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5-49元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昆曲牡丹亭全本(简谱版)——根据纳书楹版《牡丹亭全谱》译谱
    •   ( 818 条评论 )
    • (明)汤显祖 著,关德权 译谱、整理 /2010-10-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牡丹亭》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剧情梗概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儒生陈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手持一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沉浸在此梦中不能自拔,因为思虑过度,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下。其父杜宝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就是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 ¥31.5 ¥56 折扣:5.6折
    • 川剧与巴蜀民俗(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02)
    •   ( 106 条评论 )
    • 杜建华 等著 刘祯 主编 /2020-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川剧是中国戏曲与巴蜀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其三百年多年发展过程中的几起几落,无不与巴蜀民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是国内从民俗学视域来研究川剧艺术发展与社会民俗关系的专著。作者从民俗学和戏曲学的不同维度入手,探讨了巴蜀民俗与川剧的共生发展、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本书研究视角独特,资料翔实,并配有数十幅珍贵资料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戏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图书,也是广大戏曲爱好者了解川剧的一本绝佳读本。

    • ¥47.9 ¥85 折扣:5.6折
    • 柳琴戏锣鼓经曲牌应用简编
    •   ( 9 条评论 )
    • 宋兆连 /2024-05-15/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柳琴戏,俗称 拉魂腔 ,清朝乾隆年间发源于临沂的兰山、郯城一带,广泛流布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 锣经 ,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打击乐是中国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掌控着戏剧节奏的快慢以及力度的强弱变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各个剧种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本书从 柳琴戏锣鼓经应用简述 锣鼓经谱例和用途 常用曲牌谱例和用途 三个部分,对柳琴戏锣鼓经及曲牌的演奏方法、艺术特征及其在剧目中的实际应用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记述和分析。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柳琴戏打击乐

    • ¥38.3 ¥68 折扣:5.6折
    • 昆曲日知录:幽梦谁边
    •   ( 234 条评论 )
    • 沈昳丽 /2021-0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沈昳丽的*本演剧随笔。她把演剧过成了日子,把昆曲视作有美感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剧目《紫钗记》《牡丹亭》《长生殿》表演上的 旧中求新 ,到新编剧目《红楼别梦》《椅子》的 新中守旧 新中创新 ,从传统戏剧舞台走到实验剧场、音乐剧场,赋予昆曲更多的表现力,实现昆曲和现代音乐的结合。创办 昳丽道场 ,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以传播和弘扬昆曲文化为使命。本书记录了沈昳丽从艺35年来对舞台对戏剧持之以恒的思考与探索,读者即观众,字里行间,动静张弛,是场上做戏,但愿亦是心有灵犀。

    • ¥38.3 ¥68 折扣:5.6折
    • 汉剧与汉派文化(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09)
    •   ( 56 条评论 )
    • 陈志勇刘祯 主编 /2020-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国内专门研究汉剧与汉派文化的著作。在充分掌握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作者系统考述了汉剧在武汉及其周边孕育与形成的历史,还原了清末民国年间汉剧 四派归一 的繁荣景象,揭示了武汉近代都市化进程中汉剧在演出场所、舞台表演和伶人组织管理方面的变革。 本书还从 人 的视角观察艺人、观众在汉剧与汉派文化互动关系中的独特意义,重点考察了清末民初大批进城汉剧艺人的本地化,以及汉剧科班对汉剧艺人的培养情况。汉剧票友、票社与汉剧名角的双向交流,汉剧艺人在武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为和表现,都诠释了汉剧与武汉及汉派文化之间的不解之缘。

