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5-49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越音易通·越剧舞台念白
    •   ( 107 条评论 )
    • 钱丽文 /2022-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系统总结越剧舞台念白的专业新形态教材,汇集了越剧舞台优秀剧目念白选段,行当丰富,流派纷呈,且经越剧表演艺术家不断实践检验,已成经典,具有重要的实训价值与传承意义。 教材为立足于越剧语音的规范与教学实践的运用,着重强调越剧舞台语言表现能力的培养,一是越剧规范语音知识的应用;二是越剧舞台语言处理的能力。全书共分三个篇章,具体内容如下: 篇章:行当念白 (一)花旦念白;(二)小生念白 ;(三)老生念白 ; (四)老旦念白 ;(五)丑角念白。 第二篇章:行当对白 第三篇章:自学念白 本书着眼 互联网 背景,深化教材创新改革,着力打造戏曲新形态教材,将互联网及新媒体资源与戏曲教学有机融合,在内容上,每一段念白配有对应二维码,链接名家音频和视频示范,同时,图文并茂,强化可读性与可看性。

    • ¥46.7 ¥58 折扣:8.1折
    • 品味越剧
    •   ( 37 条评论 )
    • 陶瑞兴李红卫汪玉立 /2022-08-19/ 新华出版社
    • 越剧已经成为中国戏曲的第二大剧种。越剧为何能在嵊州农村诞生?又为何能在短短的百年间发展为全国性的大剧种?这是许多越剧界人士及爱好者都想知道的答案。本书从读者较为关切的话题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其中的缘由。细细品读本书,读者能从书中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还可以了解越剧的发展历史、嵊州的人文地理及山水风貌。本书文笔简练,语言优美,图文并茂。书稿后以二维码多媒体形式,向读者呈现越剧的精美唱段。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传承越剧和宣传嵊州的精彩读物

    • ¥26.3 ¥36 折扣:7.3折
    • 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粤剧
    •   ( 87 条评论 )
    • 罗铭恩 /2020-03-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 粤剧这朵盛开在岭南的戏曲艺术奇葩,孕育生成于深厚的岭南文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华人聚居之地。它是这一地区人民共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道德标准,以及审美情趣的共同体现,有 南国红豆 的美誉。粤剧融八岭南文化的血脉之中,积累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使这方水土更加绚丽多彩。

    • ¥30.8 ¥39 折扣:7.9折
    • 黄梅戏艺术欣赏
    •   ( 13 条评论 )
    • /2023-09-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本书系2022年安徽省高校 三全育人 试点省建设暨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精品教材项目。本书系统介绍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主要从黄梅戏打击乐、黄梅戏声腔音乐、梅戏的剧目、黄梅戏的唱腔念白、黄梅戏的表演等几个方面出发,由浅入深、以戏讲戏、以技讲艺,详细阐述黄梅戏艺术的基本常识和审美特质。本书力求使读者在领略黄梅戏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读者独立从事黄梅戏表演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 ¥44.2 ¥56 折扣:7.9折
    • 粤来粤有戏:青少年粤剧文化传承研学手册
    •   ( 3 条评论 )
    • 喻晓伶廖文 /2023-10-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 围绕粤剧文化主题的创新素养项目化学习的活动手册,以粤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为基础,立足教育基本理论、课程教学理论、教育戏剧理论以及已有的实践经验,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 唱、念、做、打 四种戏曲艺术表现手法为架构,突破传统粤剧课程的形式,创新粤剧课程结构体系。 手册从三个切入维度实现创意实践、艺术表现、审美感知以及文化理解等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一是从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出发,以真实问题情境为切入口,致力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运用理性思维与逻辑分析方法,通过系列戏剧教育活动、劳动实践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粤剧传统文化、粤剧名人大师、粤剧传统技艺等,提升学生的戏剧理解与演绎能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二是从 玩中学、做中学 的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方

    • ¥37.9 ¥48 折扣:7.9折
    • 20世纪岭南潮剧音乐发展史
    •   ( 11 条评论 )
    • 董学民 /2021-06-05/ 广州出版社
    •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支脉的潮汕文化,孕育了极具特色的潮剧及音乐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潮剧其源于南戏,后 易语而歌 ,以 土音唱南北曲 ,并编演地方题材的剧目,潮剧与表演、音乐等是天然相伴生的综合性艺术。面对不同剧种、声腔的传入,20世纪新的艺术形式,潮剧始终在不断融合、变异,丰富了潮剧音乐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文艺工作者与潮剧老艺人整理传统剧目、创作新戏(音乐),潮剧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改革开放 后,一批潮剧作曲家又创作出极具代表性的古装戏以及与时俱进的现代戏,并在作曲技法上不断探索,塑造了一个个难忘的艺术形象,成为牵系海内外三千万潮汕人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

