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近百年来探索人工智能与艺术发展的经典文本。它们围绕二者及相关科技变革的关系展开,并以创造力为支点,呈现在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交织历程中,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如何重新想象人类存在及未来,又如何以批判性视角阐释与机器结合后的作为艺术之关键的创造力。书中既有艺术家的自述、艺术史线索、技术哲学的反思、对人工智能的伦理批判,也关心由机器、控制论和算法引发的美学问题,涉及来自亚洲思想、非洲伦理和美洲传统视野下的多元见解。收录了马克斯·本泽(Max Bense)、杰克·伯纳姆(Jack Burhm)、赫伯特·W·弗兰克(Herbert W. Franke)、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维拉·莫尔纳(Vera Molnár)、川野洋(Hiroshi Kawano)、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乔治·康吉莱姆(Georges Canguilhem)、玛格丽特·博登(Margaret Boden)、亚历山大·盖洛威
《色彩与材质搭配手册》由著名英国室内设计师艾德丽安 钦所著,是一本展示居室设计中色彩与材质相协调搭配的工具书。本书既可以作为设计师的借鉴书籍,也可以指导家居设计爱好者更好的装饰居室。 作者从色彩与材质的运用原理讲起,又将书中所提的彩色根据自然色与色相来区分,通过180多套经典居室装饰案例,以地面铺装作为整体设计的灵感来源,结合墙面色彩、织物、材质,阐述了中性色、冷色、暖色和明艳色调的不同搭配方案。简约、漂亮的亚光土红色地砖搭配乳白色的方格绳绒面料装饰的椅子可以很好地衬托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青柠色;花朵图案的刺绣会带来家的温馨感受,运用在白色棉麻织物窗帘上并搭配浓郁的巧克力棕色剑麻地毯,可以呈现稳重的现代感。本书文字言简意赅,读者可以轻松掌握色彩与材质搭配的原理、规律,为居室设计出一套
本书从多个维度全面介绍了可持续食物设计方法与案例,是一本系统整理食物设计相关研究和设计方法的特色书籍,它可以供对乡村振兴、品牌营造、可持续饮食、低碳消费、食品溯源、可持续消费引导、生态包装等食物设计相关议题感兴趣的设计师、设计从业者参考,也可以作为设计领域师生的学习研究参考书。
《设计的意义:保罗 兰德谈设计、形式与混沌》风趣而富有启发性,以平面设计的实践为关注点,阐述了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激情,抨击了对流行和时髦的盲目追求。书中谈到了:美学评判的价值观基础;直觉在好的设计中扮演的角色;客户与设计师的合理关系;市场调研的位置;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电脑的方法和时机;如何选择字体;图书设计的原则,以及设计作品终稿诞生的心路历程。保罗 兰德以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以及他所赞赏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为例,分享自己的观点。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六个设计作品 包括图解和*终定稿 这些都是兰德为他的主要客户们设计的logo。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艺术殿堂 中央圣马丁学院1年制的预科课程,带领对艺术设计有兴趣的读者有系统地探索、学习和建立个人风格。书中12个章节对应了1年制预科课程中12个重要阶段:1、选择方案 2、调研 3、绘画 4、创作 5、反思 6、风险和失败 7、探索 8、定位 9、专攻 10 合作 11、项目启动 12、呈现。 一方面它提出研究和思辨的方法为创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书中多角度的 专题练习 、 工作坊指导 和 艺术家访谈 可以帮助读者在实践过程中拓展创作方法,培养冒险和接受失败的能力,从而思考成为一名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意义。本书尤其在视觉传达设计、服装染织、美术和三维设计四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为有意在艺术设计界发展的学生提供系统且深入的实用指导。
本书是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设计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创新机遇研究成果,以 BOOM 炸裂 为核心概念聚焦时代变革进程中所形成的大特征和大趋势,以此作为标准对设计在不同语境和范畴下所呈现的创新状态、技术能力、美学追求、生活价值、社会意识和文化观念进行观察、思辨和输出,形成对大变革时代的观察立场,并试图从中观、宏观层次对于大变革时代的一些显著特征和趋势进行总结和归纳,在更开放的视野和格局中洞见创新机遇和设计的未来趋势。 本书适合所有关心设计趋势、设计价值及创新机遇的朋友们阅读和借鉴。
