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律是欧洲的基本律制,巴赫以《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为平均律创作竖立典范,影响极为深远,称为钢琴文献中*重要的作品之一,被世人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平均律钢琴曲集》集复调音乐之大成,精美的旋律、千锤百炼的主题和匪夷所思的复调作曲技法随处可见,代表了巴赫器乐创作的*成就。 《十二平均率钢琴曲集》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在这部作品中,他的复调技术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峰,直到今天,他也有理由成为*典范,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率理论的优越性。他的赋格曲标志着调性功能思维的高度发展,整体曲集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完全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不仅仅局限于钢琴音乐发展的范畴之内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经典港台歌曲、经典抒情歌曲、经典流行歌曲、经典爱情民歌。永远的流行,永恒的经典,永久的珍藏。曲目包括:一千零一个愿望,长城,大地,想你,喜欢你,再见理想,海阔天空,不再犹豫,光辉岁月,无悔这一生,灰色轨迹,绝不能失去你,流星雨,*时间,烟火的季节,远方,白色恋歌,恋人未满,Super Star,下一站天后,他一定很爱你,离别,天黑,坚持到底,天蝎蝴蝶,天天看到你,爱我久久,久别的人,你的眼神,陌生人,说爱你,假面的告白,看我七十二变,一生何求,偏偏喜欢你,飘雪,爱情来了,爱就爱了,为你,幸福,快乐老家,我要找到你,不再让你孤单,梦醒时分,算你狠,十年,你的背包,童年,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值得,麻辣男人,三万英尺,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本书为纪念这16位歌手而编辑出版1本歌曲集及歌者的小传,里面包括了邓丽君:但愿人长久,爱雨,芳草无情,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美酒加咖啡,奈何,你怎么说,千言万语,诗意,思君,甜蜜蜜,我怎能离开你,我只在乎你,相见在明天,小城故事,小村之恋,小路,小诗,心里梦里,星,雪中莲,一挥衣袖,一帘幽梦,又见炊烟,原乡人,月亮代表我的心,云河,在水一方,执手相看泪眼,追梦。还有这15位歌手:张雨生,陈百强,梅艳芳,张国荣,黄家驹,罗文,张炬,高枫,柯受良,筠子,陈汝佳,黄霑,梁弘志,施光南,王洛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经典爱国歌曲、秋收起义歌、工农齐武装、工农兵联合起、救亡进行曲、抗敌军歌、战斗进行曲、大刀进行曲、边区十唱、 五四 纪念爱国歌;经典抒情歌曲、我们是光荣的白衣天使、开放的中国欢迎你、眷恋、幸福在哪里、鼓浪屿之波、公仆赞、延安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情深谊长、梅娘曲;经典儿童歌曲、共产儿童团歌、劳动*光荣、党的春风暖我家、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是春天的鲜花、歌唱吧,中国少年;经典各族民歌、新疆好、青春舞曲、曲蔓地、阿瓦日古里、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你送我一枝玫瑰花;经典影视歌曲、高原之歌、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冰山上的雪莲、红星歌、映山红、我的祖国、谁不说俺家乡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经典爱国歌曲、秋收起义歌、工农齐武装、工农兵联合起、救亡进行曲
王莫之,小说家、黑胶唱片收藏研究者。本书是时代曲(上海老歌)词曲创作者的传记合集,关注和聚焦时代曲的幕后及创作者的人生轨迹,从老上海时代曲(上海老歌)的二十二年(1927-1949)发展历史里选出一组非常重要的幕后推动者,如黎锦光、黎锦晖、严华、徐朗、梁萍、陈歌辛等,通过作者广泛收集的史料,包括民国时期报刊数据库、从收藏家处获得的大量当事人书信,结合严谨的考据、全新的采访(对传主的后人),以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系列主题小传。全书追求资料的翔实可靠,和叙事的文学性,作者以长期关注民国音乐史的积累和小说家的文字功底,为上海老歌幕后的词曲创作者和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留下了其身影。
