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快速浏览世界经典音乐剧的指南,涵盖了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奥、俄罗斯等多个音乐剧原创大国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常演不衰的音乐剧经典(如《剧院魅影》《伊丽莎白》),也有近年来引领潮流的新作(如《汉密尔顿》《摇滚莫扎特》),可谓风格各异,品类繁多。 作者费元洪有二十余年的音乐剧从业经验,以通俗的语言,从创作背景、剧情内容、音乐构思、舞美设计、演唱表演、文化内涵等方面,展现丰富多元的世界音乐剧图景,带领读者领略音乐剧这门当代最综合的舞台艺术的魅力。
由郭鹏和吴寒冰编著的《音乐剧与流行演唱实用教材》根据教学实践,针对音乐剧演唱的特点精选100首具有训练价值的中文歌曲编写而成。每一首作品都编写正式的钢琴伴奏乐谱,使演唱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歌曲。《音乐剧与流行演唱实用教材》为解决音乐剧演员演唱中文作品的技能技巧提供曲目参考,填补了音乐剧演唱教学中的中文教材空缺。
本书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现代舞的发展历程。从*代现代舞者玛莎 格雷厄姆到50年代的阿尔文 艾利,作者清晰地展示了现代舞是如何诞生、发展以及确立其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的。现代舞发端于20世纪初,*初的参与主体是白人女性(大部分为犹太人)、男同性恋者和非洲裔美国人,他们是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群。正是这一因素决定了:从诞生之初,现代舞的艺术诉求和表达方式就与社会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舞者用身体发表着对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以及各种社会偏见的强烈抗议 从 艺术为谁服务?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到 怎样通过舞蹈来表现美国和美国人?身为一名美国人意味着什么? 二战 之后,随着美国社会的繁荣发展,现代舞的政治诉求逐渐让位于纯粹的美学原则,并放下对抗性的姿态,与百老汇舞蹈和芭蕾舞等艺术类型进行了融合。
《野斑马》是以动物为表现对象的拟人化舞剧作品。其构思巧妙,情节感人,形象生动,在弘扬真善美之大爱的同时,每一个舞段都充满着活力。该剧音乐创作历时十三个月。作曲家力图把动物世界外在的鲜活灵性和人类世界内在的至纯情感完美细腻地融合在一起,“动”则惟妙惟肖,“静”则难以忘怀。
一出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年昆曲复兴路。《牡丹花开二十年》是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年的全记录,也是白先勇二十年追求昆曲复兴之路的历程呈现。全书六辑内容从白先勇与昆曲结缘谈起,回顾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来龙去脉。除白先勇的个人讲述外,还有主创团队回顾二十年的征程,导演、艺术指导解析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美学建构,演员分享拜师学艺之路等内容。书末附有多篇论文及文献,并有逾200幅全彩剧照及幕后工作照。为了解白先勇矢志不渝的昆曲情缘和美学建构和入门昆曲艺术的典藏书籍。
本书引论从近代、现代、当代三个角度对20世纪曲学史作了总体论述。正文十章对于近现代曲学的开山祖师王国维、传统曲学的集成者与总结者吴梅、开白话著述风气的现代曲学家郑振铎、国剧学的发轫者与推动者齐如山、戏剧全史的探索者与耕耘者周贻白、埋首诂戏的苦难剧史家董每戡、曲学目前“行路迂缓的‘笨’骆驼”赵景深、蜚声海内外的南戏研究巨擘钱南扬、散曲学与唐剧学的拓荒者任中敏、“治曲当从元人入手”的奉行者王季思等20世纪拥有有代表性的十位曲学家,详细考察其生平、学术道路和曲学著述,深入揭橥其在曲学目前的地位和影响,清晰呈现20世纪曲学史的演变轨迹与历史面貌。馀论部分从曲学史与文学史、报刊创办以及曲集编纂等方面论述了20世纪曲学史的成就。考论结合,重点把握,既有个案性、全程性,又有创新性、体系性,不仅是一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前奏:中国戏剧的起源;奇峰突起:宋戏文和元杂剧;精致典雅:明清传奇与昆曲时代;百花争艳:缤纷多彩的剧种等。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剧场研究经历了从“戏剧”到“剧场”的范式变换,而今已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本书立足国内外剧场实践共通的媒介社会现实语境,从剧场的社会基础、主体设想、心理机制、时空结构等层面系统研究国外剧场理论的近期新成果,通过考察旨在言说社会实践复数性与复杂性的“悲剧”视域,提炼出剧场艺术批判地介入媒介社会的四个核心范畴:他律主体、悲剧升华、年代错位、剧场场景。由此重思处在媒介技术与商业资本双重牵引下的剧场艺术,把握其独特的艺术生产规律,反思当代艺术备受威胁的使命,表达隐而不显的社会关系,从而将剧场批评扩展为一套批判地理解媒介社会文化结构的“拟剧论”方法。本书融合了前沿剧场理论研究与剧场艺术批评的工作,目标读者为从事美学、文艺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与高校学生,文艺批评家
本书是职业昆曲推广人赵津羽老师结合多年昆曲推广实践写作的昆曲入门读物,在传授基本昆曲艺术知识的同时,也重在倡导昆曲+的艺术生活理念,将昆曲独具的中国文化之美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更多的人真正受益于典雅艺术。全书分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从昆曲基本知识、经典剧目讲解、昆曲在当下文化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呈现出昆曲的历史文化、审美意蕴、当代价值,以及在靠前上的重要影响力。本书图、文、声并茂,装帧精美,携带方便,扫码即可欣赏优美昆曲唱段,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具,是适合各个年龄段读者的入门导赏佳作。
本书包含十部三岛由纪夫代表性戏剧作品,体现了作者在戏剧领域的深厚功力和独特的美学追求。篇目包含:《尼俄柏》《大障碍》《鹿鸣馆》《清晨的杜鹃花》《黑蜥蜴》《源氏供养》《萨德侯爵夫人》《朱雀家的灭亡》《我的朋友希特勒》《癞王的露台》。作者以 的表现力、丰富的剧作手法与严密构筑的舞台空间,追寻人性深处的幽微情感。 译者玖羽译有三岛由纪夫戏剧集《近代能乐集》,此番甄选 能体现三岛美学的十篇戏剧作品, 参考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导读。
《戏剧的诱惑》从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视域考察元杂剧在元明清三代不断被改写、重构的历史(版本)演变研究,是研究中国古典戏剧的西方汉学专著。作者聚焦于在印刷文化语境中文本的真实性和再生产等问题,详尽地探讨了在后期历史发展的流动语境中元杂剧文本的改写、再生产等问题,追溯了在过去五百多年间文人学士、编辑者、出版商以及翻译者给予一些元杂剧著名文本以重大影响的历史进程,从而进一步地深化了对中国古典戏剧的认知和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有关元杂剧在元明清时期被经典建构和接受的跨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