    • ¥36.7 ¥51 折扣:7.2折
    • 吕剧艺术分析与研究
    •   ( 24 条评论 )
    • 王东涛 /2019-12-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吕剧艺术分析与研究》以吕剧这一剧种为研究对象,从音乐、表演及舞美、代表人物及剧团、经典剧目等不同角度对吕剧艺术做了分析,旨在更立体和全面地将吕剧这一艺术展现出来,整体上分析和总结了吕剧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吕剧的发展和传承问题。

    • ¥37.9 ¥48 折扣:7.9折
    • 昆曲日知录:幽梦谁边
    •   ( 224 条评论 )
    • 沈昳丽 /2021-0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沈昳丽的*本演剧随笔。她把演剧过成了日子,把昆曲视作有美感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剧目《紫钗记》《牡丹亭》《长生殿》表演上的 旧中求新 ,到新编剧目《红楼别梦》《椅子》的 新中守旧 新中创新 ,从传统戏剧舞台走到实验剧场、音乐剧场,赋予昆曲更多的表现力,实现昆曲和现代音乐的结合。创办 昳丽道场 ,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以传播和弘扬昆曲文化为使命。本书记录了沈昳丽从艺35年来对舞台对戏剧持之以恒的思考与探索,读者即观众,字里行间,动静张弛,是场上做戏,但愿亦是心有灵犀。

    • ¥47.6 ¥68 折扣:7折
    • 我的越剧生涯
    •   ( 110 条评论 )
    • 田虹 /2020-08-18/ 上海大学出版社
    • 《越剧名家口述历史》:本书采访了十几位越剧老艺术家,包括袁雪芬、王文娟、毕春芳、焦月娥、筱月英、吕瑞英、孟丽英等,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成就整理成书,以亲历者的自述阐述、回忆越剧的发展、所处环境、经历的事件等,为上海越剧界建立起一份全面的历史档案。

    • ¥48.9 ¥62 折扣:7.9折
    • 苏州评弹艺术家评传 (五)
    •   ( 29 条评论 )
    • /2022-02-25/ 古吴轩出版社
    • 本书所记潘伯英、黄异庵、杨振新、曹啸君、尤惠秋、邢瑞庭均为苏州弹词界造诣优秀的前辈艺术家,他们引经据典,面风、手势、眼神配合到位,表演炉火纯青。书中客观记录了他们跌宕动人的艺术生涯,展示了他们对弹词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弹词艺术凝结着他们毕生的追求与不懈的奋斗。他们既是传统流派的继承者,又通过各自长期的艺术实践在说噱弹唱演诸方面,独具风格,自成体系。本书为研究苏州评弹历史,传承评弹艺术,发展与创新评弹事业提供经验和指导。

    • ¥41.7 ¥58 折扣:7.2折
    • 戏曲讲堂·豫剧板胡演奏艺术
    •   ( 35 条评论 )
    • 周武占 /2023-10-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本书共分为八章,前三章是对豫剧板胡的概述及演奏方法的叙述,后五章是实践性的练习、演奏和欣赏,包括豫剧四大板式过门演奏、常用曲牌演奏、常用情绪音乐演奏、豫剧板胡演奏唱段赏析、豫剧板胡演奏曲目赏析等。在呈现方式上,结合乐谱将板胡演奏音频(或视频)二维码同步提供给读者,可使读者通过视听直观地去学习、了解、认识豫剧板胡的演奏特点,为读者学习、演奏提供了便利,体现了本书的专业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戏曲工作者、戏曲爱好者的常备书,可作为戏曲(音乐)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

    • ¥38.7 ¥49 折扣:7.9折
    • 齐如山国剧论丛
    •   ( 399 条评论 )
    • 齐如山 著 /2015-12-01/ 商务印书馆
    •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饮誉世界,这一成绩有赖于齐如山在其背后的鼎力支持。齐如山先生不仅为梅兰芳设计表情、身段、造型,还为其量身编写剧本。梅兰芳轰动美国的京剧之行也是齐先生提议、推动的。梅齐二人的友谊合作持续二十年之久。齐如山不仅是社会活动家,更是中国戏曲的研究大家。他出生于昆剧之乡高阳,在戏剧的浸润中长大,及至青年时每每趁出国之机观看西洋话剧。通过中西艺术的比较,对中国戏剧的表演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通过戏曲研究与实践,他得出戏剧“无论何处何时,都不许写实,有一点声音,就得有歌的意味。一点动作,就得有舞的意味”的结论。这个论点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戏曲表演的特点。 《齐如山国剧论丛》除选收了齐氏具有代表性的剧学著作,还首次整理集合了散见于报刊、杂志中的单篇

