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八大山人书法集 规格:铜版纸彩印全二卷 定价:380元 出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草书歌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赞扬怀素草书艺术的诗歌。诗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刻划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怀素的狂放不羁、激情奔涌、痛快淋漓,在李白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不触动读者的心绪。此诗对后人研究怀素的草书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林散之此幅书法橫卷,笔走龙蛇,焦墨纵横,与李白诗意相合,可谓诗书双璧。
周慧珺的突出成就不仅在楷法,而且流溢在她的行草书上。她学行草始终徘徊于魏晋唐宋之间。年轻时学《兰亭》,一临就是数十通,草书则醉心于黄山谷、智永、孙过庭、高闲、旭素、二王,行书则独钟情米芾。她临摹时力求于形似中笔法,每临一帖,几可乱真,但更可贵的是她并不以形似而自诩,而能遗貌取神,化裁增损,并由博返约,融会贯通,而白成一格,如蜂之采花,酿成其蜜,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她作行草时,解衣盘礴,如郢匠运斤,有一种磅礴万物、挥斥八极的气势和力量,其趣如水之兴澜,其体如珠之走盘,汩乎其来,沛然而不可止遏,既沉着又痛快,笔笔从腕力中析出,毫不凝滞,观其作品,使人于不可言传的意境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在章法布局上,她追求整体的精神团聚和局部的奇正错落、浓淡枯润、疏密虚实的统一,她的行草若流电激
《書法正傳》清馮武撰。武號简缘,常熟人,馮班之從子。班以書法名一時,武受其學。年八十一時,館于蘇州繆曰芑家,爲述此書,專論正書之法。首陳繹曾《翰林要訣》一卷,次周伯琦所傳《書法三昧》一卷,次李溥光《永字八法》一卷,以三家論書獨得微旨故也。其語意有未顯者,則武爲補注以明之。次明李淳所進《大字結構八十四法》一卷,次《纂言》三卷,則歴代書家之微論。次書家小傅、名迹源流各一卷,而以班所著《鈍吟書要》一卷終焉。每卷之中,武亦各爲附論,時有精語。蓋武于書學,頗有淵源耳。
书法朋友,您手中的《欧体楷书间架结构一百二十八法》,是编者根据欧阳询的楷书间架三十六法和黄自元的楷书结构九十二法合编而成的。也就是说,本书前三十六法为欧阳询自己依据学书的体会所编楷书学习法则;而黄自元则在欧阳询的基础上又扩充为九十二法。这些法则,都是汉字结体的基本规律。 黄自元是清代的书法家,湖南人。他一生主攻欧体,是学习继承欧阳询书法的集大成者。所以,我们将他的书法归结为欧体。 《欧体楷书间架结构一百二十八法》,是一部完整的楷书间架结构的法帖,是学习楷书的精典教材,初学书法的习字范本。 学习完《欧体楷书间架结构一百二十八法》后,则可全文临习《九成宫醴泉铭》碑帖,本书将碑文附录于后,并将碑文中缺字补齐,还原为墨迹。置于九宫格中,以利初学者临摹。(为保持原碑文从右自左的书
“中国书法培训教程”系列图书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书法名家精心编写的一套通俗、实用、由浅人深的入门级教科书。它适合各中、小学的教学使用,也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入门向导。自2004年出版以来,本系列丛书广受好评,已成为学习书法的图书。针对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求,我社决定进行再版,同时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这一系列,打造其成为书法教学的品牌。《中国书法培训教程·楷书教程:褚遂良解析》是学习褚体书法的范本之一,本册图书从实用性出发,注重基础学习,以《雁塔圣教序》为解析对象,选取名家拓本为蓝本,经过筛选、归类及特殊的技术处理,保持碑拓风貌,并配以米字格,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并掌握字形结构及笔画定位。为了配合书法培训教学和初学者自学,在编排结构上,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各章节中的范字用笔特点、结字规律、章法
张瑞图(一五七O——一六四四),字长公,号二水,又号果亭山人、芥子居士、平等居士、白毫庵道者。福建晋江人,万历丁未(一六O七)进士,殿试第三,授编修。天启丙寅(一六二六)擢武英殿士。参与枢要,成为宰辅之重臣。然张氏献媚取容于宦官魏忠贤,并手书魏忠贤生祠碑文,入为逆案,崇祯元年(一六二八)朱由检即位,处魏以死刑,张受牵连而被“坐赎徙为民”,由青云直上遽坠渊壑,从政治生命上讲这是天大的祸事,而从书艺上讲抑或是天大的幸事,命名张氏在其一长段的余生里潜心倾力地去实现其“假我数年,摒弃旧学,从不学处求之,或少有进焉”的追求,圆其化古为新的好梦。这是一件张氏手书东坡《前赤壁赋》的行书作品,书于明季生产的云母册页上,以淡墨书熟,是功夫欠佳者所不敢办的,也为张氏墨迹中颇不多见的一路。册页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