《渔樵问答(精)/历代古琴曲谱汇考》以历朝历代的古琴曲谱版本为中心,从谱本年代、曲作者、词作者、篇幅、近似曲的历史流变进行对比研究,在保留原貌的同时梳理出主要脉络。
罗福葆编纂的《历代琴谱过眼录》一九六三年完稿,自序略言所见琴谱百数十部,去其渊源不明缺乏体系、或所抄均常见谱本,共得唐至民国间一百四十九部,且多属海内孤本,而当时一般琴学家版本收藏家仅著录五六十部,较《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又新增四十部。每谱各为简略提要,著录著者、藏者、版本、年代、内容诸项,重点在汇录序跋原文;以琴谱出版先后为次,成书八卷。原书至今未出版。誊清稿本据云见存于中国音乐研究所,今次整理所据为其家所藏原稿本,整理者据《琴曲集成》校勘文字,改正原稿本舛误遗漏及标点错误。 该书是集琴谱目录与琴谱序跋为一体的资料汇编,该书据全本《琴曲集成》稍为补全著录缺失项目、删除原录与琴谱无关之几篇序跋〔其目分注篇内〕;据《琴曲集成》所影印原书复校增补录文、订正抄写错误、校勘诸本异同;全
“历代古琴曲谱汇考”整理了存见古琴曲谱百余部,将每一首琴曲所涉及的谱本进行汇编整理,形成一部较为完善的古琴曲谱发展脉络的资料丛书,以历朝历代的古琴曲谱版本为中心,从谱本年代、曲作者、词作者、篇幅、近似曲的历史流变进行对比研究,在保留原貌的同时梳理出主要脉络。 本书收录历代琴谱记载《潇湘水云》相关曲谱六十二种,时间从明代朱权辑《神奇秘谱》到近代裴铁侠的《沙堰琴编》。古代琴谱中多有内容近似的曲谱,本书一并收录,以作参考。
本丛书以历朝历代的古琴曲谱版本为中心,从谱本年代、曲作者、词作者、篇幅、近似曲的历史流变进行对比研究,在保留原貌的同时梳理出主要脉络。 《广陵散(精)》是其中一册,具体收录了《神奇秘谱》《风宣玄品》等。
陕北民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拥有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一,是陕北人民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为了更好地促进陕北民歌演唱作品在高校音乐艺术院系的推广和传承,编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系统的教学分析研究,精心选编整理三十余首具有较高艺术性与代表性,并且在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陕北民歌曲目,如《赶牲灵》《船夫曲》《绣金匾》《陕北家乡变了样》等。此外,编者还将这些曲目加入了钢琴伴奏编配,并在每首作品后附加演唱提示,方便读者使用。这些作品涵盖了号子、信天游、小调等民歌类型,以经典传统曲目为主并兼有新时期陕北民歌风格。
演唱二重唱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声乐演唱技巧,对歌唱者协作配合能力的训练、音乐修养的提高、音色控制和处理作品能力都有较好的训练效果。与歌剧重唱不同的是,艺术歌曲二重唱相对而言,戏剧张力和音乐表现没有过分强烈,对于音乐修养和演唱水都在学习阶段的学生更适合。本书精心挑选了浪漫派11位作曲的二重唱艺术歌曲作品,包括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作品,如《我亲爱的》《阿玛丽莉》《圣母颂》等,涵盖面广又风格迥异,非常适合声乐专业学生使用。
《百瓶斋琴谱》是川派琴学的集大成者。是清咸丰六年前后,由张孔山嫡传弟子、成都华阳人顾玉成辑成,并以其斋名命名。有琴谱目录、指法谱字详释、卷上琴曲十操,下卷琴曲十一操,卷外琴曲三操。其中收录的琴曲是川派的重要的代表曲目。因顾氏官迁湖南刊行未果,成为家传抄本,该琴谱对泛川派琴学的影响至关重要。本书据顾玉成孙顾梅羹传写本影印。
车尔尼作品740 共包含50 首钢琴练习曲。这些练习曲数量较多, 涉及的技术类型比较全面, 其中包含的技术课题有: 手指快速跑动、琶音、双音、和弦、装饰音、八度、同音反复以及多种技巧的综合性练习。我社红皮书系列之一。属于中不错程度钢琴练习曲。
庄剑丞(1904-1953),江苏江阴人。民国时期重要的古琴活动家之一。古琴宗师查阜西先生早年最重要的弟子,是今虞琴社的发起人与重要组织者。著《栩斋琴谱》。庄氏遗稿,散见各处,一直未曾结集刊行。本书从民国报纸、刊物及上海图书馆所藏庄氏日记稿本、《神奇秘谱》抄本等中搜集十余篇,加上1953年庄氏在《自传》内有大量涉及古琴的内容,为庄氏古琴文章的首次结集,并附以数篇研究性短文。
《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是对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发展历程的一次集中梳理,从艺术歌曲的萌芽,到蓬勃发展阶段,选取了1902年以来中国拥有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歌曲共110首,谱写中国艺术歌曲的世纪华章。全书共分三卷,分别是“萌芽初兴”(1902~1929)、“方兴未艾”(1930~1936)、“峥嵘岁月”(1937~1948)。其中,每一卷都根据演唱者的音域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本。本书为第三卷“峥嵘岁月”的高音曲谱,包含40首艺术歌曲,曲调适合高音演唱者,选取了《四季歌》《思乡曲》《红豆词》等曲目。