    • ¥42.2 ¥75 折扣:5.6折
    • 韩世昌昆曲剧目身段谱
    •   ( 72 条评论 )
    • 陈古虞 著 /2022-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韩世昌,北方昆曲的代表性人物,工旦角。北方昆曲剧院的首任院长。此书为陈古虞记录整理的韩世昌昆曲剧目的身段谱,包含《思凡》、《痴梦》、《贞娥刺虎》、《闺塾》、《刺梁》、《游园》(未完稿)五个半剧目。身段谱的记录起始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对韩世昌昆曲表演艺术研究乃至北方昆曲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也为昆曲旦角表演艺术的研习传承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38.3 ¥68 折扣:5.6折
    • 徽音传天下——安徽民歌研究与歌曲编配艺术
    •   ( 16 条评论 )
    • 田雅丽 张中灿 /2021-05-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安徽民歌资源丰厚、形态多元、曲调多样。巢湖、当涂等五个地方民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繁昌、无为等十多个地方民歌进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是根据传承人演唱的民歌进行记谱整理,并加以创编的歌曲集。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作曲技法,将古老的民间曲调用西方乐器加以呈现,使之焕发新的光彩,具有创新意义。

    • ¥30 ¥45 折扣:6.7折
    • 古典南戏研究
    •   ( 175 条评论 )
    • (日)田仲一成 著 /2012-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以《琵琶记》与四大南戏(荆刘拜杀)以及南戏化的《西厢记》为对象,分析明清时期各地方剧本的文本流传、变异与社会性质。通过比对各地版本的唱词与宾白,可以发现吴本出现于明代前期,夹带方言,表现素朴,应是江南乡村演剧的古本;与此相反,南京或杭州刊行的京本是适用于宗族家堂演出的雅本;闽本处于从乡村到宗族的过渡阶段;徽本歌词保留了古本原貌,但增补大量通俗宾白,是供下层小民享用的市场俗本;弋阳本属于同类俗本,但稍微雅化,可说是江南普及本。《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中总的来说,明代前期乡村戏台演出的古本发展到明代中期,以闽本为节点分化为两种,一是宗族家堂享用的高级京本,一是市场戏台演出的下级徽本,这反映出明代嘉靖以后的社会变革

    • ¥29.3 ¥52 折扣:5.6折
    • 藏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 144 条评论 )
    • 李云 著 /2014-08-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剧种中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据传广场演出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其他一些大剧种,如京剧、昆曲、川剧等,历史都比藏戏短。藏戏源于西藏各地,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因此,它们不仅在国内戏曲艺术中非常奇特,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戏曲艺术中也是十分罕见。李云、王文章主编的《藏戏》力图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将这一古老神奇的文化形态——藏戏艺术呈现于读者面前。

    • ¥31.5 ¥56 折扣:5.6折
    • 昆曲《牡丹亭》全本(简谱版) (明)汤显祖
    •   ( 12 条评论 )
    • (明)汤显祖 /2010-10-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昆曲是距今有近七百年的古老的剧种,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之际(十四世纪中叶),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因其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故名为“昆山腔”。昆曲具有完整的表演体系,它的声腔对其他剧种有深远的影响,被称为“百戏之祖”。

    • ¥28 ¥56 折扣:5折
    • 此物最相思——粤剧史料文萃
    •   ( 111 条评论 )
    • 蔡孝本 李红 /2016-06-01/ 广州出版社
    • 《此物相思 粤剧史料文萃》主要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梳理粤剧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二是解读粤剧艺术的风格特色,三是介绍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性艺术家,四是概述粤剧现阶段传承和保护的情况,力求能翔实地记录、真实地反映粤剧的历史、发展现状、风格特色、代表人物等读者关心的热点,以更好地宣传和推广粤剧艺术。 继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之后,其社会价值和艺术特性得到了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社会认同,在此过程中,社会各界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粤剧艺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基于此种认识,广州粤艺发展中心联同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多年来切实做好挖掘、整理、研究粤剧传统艺术及粤剧史料等方面的工作。《此物相思 粤剧史料文萃》一书,也是对这些工作的系统的总结。

