花鸟画的边界;利用平面构成肢解传统花鸟画的构图;用纯色彩表现形象,一反传统以墨为主的方法,将墨作为众多色彩中的一种颜色来运用等项研究,并得到学术界的肯定。 出版个人著作十余部。获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美术学术奖——“黄宾虹奖”,南京传媒水墨画三年展“傅抱石奖”。 现任职于江苏省国画院,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陈永锵艺术简历 1948年生于广州市,广东南海西樵人。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 曾任广州画院院长、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现任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巡视员,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少儿美术教育委员会会长、广东樵山书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 自1973年起,作品均入选历届全国美展。1985年以来.曾分别在国内外举办六十多次个人画展。作品为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上海市、江苏省,黑龙江省、浙江省、陕西省、四川省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以及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纪念堂、国务院办公厅、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防大学、中央军委等机构收藏。2003年分别
《东郭先生/中国经典故事绘本系列》故事讲述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位教书的老师,人们都叫他东郭先生。他为人十分和善,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好人。一天,正当东郭先生准备到镇上去上课,一只受了箭伤的狼出现在他面前……
草虫花卉是传统花鸟画科中经常表现的题材,该书从传世的历代名画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草虫花卉经典汇集成册,书中作品皆采用制作高仿真复制品的电子文件及精良印刷工艺,并首创性地摘录相关的历代画理、画论或画者语录原文予以对接,比照结合、*限度地还原作品的原滋原味。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号个山,后更号人屋、驴、个山驴、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江西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代孙。入清后隐其姓名,长期隐居在南昌青云谱道院当道士。八大山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也是清初四大画僧〔弘仁、石涛、石溪、八大山人〕之一。八大山人专工水墨画,善书法,能诗文。其山水、花鸟作品,画风雄奇隽永,自成一家。花鸟画以水墨写意为宗,笔情恣纵,放逸不群,苍劲圆秀,逸气横生,往往将物象人格化,寄托个人情感或赋予寓意,个性鲜明,笔墨不同凡响。山水画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且枯索冷寂,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气势,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其署款“八大山人”,联缀似“哭之”或“笑之”之状。诗文题跋则含蓄隐晦,亡国之痛,狂放之
论画者曰:“画者,不徒图形,更在于写真。”又有云:“若图其形而未有写其神,标本也;若画山水,只写山之形状,未有写山之气势,地舆论也。”这些道理,都是前人在绘画上的甘苦有得之言,深入浅出。吾人在研砚挥毫之时,若能成事,实非易得。今读沈锡纯画,诚笔精墨妙,“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其所可贵,还在于“写其形而得其神”,人见之,焉有不谓之“善哉!善哉”! 沈锡纯,花鸟画家,闽中画坛之佼佼者。尤擅画虎,心有灵犀,直抒胸臆,正因为这样,所以在造型艺术上自成一格。
书坤同志的《心涛——张书坤诗词书画集》终于问世了。真为这本别具特色集子的问世感到由衷的高兴。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后方基地政治委员孙长新将军看过这本书的初稿后写道:“字里行间,洋溢着志气、豪气、正气,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显示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革命情操、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充实而有滋有味的战斗、工作、生活的真实画卷。” 集子真实地反映了一位革命老战士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爱憎分明,激情奔放。作品放歌盛赞党和军队以及*、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对他们的缅怀之情;热情歌颂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对国际上出现的反动潮流,义正辞严,掷地有声地给予了痛斥和反击;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进行了无
《南宗正脉:画坛地理学》由陈燮君主编。17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经历了天崩地裂的鼎革,清王朝取代了明王朝,建立了统一中国的新政权。出身于仕宦世家的王时敏,入清以后不思为官,退身乡里,,潜心于书画创作。他和同里王鉴一起,继承了董其昌“画家以古人为师”的思想,开辟出以摹古、仿古为宗旨的绘画风气。他们师承的古人是以董其昌所推崇的董源、巨然和“元四家”为主的南宗传系,王时敏尤其倾心于元黄公望,从而将文人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进程。在清初,王时敏被誉为“画坛领袖”。王时敏之孙王原祁,走的是正规的仕途,他继承家学,并获得康熙皇帝的欣赏……《南宗正脉:画坛地理学》由国内艺术史领域重要的研究学者多角度地呈现了四王研究的当代视野,也邀请了历史、地理、思想史、民俗等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