日本色彩专家樱井辉子从日本文化角度出发,为色彩工作者量身打造的配色手帖,共100个主题,2572种配色方案,每个色彩都与日本的季节、风景和艺术遗产有关。无论是日本庭院森罗万物的绿色意境,浮世绘栩栩如生的蓝色浪花,还是和服多种多样的袭色目,翻开这本配色手帖的书页,就像漫步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日本文化的调色板中。 本书每跨页1个主题,每主题26个示例,从每个主题中整理出9种色彩作为1个配色方案,每种色彩都标示出RGB、CMYK、HEX三种色值。不仅有配色方案,还有配色方案的使用说明,每个色彩的色名与由来,以及对色彩和主题词语想象的引文、照片等等。 内容多多,是平面设计师、插画家、装饰家、艺术家和出版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配色指南。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本能够了解配色艺术和日本文化,提高审美意识,使内心愉悦的书籍。
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是国外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必学专业课,也是近年来国内设计界的热点。它要求设计师具备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概念,强调设计的内在逻辑,是设计师在书籍设计、杂志设计、海报设计、网站设计等众多领域至关重要的基本能力。本书通过30个章节,分解知识点、剖析案例,帮助设计师以全局化的思维处理繁杂的文本与信息,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对图形、文字等设计元素进行编排重组,使独立的版面与整体产生呼应,实现更立体、更吸引眼球的视觉化效果。
珠宝手绘的表现形式依照时代流行喜好的不同,也根据每位绘制人的绘画风格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方式或复古或时尚或写实,无论哪种风格都可以很好地将首饰美美的描绘出来。 本书从单纯的金属的表现以及单颗宝石的绘制方式开始讲解,到完整的整体珠宝效果图呈现,介绍*基础的珠宝手绘的要点,以古典珠宝手绘的绘画风格为主要风格。步骤比较详尽,种类较全,读者通过阅读和练习后,可掌握好这些技法,从入门基础到整体表现都能有所收获。
设计将极大地关注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社会的连接,要想设计出好产品,必须学习设计心理学。本书详细地介绍了设计师需要了解的心理学知识,包括用户的需求、群体行为、个体行为、认知心理学与交互设计、态度、用户心理模型、环境与行为等,从各个方面帮助设计师了解人们的认知规律、深层需求、内在动机,从而创新设计。本书还介绍了设计心理学的实用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问卷法和可用性评估。后,本书提供了两个不同设计方向的教学案例,介绍如何在设计中通过设计心理学的方法辅助设计。设计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需求,利用心理学原理引导用户,也是设计调研的知识基础。本书可以作为高等教育设计学科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类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平面设计不是专属于设计师的技能。 如果您设计不出优秀的资料,其原因并不在于有无 设计感 ,而在于不懂 设计规则 。 即使您是公司职员、学生或研究者,只要掌握本书中的 四大法则 字体类型和文字的法则,文章和条目的法则,图形、图像和图表的法则,版式设计和配色的法则,就能制作出 易读易懂,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资料 。 本书不以资料的视觉效果为重,优先考虑 是否容易传达信息 ,讲究实用的设计基础知识和技巧。在本书中,您可以通过对比讲解形式直抓重点,合计78个 专栏 小技巧 补充 和 小贴士 丰富知识和技能,25个版式设计案例为实践铺路。 愿本书能够帮助您有效传达信息,在工作和学习中脱颖而出。
设计需要标明 你从哪里来 ,而倡导设计东方学,就是在内省与提升、磨练与开放中,显现思维与表征的东方特点,为襄助世界设计鸠工疕材。也许当将来设计东方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认同的时候,我们便会想起民间的一句俗语:寓意总是在寓言创造之后被理解。
绕线首饰是这几年刚刚兴起的一类手作品类,关于它的教程书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本书可以填补市场上的空白。本书是针对没有基础的新手,零基础手工小白也能做出精致绕线首饰,享受自己动手创造美的快乐。详细讲解绕线首饰基础入门要点,分种类介绍使用的工具、线材、常用配件、常用石等基础知识,详细分解9种绕线首饰技能点,分步骤讲解12个绕线首饰教程,跟着纸蔷薇一起,新手能够自己动手做出独一无二的绕线首饰,也帮助已经了解绕线首饰的高级玩家解构现有的绕线首饰教程来模仿和创新。
在近两三百年的时间里,人类世界里多了很多物品, 多到远远超出此前两千年甚至五千年的总和。 新的物品不断被生产出来,也不断沦为旧物; 时间流逝,环境变幻,物品在我们身后悄无声息地消亡。 光碟、电话、计算尺、烟灰缸…… 它们在技术进步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坠入悬崖; 阿伦德尔印刷画、柯达胶卷、“言简意赅”钢笔…… 它们的离去带走了独一无二的记忆; 空气铁路、月亮塔、齐柏林飞艇…… 它们照耀着一个逝去的宏伟时代。 这些消亡之物背后有很多故事, 以静寂的方式诉说着关于生活与生存的许多真相。 在物品消亡的进程中,在物品的流转和更替中, 有一些东西一直存在着,召唤着某种更加平和、融洽的未来。