    • ¥41.5 ¥68 折扣:6.1折
    • 傩礼乐歌研究
    •   ( 43 条评论 )
    • 章军华 /2016-08-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史学角度梳理和考证傩歌的生成与嬗变过程,阐述傩歌的本质与内涵意义及历史演变。对从田野调查而来的全国六大区域内遗存傩歌的艺术形态、内容特色进行深入的探索与评析。对傩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如下新的学术观点: (1) 首次提出傩礼起源于 日祭 的学说,并提出傩礼的核心包括 安抚 与 禳除 两方面内涵的观点。(2)首次提出以 礼 为主线进行探索 傩 源流的学术主张。(3) 进一步深化了傩蜡混融的学术观点。(4) 提出傩乐肇始国家礼制创建之后的学术主张。(5) 初步考据出殷商傩乐礼制的大约步骤。(6) 提出傩礼乐歌生成与嬗变历经五个重要转折期的学术观点。(7) 首次全面系统搜集整理全国26个省市区傩礼乐歌资源,在全国六大区域傩歌遗存中,通过排查、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提炼出各地域 傩歌 中遗存的独具风貌

    • ¥45.3 ¥68 折扣:6.7折
    •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文艺复兴手账系列:牡丹亭(汉英手账)
    •   ( 2 条评论 )
    • 汤显祖 /2024-08-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杰作,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跨越生死界限的传奇爱情故事。杜丽娘因梦中与柳梦梅相遇而相思成疾,病逝后化为鬼魂,与柳梦梅人鬼相恋。在柳梦梅的帮助下,杜丽娘最终还魂复生,二人终成眷属。该剧以浪漫主义手法展现了追求爱情与自由的主题,情真意切,曲辞优美。它不仅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被誉为 百花齐放 中的一朵奇葩。本书稿精心摘选了《牡丹亭》中的经典段落,并配以精美的图画,同时辅以许渊冲先生优雅流畅的译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场视觉与文字的双重盛宴,以供其深入鉴赏与品味。

    • ¥28.1 ¥49.8 折扣:5.6折
    • 民间文化生态视阈下的杭剧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陈漪 /2018-08-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杭剧是杭州地方传统戏曲,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曾广泛流行于杭、嘉、湖地区和上海、苏南等地,曲折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本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围绕杭剧这一研究中心,试图在文化生态视域下,梳理出杭剧发展的历史脉络,还原杭剧形成、发展、衰落、复兴的历史面貌,并全面考察其民间文化生态的演变,深入剖析与其相关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认识地方戏曲民间文化生态与戏曲发展的相生互动关系,探索当下传承路径,为其他类似濒危地方剧种提供参考与借鉴。本书为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戏曲民间文化生态的失落与重建:以杭剧为中心》的研究成果。

    • ¥26 ¥48 折扣:5.4折
    • 时白林黄梅戏音乐唱腔选集
    •   ( 43 条评论 )
    • 时白林 /2019-08-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该选集是从时白林先生创作的黄梅戏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中整理编辑而成的。时间跨度约50年,共40个剧目,145个唱段,有独唱、对唱、重唱、齐唱、帮腔、合唱等。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有《天仙配》《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孟姜女》《江姐》等剧中的一些唱段。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时被中宣部、文化部等六部门评为 经典作品 。