    • ¥37.5 ¥52 折扣:7.2折
    • 古典南戏研究
    •   ( 169 条评论 )
    • (日)田仲一成 著 /2012-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以《琵琶记》与四大南戏(荆刘拜杀)以及南戏化的《西厢记》为对象,分析明清时期各地方剧本的文本流传、变异与社会性质。通过比对各地版本的唱词与宾白,可以发现吴本出现于明代前期,夹带方言,表现素朴,应是江南乡村演剧的古本;与此相反,南京或杭州刊行的京本是适用于宗族家堂演出的雅本;闽本处于从乡村到宗族的过渡阶段;徽本歌词保留了古本原貌,但增补大量通俗宾白,是供下层小民享用的市场俗本;弋阳本属于同类俗本,但稍微雅化,可说是江南普及本。《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中总的来说,明代前期乡村戏台演出的古本发展到明代中期,以闽本为节点分化为两种,一是宗族家堂享用的高级京本,一是市场戏台演出的下级徽本,这反映出明代嘉靖以后的社会变革

    • ¥36.4 ¥52 折扣:7折
    • 闽台戏剧与当代
    •   ( 26 条评论 )
    • 陈世雄 著 /2011-09-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闽台戏剧与当代》文章共编为三辑,实际上可分为七类,,是关于闽台戏剧的综合论述,体现为首篇《论闽南戏剧文化圈》;第二,是评述当代中国戏剧发展趋势的若干长短不一的文章,目的是衬托出闽台戏剧存在和发展的大背景;第三类,是对新时期以来福建省新剧目的评论,涉及梨园戏、歌仔戏、高甲戏、傀儡戏等不同剧种;第四类,是有关两岸歌仔戏交流和比较研究的文章;第五类,是有关木偶艺术的理论、书评和剧评;第六类,是评论梨园戏老前辈吴捷秋、庄长江先生著作的短文;第七类,是探索戏剧人类学的阶段性成果,共有五篇论文。全书的核心是闽台戏剧,而“当代”是指她所处的大环境和相关的理论问题。

    • ¥30.3 ¥42 折扣:7.2折
    • 二人转与东北文化传统
    •   ( 73 条评论 )
    • 杨旸杨朴 著 /2015-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该书试图回答与其他戏曲或曲艺形式相比,二人转为什么具有巨大的艺术裹卷力和冲击力。因此,该书首先探讨二人转与原始仪式关系问题;接着探讨二人转与萨满的关系,之后探讨二人转与东北神话的传统,*后探讨二人转文化传统争论。得出结论认为,二人转之所以产生巨大的艺术裹卷力和冲击力,首先是来自二人转的意象,是二人转因为连着这部东北文化史,才使二人转连着它的源头。也正因为连着它的源头,二人转才获得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 ¥42 ¥60 折扣:7折
    • 戏文当了实事做——昆曲艺术感悟
    •   ( 73 条评论 )
    • 陈益 /2019-04-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这是一本对昆曲艺术进行介绍和赏析的著作,是作者多年来对昆曲艺术感悟的总结。昆曲,是一份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有天生的优势,也先天地注定不易传承。针对当下人们对昆曲的了解情况和曲艺传承现状,作者立意于解答 什么是昆曲 怎样看待昆曲 如何传承和发扬 等问题,以独特的视觉赏析昆曲珍本,探索昆曲历史,为读者阐释了昆曲文化魅力,分享了在剧本、表演、人物、风尚、演变诸方面的收获。全文围绕昆曲曲本、昆曲文化,昆曲历史、发扬传承等方面,分为 感悟 品味 读史 沉思 行屐 五个章节,帮助读者正确认识昆曲,领略昆曲艺术魅力,进而引发社会对昆曲传承的关注和思考。

    • ¥32.7 ¥40 折扣:8.2折
    •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考察与研究
    •   ( 18 条评论 )
    • 喻林 著 /2016-05-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安徽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中游的汉族民间歌舞艺术,它主要分布在安徽的怀远、蚌埠、凤台、淮南、颖上、凤阳等地,具有广泛的民间群众基础,素有 东方芭蕾 淮畔幽兰 之美誉。总体来说,安徽花鼓灯是由花鼓灯舞蹈和花鼓灯音乐两大部分构成。以往关于花鼓灯舞蹈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对花鼓灯音乐部分的研究和对花鼓灯社会功能与学科意义的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花鼓灯艺术如何适应新时代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花鼓灯艺术的文化资源,这些问题都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本书首先对安徽花鼓灯的艺术内涵展开论述,继而对安徽花鼓灯音乐的历史渊源进行专题探讨;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对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艺术流派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类式的探究。从花鼓灯歌、花鼓灯锣鼓和花鼓灯后场小戏三个方面对安徽花鼓灯音