本书从行为准则、生态、恢复、技术及观念等五 大方面,通过对当前可持续设计领域 新研究成果的 搜集、编撰,以论文、访谈、案例分析等形式,阐释 和论证可持续设计领域近年来涌现出的新理论、新方 法及未来发展的新动向。本书邀请世界 专家、学 者以及设计领域的从业者进行撰稿,从哲学、人类学 、物理学、建筑学、艺术学等多维度、多层次、多领 域,跨学科地分析探讨了当前可持续设计在发展中所 显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并进一步对可持续发展 这一课题的前景作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全书理论阐释 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为可持续发展领域 的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素材,开拓了思路。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激发国民对珠宝首饰消费的热情,人们对饰品的审美、情感与精神需求也在日益提升。近些年,新的商业与营销模式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趋势下,对首饰设计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不仅要具备设计和制作某件具体产品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的思维与系统性的工作方法,以满足不同商业的消费及情境体验的受众需求,为此我们策划了这套《首饰设计与工艺系列丛书》。 本书是关于首饰制作中与珐琅相关的工艺技法图书。本书首先介绍了珐琅工艺的发展简史和大致分类,以及珐琅制作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然后从工艺操作的角度出发,按照珐琅工艺的分类,逐一介绍了各种珐琅工艺的艺术特点、呈现效果及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图片和文字说明结合的方式展示了珐琅工艺的大体样貌和工艺细节;在
本教材主要介绍版式设计的历史和网格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网格系统与版式设计的课题实训、国内外网格系统与版式设计作品案例分析和鉴赏。将有助于初学者意识到版式设计在专业发展、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甚至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为后续的设计创作提供推荐的基础。同时呈现了完整的设计师案例、学生习作和训练步骤,并提供了相应的核心知识、操作技能和创意方法,各章节设有循序渐进的练习题和进一步学习的课外资源信息。著作中的案例分析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设计敏感度,加深学生对字体与版式设计在现实应用的理解,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0世纪初以来,艺术家们越来越积极地寻求让观众参与到他们的作品中,并尝试延伸艺术作品传统概念的边界。自19世纪60年代起直至 ,以此为大量学术研究的对象仍是一种趋势。在本书中,作者认为这类艺术所带来的特殊审美体验能够为艺术史打开新的视野,而不是仅仅从媒体艺术的层面去理解。事实上,以互动美学为基础而建立的观点可能会激励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研究当代和历 的艺术形式。并且,基于互动媒体的艺术表现可以被视作媒体美学的试金石。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通过在互动艺术中,着重讲述审美体验定位在观众和技术系统间的互动的艺术策略,提出技术系统实际上可能会阻碍或抑制相关互动性,同时书中从双重角度对互动媒体艺术的美学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过程美学和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描述和分析互动媒体艺术的美学
包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装结构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书是作者从多年包装设计工作中精心挑选的典型包装结构的总结与分享,共48个案例。这些案例主要包括常见的纸质包装盒、塑料薄膜包装,以及铁盒和其他精装盒等。每个案例都有成品展示、设计说明,以及包装材质、结构或印刷工艺的介绍。同时,对尺寸、用色、各种工艺的标注方法等关键信息也做了详细说明。 本书适合包装设计师学习或参考,也适合作为艺术院校的包装设计专业或相关培训机构的教材。
近年来,自然风格花艺风靡了全球花艺圈。在本书中,林淇老师倾情讲解了自然风花艺的花材应用,并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创作感悟。 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是基础知识,包括花材的处理及养护方法、工具与器皿的基本知识和自然风插花对固定方式。第2章到第6章分别按照春、夏、秋、冬、叶的不同启发来划分,共有72个案例,详细讲解了设计思路以及制作过程。 希望本书可以带给花艺师和花艺爱好者新的感受和启发,使读者感受到鲜花的情绪与生命力,感受到自然风格花艺的野趣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