    • ¥40 ¥60 折扣:6.7折
    • 云心水心玉簪记:琴曲书画昆曲新美学
    •   ( 333 条评论 )
    • 白先勇 策划 /2011-02-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继二○○四年青春版《牡丹亭》之后,作家白先勇带领原班人马制作新版《玉簪记》,将中国传统雅致的琴曲书画,在舞台上赋予新意。 《云心水心玉簪记(琴曲书画昆曲新美学)》由白先勇总策划,制作团队共同书写:包括张淑香的新剧本、新观点,传承大师华文漪与岳美缇的现身说戏,书法家董阳孜的书法挥洒,画家奚淞的白描佛像与色空不二,王童、曾咏霓的淡雅服饰,王孟超的极简舞台设计,古琴大师李祥霆与千年唐代古琴“九霄环佩”剧中亮相,美学家辛意云的情爱新诠……《云心水心玉簪记(琴曲书画昆曲新美学)》将一出今日看来也毫不落伍的爱情戏曲,演绎得淋漓尽致,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 ¥31 ¥45 折扣:6.9折
    • 锣戏与中原俗曲(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10)
    •   ( 37 条评论 )
    • 赵君刘祯 主编 /2020-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中原俗曲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概念本身产生较晚,但由于它的客观存在以及与传统音乐文化较直接的承传性,从而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书对中原俗曲文化的形成进行了细致剖析,并对其整体性风貌做了全面梳理,同时对锣戏的历史、艺术特征和价值进行了整体性呈现。作者通过对该剧种的形成时间、流布地区、戏曲班社、音乐本体、表演艺术和剧目文本等多方面的梳理,具体分析了其独特性的根源,以便让读者对中原俗曲文化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 ¥42.2 ¥75 折扣:5.6折
    • 齐如山国剧论丛/中华现代学术名***丛书
    •   ( 6 条评论 )
    • 齐如山|整理:苗怀明 /2015-12-01/ 商务印务馆
    • 齐如山所著,苗怀明整理的《齐如山国剧论丛/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所依据的是齐如山先生毕生研究京剧的结晶,晚年的代表作之一的《国剧艺术汇考》。张群言此书“凡国剧有关各方面,包举无遗,既广罗众说,复断以己意,宜乎继往开来,足成一家之言也”,其内容丰富,考据周详,*修订了作者早期戏曲研究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将有关京剧艺术的种种问题,擘肌分理,予以客观精审的考证,为京剧研究提供了一部充实完备的重要参考。在《国剧艺术汇考》之外,仍有不少散逸作品值得搜索整理出版,有鉴于此,本书纳入其散见于《国剧画报》、《戏剧丛刊》、《大公报》、《南金》、《新思潮》等报刊的单篇文章。

    • ¥36.1 ¥52 折扣:6.9折
    • 川剧舞台美术实践与研究
    •   ( 13 条评论 )
    • 敬建成 /2020-03-09/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书稿包含川剧舞台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川剧舞台美术空间艺术造型及分类、川剧服饰设计依据、川剧服饰的功能和意义、川剧服饰特点考述、川剧旦角褶裙及宫装的传承与创新、花脸溯源、花脸各类型的勾画特点、川剧道具的改进与创新、川剧舞台中灯光的应用等内容。

    • ¥43.9 ¥78 折扣:5.6折
    • 昆曲演唱理论丛书:魏良辅《曲律》 王骥德《方诸馆曲律》 沈宠绥《度曲须知》 徐大椿《乐府传声》 古兆申,余丹
    •   ( 8 条评论 )
    • 古兆申,余丹 /2014-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曲律》仅以千字篇幅,条例清晰、简洁扼要地阐述了昆曲演唱表演之津梁。涉猎呼吸、发声、吐字、四声、行腔、板眼、曲趣等诸多声乐理论。昆曲演员向来奉《曲律》为必学之经典。作者魏良辅在昆曲艺术发展进程中,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明嘉靖、隆庆年间,由他主导吸取北曲和海盐腔、弋阳腔之精华,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形成细腻、婉约的昆曲新腔。 《方诸馆曲律》由明代戏曲作家、曲论家王骥德所著。内容涉及戏曲源流、音乐、声韵、曲词特点、作法,并对元、明不少戏曲作家作品加以品评。作者在书中第一次对南北曲的创作进行了分门别类、比较详尽的探讨。 明代戏曲声律家沈宠绥所著《度曲须知》一书将南北曲之源流、格调、字母、发音、归韵诸种方法,一一辨析其故,使度曲者有规则可循。故清初学者李光地盛赞他“有功于词曲”

    • ¥33.63 ¥59 折扣:5.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