《优选听的中外童声合唱歌曲100首(上)》主要包括:长城谣、渔光曲、送别、飞来的花瓣、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五彩缤纷的大地、山童、雨后彩虹等。
本书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二胡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会员黄玲编著。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学习民族音乐,对于培养爱国情怀、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本书收录作者创作、改编、移植的民族器乐合奏、重奏曲30余首,这些创作、改编、移植的作品中,还融入了西方器东,大胆尝试“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巴洛克复调音乐,可以开阔学习者的艺术视野和学习兴趣及热情。
本书精选了近百年来在各个时期广泛流传的经典歌曲300首歌曲,展现伟大的党在百年历史中的辉煌。所选歌曲紧紧围绕“百年赞歌”主题,编者以历史为轴线,将300首歌曲分成“开天辟地(1921—1949)”“革命建设(1949—1978)”“改革开放(1978—2012)”“不忘初心(2012—2021)”四个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专题。所选歌曲不仅包括了五四时期、抗战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还收录改革开放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歌曲,且精选了近年来“ ”主题歌曲和全民族“抗击疫情”等新作品。收录的歌曲包括了独唱、齐唱以及多声部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为群众性歌咏活动活动提供多种选择。书中大部分作品配有扫码范唱或伴奏音频,每首歌曲后皆附作品赏析,便于重温红色歌曲,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在百年流淌的歌声之中,力图编成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新颖、题材多样
罗福葆编纂的《历代琴谱过眼录》一九六三年完稿,自序略言所见琴谱百数十部,去其渊源不明缺乏体系、或所抄均常见谱本,共得唐至民国间一百四十九部,且多属海内孤本,而当时一般琴学家版本收藏家仅著录五六十部,较《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又新增四十部。每谱各为简略提要,著录著者、藏者、版本、年代、内容诸项,重点在汇录序跋原文;以琴谱出版先后为次,成书八卷。原书至今未出版。誊清稿本据云见存于中国音乐研究所,今次整理所据为其家所藏原稿本,整理者据《琴曲集成》校勘文字,改正原稿本舛误遗漏及标点错误。 该书是集琴谱目录与琴谱序跋为一体的资料汇编,该书据全本《琴曲集成》稍为补全著录缺失项目、删除原录与琴谱无关之几篇序跋〔其目分注篇内〕;据《琴曲集成》所影印原书复校增补录文、订正抄写错误、校勘诸本
“艺术歌曲”虽然是一种伴随近代欧洲文化及现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土的舶来品,但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既有的文艺传统与伦理精神结合:正是采诗合乐、以风雅劝世的古典诗乐之教,使得作为一种文艺体裁与音乐类型的中国艺术歌曲,始终以忧国爱民、激浊扬清为其核心内涵,又以融汇中西、华魂洋才为其美学取向。一曲“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作为华夏民族精神标志的中国艺术歌曲的本色,暮鼓晨钟之际的风起云涌、嗷啸高咏,藉这种形式有了尽情开放的苑囿;面临数千年剧变的音乐文化及歌诗传统,也通过这种音乐文学综合体的创造,进入了辉煌灿烂的新时代。 中国艺术歌曲所经历的一百年,也是人类的音乐生活伴随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一百年,其中物质、技术与心态革命深刻地改变着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时代与生活既是不朽的艺术的活水之源
这是田艺苗的首张专辑,共有8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