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流行钢琴的演奏理论,下册为与上册所讲相应的练习曲集。演奏理论由浅入深分为四个阶段,旨在讲解流行钢琴的演奏与练习的方法、套路,以及即兴、编配流行钢琴曲子的具体做法。其中作者还以专业且不失幽默的文笔穿插讲解了各种练习演奏中好用的小技巧。下册则围绕上册的理论内容编写了练习曲目,各种流行歌曲、乐曲的钢琴演奏改编。
本书选取了明代《琴书大全》中关于古琴制作的相关章节,以及北宋琴家石汝砺和崔遵度撰写的琴材斫制文献,共分三部分。 部分注译了石汝砺撰写的《碧落子斫琴法》,包括定材尺寸、琴身尺寸、削面法、调声法、较古琴大小法、琴色样法、斫匠秘诀等内容。其中不仅有较为详尽的宋代古琴琴面、琴背以及槽腹中各部位的相关尺寸,还保存有唐代斫琴名家雷震、张越之琴的实际尺寸记录,及其与宋代斫琴尺寸的比对性文献。 第二部分注译了崔遵度撰写的《琴笺》,阐述和探索了琴面上的十三个徽位的用法,并突破性地提出了十三个徽位不同声音的出现是事物客观规律的看法,否定了汉、唐以来将琴的音律附会为节气月令的唯心主义。 第三部分为《琴书大全》节选注译。《琴书大全》为现存收录古代琴学文献 多的一部类书,全书共二十二卷,本书中仅
王耀华、杜亚雄编著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构成、艺术特色及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述,并与西方音乐相对照,分别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各体系和支脉的代表乐种和音调特点。又从美学角度总结出其艺术特色。是当前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成果的综合。本书可供有志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青年学子学习参考。
《摇滚!摇滚的前世今生》介绍摇滚乐的发展史及对我们的影响。内容比较前沿、有丰富的栏目和图片。拟做成大众学术书。原版书的许多元素可以保留:杂志书开本,封一富有视觉冲击力的THINK字样等。读完《摇滚!摇滚的前世今生》,你会对摇滚乐有自己的、更清晰的认识。
本书稿系一部敦煌曲子戏集。书稿是对敦煌现存曲子戏的一次汇总和系统梳理,既收录了传统的曲子戏,如《三娘教子》《张连卖布》,又收录了曲子戏曲牌《田柳青》《大红袍》等,皆为反映当地生活和风土人情的 曲子戏,作者潜心研究民间音乐数十年,采集整理了敦煌当地 的曲子戏,对于收藏和研究敦煌地区的民间音乐具有 重要的作用。书稿由作者记谱,附有文字介绍,有些曲子戏还配有作者当时摄录的影像资料,弥足珍贵,具有很好的积累和传承价值。
本书系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Stravinsky,1882-1971)于1939年受哈佛大学“诺顿系列讲座”委员会之邀,以“音乐诗学”为题所做的人次讲座的文稿而整理成书,曾分别以法语和英语出版。本书不是一本系统严谨的理论研究著作,也有别于一本传授音乐概念性知识的教科书。它从一位作曲家的角度,结合个人创作实践和亲身体验,以辩论者的姿态现身说法,将创作者个人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阐明了作者对音乐本质核心价值的理解,剖析了音乐创作中核心环节的把握和取舍,并对创作与传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独立与结合,社会价值体系与音乐自身的价值规律之间的分合等一系列美学问题作出了深刻而直白的阐述。本书虽篇幅短小,但内容充实、涉及广泛、视角独特、言辞洗练。书中对个别作曲家或音乐事件的评价从不含糊或拐弯抹角,语锋犀利且不乏偏激
廖伟棠是作家、乐评人,也是音乐现场的亲历者,本书“一万个名字”写中地摇滚及民谣、“皇后大盗”写香港流行音乐、“暴雨又至”写西方摇滚及民谣音乐,均有血有肉,如置身小酒馆和排练室,亲眼目睹一个个音乐的传说起落。通过对音乐的评论来思考理想主义、青年文化的种种另类面向,使这本书异于主流乐评。
世界音乐教育法系列共七卷,涵盖了音乐、教育和文化领域的主要跨学科问题,详细阐述了世界音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以促进曲目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随着学校和社区文化多样性的曰益增强以及 网络的兴起,教师们既感到困惑,又迫切希望找到能够反映学生多重文化遗产的音乐,以及世界范围内各种表达性实践。这些实践体现了人类对歌唱、演奏、舞蹈以及参与诗歌、戏剧和仪式的节奏和语调变化的需求。 本书为第四卷。
2014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这本著作。美国CSEME研究中心致力于认识音乐经验,探索如何通过教育促进音乐经验的发展,中心人员致力于音乐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就音乐经验与音乐教育相关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其成果给音乐教育者带来了不少启迪。本书分为六大部分,从哲学、聆听、音乐教学与学习的文化维度、创造性、角色的变迁、音乐教师教育六个不同方面,探讨了对音乐教学与学习的思考。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Op.54)(附光盘)》为奥伊伦堡的“CD总谱”系列之一,收录了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本书包括印制精美的总谱、详细介绍舒曼生平和《a小调钢琴协奏曲》创作背景的前言,以及包含《a小调钢琴协奏曲》完整录音的一张Naxos公司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