    • ¥27 ¥32 折扣:8.4折
    • 昆山幽兰满庭芳——昆曲发源地人物传
    •   ( 95 条评论 )
    • 陈益 著 /2016-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此书收录7篇文章,详尽记述了昆山历代昆曲名人的小传:名伶黄番绰、文学家顾阿瑛、曲圣魏良辅、曲神梁辰鱼、文学家张大复、歌姬陈圆圆、近现代昆曲人物,娓娓道来,时有作者之独特见解,展现了昆山地方文化之源远流长。

    • ¥26.6 ¥38 折扣:7折
    • 二十世纪昆曲研究
    •   ( 64 条评论 )
    • 朱夏君 著 /2015-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朱夏君编*的《二十世纪昆曲研究》梳理了20世纪昆曲研究理论,探讨学者研究经验与治学方法,总结了20世纪昆曲研究学术史的一般规律。本书首先从吴梅的学术道路与影响看20世纪昆曲学术格局的形成,继而从昆曲文献的几个问题看其中的学术传统,并且清理昆曲乐律中的传统曲学观点和西方音乐观点。此外,从演员和曲家的角度谈20世纪昆曲表演,从如昆剧史、昆剧志和昆剧词典的编撰分析21世纪昆曲研究的新趋势。

    • ¥42.5 ¥52 折扣:8.2折
    •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
    •   ( 23 条评论 )
    • 李静 /2014-09-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考察近代粤曲的生成、发展与演变,还原并解析以粤曲生产与欣赏为中心形成的粤曲文化景观,从历史的回溯、形态的分析、艺术精神的解读、文化史价值的评述等具体角度对粤曲艺术进行整体观照与深入探究。 粤曲的近代发展与演变历程在班本粤曲、歌坛粤曲与唱片粤曲等三种曲本形态中具有完整而丰富的呈现。茶楼故曲、“私火局”自娱、唱片聆听既是粤人传统生活方式及娱乐形式的延续,也营造出城市化进程中粤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时代精神与娱乐趣味兼收并蓄、文人情怀与世俗智慧的和谐融通,使粤曲成为粤人娱乐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表征。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冀以粤曲为个案,挖掘历史,追寻记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时空流转与社会迁延,为相关戏

    • ¥39.7 ¥53 折扣:7.5折
    • 扬州戏曲史话
    •   ( 50 条评论 )
    • 韦明铧韦艾佳 著 /2014-03-01/ 江苏广陵书社
    • 《扬州戏曲史话》以时间为主线,详细讨论了扬州戏曲的发展。既回顾了扬州评话、木偶、弹词、清曲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同时展望其未来。试图通过通俗化、平实性的文字,以宏观的眼光来探讨扬州的戏曲发展史。既有对古代扬州戏曲发展和兴盛的歌颂,更有对近现代扬州戏曲衰落和复兴的思考。通过贯通从上古到现代的扬州戏曲史上的人和作品,来反映整个扬州戏曲史的真实面貌。

    • ¥37.9 ¥48 折扣:7.9折
    • 昆坛瓯韵--永嘉昆剧人物
    •   ( 45 条评论 )
    • 沈不沉 /2011-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永嘉昆剧渊源已久,自成一体。《昆坛瓯韵:永嘉昆剧人物》细致介绍了在永嘉昆剧发展历史中出现的三十余位不为人知的“艺术家”,所述人物都是市井小民,史书不录,方志不载,名不见于经传,却为永嘉昆剧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昆坛瓯韵:永嘉昆剧人物》资料翔实,如实记录了一群民间艺术家,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永嘉昆剧的独特艺术面貌和历史发展过程,展现了当时的文化生态以及观众的爱憎。书后附录《巨轮昆剧团人员花名册》、《永嘉昆曲研究资料索引》。

    • ¥31.1 ¥38 折扣:8.2折
    • 扬州弹词艺术
    •   ( 37 条评论 )
    • 韦明铧 著 /2009-09-01/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 《弦歌不了情——扬州弹词艺术》一书从源流、书目、曲调、表演、世家、丛考、传承、经典八个方面系统地梳理扬州弹词的历史、发展及其特色,并收录相关的图片。 本书不仅有丰富详尽的文字资料,还选配大量精美的图片,并配发音像资料,图文并茂,声像俱备,使读者得以从多方面认识扬州文化的精髓,了解扬州艺术的风采。

    • ¥28.4 ¥36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