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收录了国内知名面塑家刘洁2010年到2020年创作的一百六十余尊面塑作品。包含他首度出版发行的历史人物系列,神祇人物系列,三国系列,隋唐演义系列,西游系列,水浒一百零八将系列作品,并在部分附上六尊面塑作品的详细制作步骤,广大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刘洁目前的创作状态以及对中国面塑的理解。
《母亲的香气 金媛善拼布艺术》详细生动的介绍了拼布艺术的起源以及朝鲜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的拼布艺术,重点向读者详细讲解了拼布钱形纹和太阳花的制作,并展示了金媛善大师拼布艺术作品壁画类(14幅)、包袱皮(102幅)、家居类(39幅)、服饰类(44幅),以飨读者。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辑)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被 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木偶头雕刻艺术口述史》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通过采访 16位海峡两岸知名的木偶头雕刻师,以口述史的形式,整理他们的雕刻经历、艺术特色与文化传承,让读者通过他们真实又直白的表达,管窥历史压缩到这门技艺上的痕迹。
《求同存艺:两岸手艺人的匠心对话》以传统手工艺种类分为6个章节,分别是:陶艺、传统漆艺、版画、石雕、铸剑和编织。作者对两岸6组12位手艺人进行深入采访,以手工艺的介绍、手艺人的人生经历、挑战、心得、成就、情感等为维度一层一层挖掘,描绘并展现他们在坚守和追求精湛技艺道路上的 同 与 异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共同的文化和记忆将中华民族联结在一起,这使得两岸传统手工艺有诸多相通之处;而两岸同胞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环境各不相同,每一组手艺人的故事对比着看又别有意趣。 人生每一刻,都因深入而深刻 奈何一生太短,便叫一瞬很长 ,这样的句语藏在书中各个角落,是作者作为文案出身的资深广告创意人文字功底的展现,更是他在采访书中这些传统技艺坚守者时的真实感悟。希望读者朋友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找到一些共
《江湖续谈》是 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连载于《新天津》《现代日报》上的文字结集,另以1953年连先生在中国作协的一篇发言作为附录。全书的内容,由连先生的女儿连丽如、女婿贾建国两位进行注释整理。此外,我们邀请插画师根据全书内容制作了30幅插画。《江湖续谈》是连阔如先生有关“江湖”的第二部书,关注清末民初的市井生活,篇幅较多的是有关那个时代艺人的生活与作艺,是我们了解旧时代社会风貌的好读本。整理注释者也是“江湖”中人,故对于书中所提到的行话,艺人出身、师承等都有清晰了解,所做注释 有利于读者的阅读。
陶瓷设计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本教材整合了有关陶瓷设计各个方面的理论,既总结了前人在该领域内设计活动的经验,也包括了近年来从事陶瓷设计与教学的专家学者的体会。在展开陶瓷设计理论与方法探讨的过程中,本教材分别就其基本概念、所及范围、历史演变、属性特片、设计程序、设计表达等相关因素作了系统的介绍,辅以数百幅图示、表格,并通过对众多中外陶瓷设计典型实例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陶瓷设计,尤其是对赏用结合的陶瓷设计的认识与理解。 本陶瓷设计教材适合于高等美术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旨在以较为详实的资料与信息促进该专业教学,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使学生掌握系统观察与分析问题的方法,获得有效的意图表达手段和全面的程序组织、操控能力。
人,是 为情死,为情生 的动物; 词与剪纸,都是 为情死,为情生 的艺术体裁。这剪纸与宋词交织的24种人间至情,是我们中国人对人、对物、对世界、对自己的24种情感模式,亦是24段人情与物情的 拾遗 曾几何时,我们对待竹子的感情,是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曾几何时,我们对待 玉 的感情,是 梦中人似玉,觉来更忆腰如束 ;曾几何时,我们对待 芳 的感情,是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你的那些 忘不掉 ,在900年的宋词里都有答案。 《剪出宋词里的24种人间至情》,这是《剪影 六位*非遗剪纸大师作品系列》的第二分册。6位*非遗剪纸大师,用433天的时间,让3000年剪纸技艺,深情融合900年宋词记忆,用中英双语的内文,深情解读中国人的24种人间至情。随书感恩附赠12张大师剪刻样和12张特质红纸,助你亲手体验剪刻中国之美。